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与如冰姐初识:在文字与共鸣中相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日记星球,读书会犹如一座心灵的桥梁,每一次相聚都是思想的碰撞、灵魂的交融。2025年的第一期读书会(也是第三期),我怀着期待与热忱,以组长身份参与其中。彼时的我,满心憧憬着在这场阅读盛宴中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却未曾想到,命运的齿轮在高高老师的推动下,悄然转动,让我与如冰姐得以真正相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读书会缘分的安排,我和高高老师的分在一组,第五期读书会我们被分在同一组,那一期我担任了6点组的组长。原本只是想暂时告别连续两期5点组的忙碌,选择6点组稍作休整,却未曾料到,这一选择竟成就了我和高高老师、如冰姐的相遇。我们三人共同组建了一个特别的小组,取名为《三生有幸》。</p><p class="ql-block">高高是个数学老师,数学是她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高高老师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这个小群体的1/3,</p><p class="ql-block">而1/3=0.3333333333…</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p><p class="ql-block">这代表了生命的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清晨读书会是我们的摇篮,</p><p class="ql-block">日记星球是我们的家园。</p><p class="ql-block">这个解读太精彩了,我们的生活因读书而丰富,我们的生命因彼此存在而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初遇:《零极限》分享中的惊鸿一瞥</p>
<p class="ql-block">那个书香四溢的周末分享会,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而温馨。每个小组只有一位代表发言,轮到如冰姐所在小组时,作为代表的她从容起身,周身散发着专注与自信的光芒。她分享起《零极限》,声音柔和却坚定,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她谈及书中关于清理内心的理念,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认知世界的大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分享了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字里行间满溢着一位母亲对孩子细腻而深沉的爱,让我真切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用心与热爱。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如冰姐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生活的理解,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深入了解:发现诸多共同点</p>
<p class="ql-block">随着读书会的深入开展,我和如冰姐、高高老师开始讨论第六期读书会如何能够再次分到同一组。我的大脑飞速运转,思索着实现这一愿望的可能性。然而,当时被告知只有导师才能组队,这让我一度感到绝望。但幸运的是,经过与推荐人陆国燕老师的沟通,我们最终成功组建了一支八人的团队。当如冰姐得知这一消息时,她兴奋地说道:“我们要创造更多的奇迹!”在她的鼓励下,我甚至为团队中的每个人设计了专属海报。</p>
<p class="ql-block">在交流中,我惊喜地发现,我们在许多方面竟有着惊人的相似。我们都热爱书籍,将阅读视为心灵的栖息地和智慧的源泉。无论是哲学佳作还是文学名著,都能让我们沉浸其中,汲取养分。阅读后的交流中,我们常常对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那种灵魂深处的共鸣,让彼此的距离愈发贴近。对于生活,我们都怀揣着对简单纯粹的向往,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渴望挣脱物质的束缚和世俗的喧嚣,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p> <p class="ql-block">惊喜:直播间的温暖连线</p>
<p class="ql-block">日子在充实的学习与成长中悄然流逝,一次普通的直播却成为我记忆中熠熠生辉的时刻。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开启直播,与观众分享自己的感悟。直播间氛围渐浓时,我看到了如冰姐的连线申请,那一刻,惊喜与意外交织在心头。尽管我们虽在网络上已彼此熟悉,但这样直接的直播互动还是头一回。更让我感动的是,如冰姐当时正准备出门,时间紧张,可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连线邀请,为这场特别的相遇增添了一份温暖与真挚。</p>
<p class="ql-block">生存,生活,生命:三重境界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生存、生活、生命,三者相叠,便构成了一个人的全部。我见过不少为生存而挣扎的人,他们面色青白,眼睛深陷,颧骨高耸,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压榨得喘不过气来。生存之于他们,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日复一日的劳作让他们双手粗糙如树皮,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黑垢。然而,生活则稍好一些,那些能够从容面对生活的人,不必为明日的饭食发愁,可以偶尔买些无用却悦目的小物件装点自己的居所。他们谈论天气,议论菜价,偶尔也说说街坊邻里的闲话,生活之于他们,是一条平静的河流,虽无大波澜,却也安稳。至于生命,能触及的人便少了。生命不是简单的呼吸与心跳,而是一种更为深邃的存在。我认识一位老者,年已八十有余,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却每日坐在门前的老槐树下读书。他的眼睛已经浑浊,看书时几乎要将脸贴在书页上,但他却笑着说:“不读书,我怎么知道我还活着呢?”生命之于他,是一种内在的觉醒,是对存在本身的感知与思索。</p>
<p class="ql-block">在如冰姐和高高老师的陪伴下,我逐渐明白,生存或许可以困住人的身体,生活或许可以局限人的视野,但生命的光芒,却能在最卑微的躯壳中闪耀。这正是我们三人在文字与共鸣中相逢的意义——身体得以生存,心智得以生活,而灵魂,得以生命。</p>
<p class="ql-block">坚持写日记第1365天:三生有幸的缘分</p>
<p class="ql-block">在这段旅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文字不仅是记录生活的工具,更是连接灵魂的桥梁。从初识到深入交流,再到直播间里的温暖连线,每一次互动都让我感受到与如冰姐、高高老师之间那份珍贵的缘分。我们因文字而相遇,因共鸣而相知,因共同的追求而携手前行。正如我们的小组名字《三生有幸》所寓意的那样,这份相遇是命运赐予的礼物,值得我们用心珍惜。在坚持写日记的第1365天,我愿将这份感动铭刻于心,与如冰姐、高高老师一起,在文字与共鸣中继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