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歌 回忆如诗

亦扬亦驰

<p class="ql-block">  淮阳县大连乡段庄中学对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伟,决艳华、李瑞、张朋,是</span>承载着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片段,是我们几个记忆深处永不褪色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4月15日,我们四人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再次踏上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这里,如今已成为淮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分校,可踏入校门的那一刻,往昔的岁月如潮水般涌来,将我们紧紧包裹。</p><p class="ql-block"> 1997年8月,我从淮阳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段庄中学教书,我是初一二班的班主任,教语文课,王伟教数学,我们都有着青春的朝气与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那时的我们,青涩而无畏,坚信自己能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知识的种子,收获桃李芬芳。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见证了我们初为人师的懵懂与努力。</p><p class="ql-block"> 走进校园,目光急切地搜寻着曾经的痕迹,可眼前的景象却让我们有些怅然。曾经那棵见证了无数个春夏秋冬的百年老榕树,已不见踪影,那些承载着我们无数个备课夜晚的老房子,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几排整齐的二层小楼,崭新而现代。曾经热闹非凡、拥有一千多名师生的校园,如今只剩下200多个孩子,显得有些空旷和寂静。</p><p class="ql-block"> 物是人非,这四个字此刻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我们漫步在校园,轻声诉说着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在这一刻被重新唤醒。曾经一起备课的时光,一起为学生的进步而欢呼的时刻,一起面对困难时相互鼓励的画面,都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一一闪现。</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都已不再年轻,岁月在我们的脸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但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我们仿佛又找回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尽管校园已改颜,学生已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我们在这里留下的青春与梦想,却永远不会消散。</p><p class="ql-block"> 离开的时候,我们四人站在校园门口,久久不愿离去。回头望去,夕阳洒在校园的小路上,那是我们曾经走过无数次的路。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告别与重逢中前行,而段庄中学,这片给予我们成长与回忆的土地,将永远在我们心中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成为我们生命中最温暖的港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从学校出来,我们又来到双冢脚下。望着眼前这熟悉的土丘,往昔的记忆瞬间翻涌。曾经,我们带着孩子们在这儿上体育课,那时的我们身强体壮,步履轻盈。可如今岁月不饶人,我们站在原地,彼此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犹豫。决艳华率先迈出步子,微微弓着背,一步一步缓慢向上攀爬,每走一步,脚下的沙土就簌簌滑落,我跟在后面,她伸手抓住一旁的野草,借力让自己站稳,嘴里念叨着:“这可比当年难多呵。”李瑞跟在我身后,每抬起一步都要使出浑身力气。王伟在最后,“小心点,咱都不是当年的小伙子小姑娘了。”我们互相扶持着,像极了当年的我们。</p><p class="ql-block"> 终于,我们爬上了“山”顶。站在这熟悉的地方,俯瞰着脚下的一切,田野依旧葱郁,村庄错落有致,可又好像和记忆中的模样不太一样了。我们四人并排站着,迎着风,没有人说话,只有风在耳边呼呼作响,像是在诉说着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旧时光。</p><p class="ql-block"> 写到最后,感觉还有很多的话和感情没有表达,向看到这篇小文的老段庄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问好,心若在,梦就在,有你有我有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