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克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蜡烛台,又称蜡台或烛台,是与蜡烛搭配使用的照明器具。简单说就是一个设有尖针的承盘,考究的会铸造成各种工艺造型。其大小各不相同,小者乃放置于几案桌上,可以手持着移动行走,大者贴地放置,形如落地灯,有多个承盘可以同时燃烧数支蜡烛。材质有银、铜、铁、锡、木、陶瓷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蜡烛在东汉晚期出现,三国时期因蜡烛的使用,烛台也应运而生,两晋南北朝时烛台式样就更加丰富。隋唐时期,随着工艺进步,不但生产大量以实用为主的烛台,同时迅速发展为兼有照明和装饰双重功能的烛台,尤以唐三彩为代表。五代宋元时期,陶瓷烛台占据主导地位,造型较隋唐多样。宋代开始用单体的碗盘和钵用作灯盏现象增多。明清烛台的种类更为丰富,除了照明功能,更加注重观赏性,照明用的烛台(灯盏)发展到鼎盛时期。烛台虽然是古人生活中的实用物品,但从制作工艺、成型、品种等来说,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一步步地更新演化,一件小小的烛台上记录着时代的发展、朝代的更替和文化的融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过去的北方广大农村,老百姓平常过日子都很节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即便点的是油灯,也不怎么熬夜,点蜡烛对他们来说更是很“烧钱”的事情,只有逢年过节才让沉寂已久的烛台发挥作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