<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对我而言,是一个充满怀旧色彩的年代。一台留声机,一堆唱片,一台收音机,上百盒磁带,放着唱片听着歌,跟着磁带哼着曲,悠扬的旋律,动听的曲调,沉浸其中,那份简单的幸福,温暖了我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我家不值钱的老物件比较多,它们静静的躺在岁月的角落,虽然不再光鲜亮丽,却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与记忆。这些老物件如同一位沉默的讲述者,向我们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引领我们穿越时空,感受那个时代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二年开始,我先后拥有了两台收音机、一台留声机、还有一台自做的木质音箱。两台收音机中先有“长虹”,后有“燕舞”,长虹是我结婚时单位同事合伙送的,当时流行自制音箱,把留声机,收音机与音箱三者互相串联衔接,便成了当时的流行音响。在风靡全国的“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广告的诱惑下,1988年,我又添置了“燕舞”收音机,一是便于女儿学习英语,二是给自已換換听歌的渠道和味口,唱片听腻了就在燕舞收音机里享受下磁带带来的音乐美感。</p> <p class="ql-block"> 那时,留声机里的唱片大多是一些经典的老歌和戏曲。每当放上一张,那熟悉的旋律响起,让我陶醉其中,不自觉地就跟着哼唱起来,感受着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放松,仿佛烦恼和忧愁都随着音乐飘散而去。</p><p class="ql-block"> 燕舞牌收音机,是当时家中的一件奢侈品,外观简洁大方,音质清晰悦耳。那时的广播节目种类还是比较多的,有新闻、有音乐、有评书,每一个节目都让我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评书节目,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让我置身于那些英雄的悲欢离合之中。</p> <p class="ql-block"> 这些老物件已经陪伴了我40多年了,是时间的见证者。它们的存在已经超越了物质本身,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特别是那台燕舞收音机,虽历经40多年的风雨洗礼,每当打开它,那略带杂音、却充满年代感的音乐便流淌而出,将我又带回了那个纯真而又质朴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老物件是时代的记忆,更是历史的见证。父母用过的老物件还有好多我都留存在那里,如漆面斑驳的老算盘,父亲用过的缝纫机,母亲下乡收购农副产品的手杆枰。还有搪瓷缸、煤油炉、鼎罐、木锅盖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件,却共同编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生活片段。</p> <p class="ql-block"> 如今,这些老物件已基本退出了生活的舞台,但所承载的记忆与情感,却越发显得珍贵。它们如同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与情怀,每当目光触及到这些物件,便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让我们在回忆中找寻那些久违的感动与温暖。</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老物件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与生活的点滴,它们或许已无关轻重,但那份沉甸下来的厚重与质感却无法忘怀。因为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遗存,更是我们的情感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图片源于自拍</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