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刀郎•映山红</b></p><p class="ql-block"> 本来不想再提刀郎的,自从南京演唱会之后,我其实对这种网络主播们的过分炒作有些反感了,我觉得根本没有什么热爱,纯粹就是为了蹭流,因为极少有人讨论音乐本身了,大多是有多少人光临了,多少人在线了,其实主播们大抵只关注涨粉了多少。随着线下演唱会场次的增加,可能是由于再拿那姐坤哥皮裤汪等说事已经无人关注无法引流了,有些主播们转而刻意攻击云朵女士。</p><p class="ql-block"> 此时,刀郎公司不疼不痒的就几首歌的歌曲版权问题发了个申明,让我觉得,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也没有必要任由事态发展。加上当时我家乡的黄冈市举办某演唱会,原计划是有云朵上台献唱的,因为舆论的压力,举办方大概担心稻米砸场子,取消了对云朵的邀请,我觉得这么做其实是不地道的。作为遭遇过打压的人,毕竟有曾经的师徒关系,哪怕已经分道扬镳,也该做人留一线,赶尽杀绝的事不该做。相反我倒是觉得杨坤的新歌“别人朝我扔泥巴,我拿泥巴种荷花” 的姿态挺好的。过去我曾怀疑这是不是杨先生的作品,现在证实了,因为他在起诉那个恶意模仿翻唱他歌曲的网红,刷到过被起诉的四川网红的翻唱片段,实在是丑态毕出,恶心至极,居然有流量,怪哉!这事,我支持杨坤依法维权。</p><p class="ql-block"> 关于刀郎,从2023新歌发布,重新火爆时我就写过《罗刹海市》,线上演唱会后又写了《山歌唱响》,都是关于其作品的,我还特意申明,听歌不粉人。我写到:在流行音乐没落的年代,还有人能唱,是幸事。曾经多少辉煌的明星,偃旗息鼓,无法东山再起,就彻底泯灭,亦是常态。繁荣不可能靠一个人造就!</p><p class="ql-block"> 尽管不关注歌坛好多年了,但我仍然希望中国的流行音乐圈能有更好的发展。大概是由于刀郎火爆时刷了不少视频,平台就不停的向我推荐各种音乐专辑,其中有不少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的经典回顾,重温之后顿有蓦然回首之感,那是中国流行音乐巅峰的时代,既有大量的经典作品,也有一大批的优秀歌手,那是群体性的优秀。相较之下,即便是刀郎的顶流作品,客观评价,也只能位居中游,他胜在词、曲、唱皆可。但总体来说,中国流行音乐整体的下降水平,可能不止15年,但肯定不只是刀郎先生一个人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刀郎演唱会继成都、广州、南京爆火后,蹭流党开始从翻唱歌曲、转播盛况到澳门演唱会攻击那姐、云朵,风向就有些变味了。我曾经预言,南京拉200米欢迎横幅的主播们会在厦门拉更长的横幅,以体现热爱和欢迎之情,我戏称他们估计会拉个环岛一周的,果然听说拉了个300多米的。特写了一文《山歌亦聊斋》,指出:这些自称为稻米的,估计极大的可能性并非为了热爱,毕竟已经这么火爆了,说白了就是为了流量。果然到了北京站,刀先生发声呼吁理性爱刀,我想主要原因不外乎首善之都肯定不允许随便拉横幅,也不能允许在广场马路边随便开直播。北京站据说有些曲折,但最后以演唱红歌而化解。从此每到一地,刀郎都会挑选出有地域特色的歌曲,特别是红歌主旋律作品,引来一片叫好声。</p><p class="ql-block"> 蹭流大潮中,最成功的,居然是一群唱歌跑调的自称“老六”的,老六这词,可意会不易言表,大概有部分意思相当于前几年流行的“屌丝”,文明多了,特别是相较于女孩子自豪的口口声声我是女屌丝。没看过现场,不知道那些自称在看台上齐声高唱的巨大和声中,是否有可能成功的将刀郎带跑调。也没人解释是否是后期剪辑合成,反正他们只要流量。要流量的不止主播,当然还有各地文旅,这个可以理解,毕竟都说刀郎有泼天的流量,稻米的聚集,能为地方的旅游特别是住宿餐饮景区门票带来直接的效益,但这富贵是否泼天,我心甚疑。</p><p class="ql-block"> 所以,现在刀郎演唱会开到哪里,哪里的文旅部门都会卖力宣传,各种招数频出,最大的宣传点在于:有多少稻米场内场外大合唱。无法证实的通报通常是十万起步,逐场加码。跟前期的横幅越拉越长一样,这个数据也越来越大,似乎不在人数上突破,不足以体现地方文旅工作成绩一样。我不太关心究竟有多少稻米支持他,从南京演唱会后,我就不关注刀郎演唱会了,刷抖音时,我从不关注主播个人除了熟人账号,全凭系统推荐,算法大概是你看什么他们就极力推荐同类作品。所以看到主播蹭流刀郎,我就快速划过,久而久之,系统就不推荐了,所以基本没有刷到厦门北京之后的演唱会消息。</p> <p class="ql-block">题图:歌单,上图为麻城龟峰山杜鹃,预计五一前后5天为盛花期。低山杜鹃清明节就开始盛放了。</p> <p class="ql-block"> 所以刀郎到武汉,模仿广州站小蛮腰亮出欢迎标语的做法是基本操作,武汉市中心的龟山电视塔照搬不说,武汉的长江灯光秀也摇旗呐喊,不知是否首创。据说以往的演唱会前,刀郎本身是不会发声宣传的,但在武汉开唱前,破例发声,邀请稻米们来武汉。引起一阵谜之自豪感,似乎刀郎对武汉是高看了一眼。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其实一咯噔,是不是不够热情亦或行情不佳啊,需要刀郎亲自下场摇人!</p><p class="ql-block"> 3月29日第一场,晚上消息出来了,我很疑惑。有说现场有20万的,也有说30万的。我住武汉体育中心附近,经常在此夜散步,太熟悉周边环境和场地了。我疑惑的是,这里有容纳这么多人的场地吗?事实上,29日前两天,刚刚刮过一阵大风。那场风的最大后果是沙尘暴,来自西北部沙漠,29日上午下了一场泥巴雨,降温效果明显,从刮风前的最高温34度降到了5度,武汉人在2天内从短袖穿回了厚棉袄。比4月11-12日这一轮的全国性大风要强劲些,但本轮强风来自北方,给湖北局部地区带来冰雹强降雨的极端天气,持续时间比上次短,降温幅度较低。</p><p class="ql-block"> 29日下午,雨停天阴,考虑到可能的人多,我下午没出门。晚上去散步到了体育中心一路之隔处,比寻常周末人多些,但是很安静,离场馆外只有不到三百米的位置,基本听不到任何歌唱的声音,附近的交通流量也还正常,骑警甚至有闲心给我散步处附近的违停车辆贴单子,除了年底,其它时段的下班时间或周末,周边道路上不明显影响通行的违停他们是不会贴条的。我还以为是天气不好,没有买到票的基本都不出门了,我也没有靠近凑热闹。</p><p class="ql-block"> 散步回家后,关于演唱会的小视频多了起来,一群里有人截取视频图,都是主播们在欢唱,顺便说说有多少万人,我表示质疑,一武汉籍深圳工作的群友还让我去看看有没有那么多人,我回答不可能。因为他的演唱会不在体育场(足球场,演唱会能容纳7-8万人)而是体育馆(室内的篮球羽毛球网球馆),大概只能容纳1.2万观众,我在附近并没有看到多少人。他不信,说网上说的有30万人,我告诉他,一周前的武汉马拉松起跑处,4万参赛者,在宽阔的汉口沿江大道,队伍最少排了数公里,如果场外有超过十万人,那得多少外场面积容纳,绝对不可能。他强调说,网上通报了,他们开辟了十块场地供稻米聚会。比如游泳馆足球公园万达广场等处。我分析了一个常识,那就是除了宽阔的马路,即便是武汉的江滩单个广场,也不可能有能容纳且允许上万人的齐聚之处。有那大的空地,开发商不盖房子也会被改造为临时停车场,收费它不香吗?</p><p class="ql-block"> 我理解他的执念,此前的群里聊天,他就比较自豪于武汉人的身份。所以30日,天气晴好,我去赏牡丹时,特意坐了趟路过体育馆的公交,下午两点时,体育场周边的入口道路已经封控但还没有封路,游泳馆前已经有几组主播唱起来了,大约有千把人围观。六点多时从另外一个方向返回的,感觉车流人流也正常。晚上又群聊起有多少人到场,我说不可能到达10万级,那得数公里的大马路容纳。武汉籍的深圳工作群友继续用网络主播的截图说看人流密集程度,看武汉地铁公布的当日体育中心客流数据达到5万来反驳我。</p> <p class="ql-block">题图:刀郎武汉演唱会的举办地,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上图为主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题图:武汉体育中心东入口,也是观众进入体育馆的唯一入口。台阶下的约五个篮球场大的地方是视频中稻米们最集中的地方。马路对面的游泳馆前也在大合唱环节频频出镜</p> <p class="ql-block"> 做技术工作出身的我,还真有个较真劲,31日晚上散步又专门去拍了下出现在他看直播截图的同框场景。虽然演唱会的痕迹一天就消失殆尽。许是寒流的影响还在,气温较低,体育中心的锻炼人流相当稀少,目之所及就只有我一人。但还是有三位主播冒着严寒在此直播蹭热度余温,一个讲刀郎六岁照片的事,一个唱歌,当然不会少了回忆昨日的盛况的。人家在直播我无法打扰,看他们自信满满的说昨日几十万人聚于此地,我很疑惑。随即我便绕着体育馆拍照,顺便发到群里,计算那些地方能容纳多少人,出现在直播镜头中最大的场地是体育中心东入口,很多主播镜头对着体育场的火炬塔,标识明显。我经过计算,通报的场地最多不可能超过1万人,所以比较科学的数据应该是两场持票观众共2.4万,加上外围主播引流的,共计人数不会超过五万。</p><p class="ql-block"> 想起汉马前日,樱花正盛,那日的流行语是:我感觉今天有一亿人在赏樱,此语法延续至了清明节:我感觉清明节武汉有两亿人,还有三亿人正在赶来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不是我过于纠结,其实究竟有多少观众参与场内场外大合唱没有多少意义,我从来没有刷到过有稻米聚集的航拍甚至俯拍镜头,那不是更能直观的反映盛况么,有些配图用江汉路跨年或节假日的俯拍图片制作,能看出一眼假,但如此热衷于数字浮夸风不好。所以我感觉说有20万稻米光临现场跟武汉有一亿人看樱花是同样的感叹式夸张!</p> <p class="ql-block"> 4月12晚,南昌站山歌唱响,一如武汉站,有15万的数字流传。但我关注的不是人数,而是作为刀郎特色,演唱一首地方代表性作品时,刀郎用《映山红》这首歌致敬英雄南昌城,也有人说这是江西省歌。其实这首歌也出现在武汉的歌单上,此前也在别的地方唱过。我故乡的麻城,有些主播用刀郎的演唱片段,搭配麻城映山红风景做宣传,流量不高。因为在武汉站,湖北的主打歌是《洪湖水浪打浪》。</p><p class="ql-block"> 作为最有湖北地域特色的作品之一,选用《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把《映山红》这首歌作为江西的特色代表作品,其实欠妥。 </p><p class="ql-block">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当脍炙人口的旋律响起,我们很快就会想起电影《闪闪的红星》里面可爱的主人公潘冬子。很多人误以为《闪闪的红星》是描写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故事。但《闪闪的红星》的作者李心田多次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p><p class="ql-block"> 《闪闪的红星》写的是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以后,留在当地的一个红军后代——潘冬子的艰苦历程和斗争生活。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忆的方法,围绕潘冬子和汉奸胡汉三的斗争展开叙述。从1934年至新中国诞生前夕,前后共15年,潘冬子由一个淳朴、天真的苏区儿童逐步成长为一个自觉的解放军战士。</p><p class="ql-block"> 鲍先志 1911年3月6日生于湖北省麻城县(86年撤县设市)顺河镇西张店鲍家湾一个贫农家庭。顺河镇是麻城山区,每到春天,大大小小的山上便开满鲜红的杜鹃花(映山红)。红军长征离开后,国民党反动派和还乡团将鲍先志将军的妻子贩买到了外地,将儿子鲍声苏贩卖给了恶霸地主。年幼的鲍声苏在恶霸地主家中受尽折磨。</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鲍声苏找到了父亲鲍先志。鉴于鲍声苏文化水平太低,1961年,鲍先志便让鲍声苏到南京军区举办的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当时李心田是部队的教员。由于鲍声苏在学生中年纪较大,课余便经常与李心田聊天,讲述了自己的童年,讲到了恶霸地主和还乡团的狠毒,讲到了麻城满山红杜鹃(映山红)的美丽,讲到了盼望红军回乡的故事。他悲惨的童年经历深深打动了李心田,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有力的素材。为了不忘众多象鲍志苏一样的红军子女艰辛的童年,教育后人,李心田便创作了《闪闪的红星》。</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由于中央红军长征始于江西,电影拍摄取景于江西,让大家误以为故事就发生于江西。相较于中央红军,诞生于黄(安)麻(城)为核心区的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10月就转战至川陕地区并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5月为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从四川彰明(今四川江油)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省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史称会宁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p><p class="ql-block"> 所以,《映山红》歌中的岭上,是咱们麻城的岭上,歌中的映山红,就是咱们麻城的映山红。</p> <p class="ql-block">题图,网络截图,某主播宣传某地的杜鹃,不注明图片是往年盛花期的</p> <p class="ql-block">题图:网络图,是看到上图场景后跑到那个景区的游客大呼上当所拍。有点类似于卖家秀与买家秀的差别!</p><p class="ql-block">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今年的武汉樱花季,主播们为了赶流量季,把往年的老图做视频,宣传武汉某著名的赏樱圣地(唯一收费赏樱地),结果我刷到一个河南游客跑去了,中樱还是花苞,早樱凋零了,失望之余,游客该不能说什么,因为只要开了一棵,就可以说樱花开了,没毛病。</p><p class="ql-block">至于武汉另一个著名的赏樱地,不收费但需要预约,我就没约上。他们今年也激动了一下,提前一周于3月15日就开始了,虽然樱花没开,他们解释说我们除了樱花,还有文化氛围可以感受。</p> <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从每年的清明时节开始,麻城的高山低岭处,悬崖沟壑旁,一株株火红会在片片苍翠丛林外或枯草灌木中,娇艳绽放。杜鹃花城迅速成为麻城一张闪亮的名片。麻城有100万亩野生古杜鹃(映山红)群落,在麻城的北部山区地带均有分布。最具观赏性的,当属龟峰山风景区,这里有吉尼斯认证的,世界最大连片古杜鹃群落,集中连片生长期延续了上百万年的原生态古杜鹃有10万亩。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品种之纯、花色之美,中华一绝、世界罕见,被称为北纬30度最美红飘带。</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看到宣传资料介绍这个10万亩时,我对10万亩究竟是多大没有概念,即便我有过一丝怀疑,但也没有较真。关于刀郎演唱会究竟有多少人到场之争发生后,我计算了一下,那就是10万亩等于66.67平方公里。再查阅资料得知:龟峰山景区的面积为73.8平方公里。顿时感觉类似于主播们自诩的:脖子以下全是腿!亦类似于身高1米6,腿长1米8,有滤镜25,去掉滤镜52的颜值。</p> <p class="ql-block">题图,网络!小鸡就小鸡,为啥要装老鹰呢?</p> <p class="ql-block">今晚,最后编辑此文时,耳畔传来欢呼声,是体育中心的中超赛事,这里是武汉三镇队的主场,周末时有一场,在门口围观了一下,估计数千观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