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农历阳春三月,莺飞草长,鸟语花香,窦绿殷红,正是踏青赏景游学好时节。</p><p class="ql-block">4月15日,我们诚园书画社一行20多位学员,在黄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憧憬,驱车前往中国竹子博览馆和吴昌硕纪念馆,开启一场春日寻艺游学之旅。把书画课堂融入大自然、搬进巨匠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竹子博览馆---竹影婆娑,清风徐来,竹报平安,心浪节节高</p><p class="ql-block">走进竹子博览馆,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种类繁多的竹子,生长在曲水流觞边,或挺拔俊秀,或婀娜多姿。“虚心怀月明,劲节挺玉立。岂是外春风,春风无处入。” 当然,竹林也配合一下春风,摇曳生姿,清香沁脾,阵阵沙沙声,仿佛在演奏一曲大自然的美妙乐章。</p> <p class="ql-block">大家倘佯在竹林小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竹子的幽香,情境共鸣,心旷神怡,养眼、养肺、养心胸。熊猫馆里国宝憨态可掬,或饱餐竹笋,津津有味;或侧卧打盹,独善其身;或仰天晒肚,冷眼向洋。老师和学友们的欢声笑语、美丽倩影流连在青翠劲挺竹林之海,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竹林、人与大自然,都仿佛老友久别重逢,有说不完的话语,看不厌的景色,拍不腻的照片,合不够的影,相聚短暂,却不得不匆匆挥手告辞,心难舍,相看两不厌,只有竹博园。</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吴昌硕纪念馆---墨香四溢,艺术传承,探赜索隐,我心向往之</p> <p class="ql-block">离开竹子博览馆,我们来到了心心念念很久了的吴昌硕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吴昌硕大师的生平事迹和琳琅满目的艺术作品。作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的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国画家、书法家和篆刻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三位代表人物。其篆刻(印)、书法、绘画三艺精绝,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和“文人画最后的高峰”,是近百年来书画篆刻艺苑的一代宗师和巨匠。在中国书画艺术高峰留下永不磨灭的身影,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丰碑。</p> <p class="ql-block">我们驻足在一幅幅书画印篆各类作品前,细细品味吴昌硕大师的艺术风格和精神风貌。他的书法苍劲有力,境界高古;绘画笔墨酣畅,将气度不凡的金石篆刻韵味融入书画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金石画派”风格,与古为新,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勇攀高峰,文脉绵绵,诗书传家,令人肃然起敬。“人生归宿诗书画,后世留声乃文章。”</p><p class="ql-block">吴昌硕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艺术成就,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前辈巨匠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诚挚爱国情怀。身临其境,油生敬重,感慨悠深。</p> <p class="ql-block">收获与感悟</p><p class="ql-block">此次春季游学,我们不仅欣赏了竹子的风姿傲骨,领略了吴昌硕先生的艺术魅力,开拓了眼界,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身的艺术修养。以快乐为笔,将蓝天作墨,把大地当宣纸,书写美丽心情。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美美与共,美不胜收,流连忘返。墨香穿越时光,酿成人生芬芳!</p><p class="ql-block">我们学书学画之人,都应该要像竹子一样,修炼坚韧、高洁、谦逊、包容、清雅、正直的美好品格,生活简朴,精神丰富,外表朴素却内涵深远。在团队中,则要像竹子一样,个体虽单薄但集体团结一致,高风亮节,竹海茂林,共抵风雨。乱云飞渡仍从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p><p class="ql-block">竹子虚心有节、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学习,追求进步,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吴昌硕大师对书画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爱国情怀,更让我们深深领悟中华书画之道永远不灭的嫣然妙韵,深感作为中华艺术爱好者的责任和使命。</p><p class="ql-block">相信这次游学经历,将成为我们艺术道路上宝贵的财富,激励我们不断求索前行,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撰稿:林如福</p><p class="ql-block">制作:陈姬</p><p class="ql-block">2025.04.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