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连载)粗心大意酿苦果

清雅竹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像秋天里的一声惊雷,唤醒了千万个中国青年沉睡的梦。在恢复高考的同时也恢复了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考试。几天后《人民日版》在头版头条公布,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考将于十二月八日、九日、十日三天举行。《陕西日报》也公布陕西省中专招生统一考试,将于十二月十三日、十四日两天举行,还规定,高中毕业生大学中专都可以报,但不能兼报,否则取消录取资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经历了当兵、招工、两年推荐上大学失败后的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不再操由他人主宰,不再由出身和关系决定,而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通过公平竞争来决定,高兴地跳了起来。终于盼到可以展示自己才能的机遇,我岂能放弃,于是就赶紧回家寻找课本,准备复习应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本找到后,翻开看着里边的“X、Y、Z”等数学知识,我不由的皱起了眉头,已经五六年没有碰过了,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对照着报纸上刊登的考试大纲,好多知识我当年上高中时都没有见过,要想重新学习,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根本来不及了。我想请假到母校找老师辅导,公社领导不准。因为师傅已经被抽到公社负责舞台建设工作去了,电影队只剩下我一个人,还要参加整个电影系统百日劳动竞赛。思虑再三只得报考中专,原因有三个:一是中专只考语文、数学两门课,科目少,好复习。二是中专招生考试是省上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县上统一组织阅卷,保险系数大。三是中专在社会上也是很吃香的,考上中专不但能转成非农业户口,而且国家包分配,会有一份好工作,挣工资成为国家干部身份,同样可以跳出农门,返回县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文革十一年来第一次通过考试录取大中专学生,全县报考的人数非常多,仅报考中专的考生就有一千多人,只录取五十名,三十比一,竞争可激烈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些天,本来两个人的电影队只剩下我一个人,白天要拉着架子车步行几十里山路转点,还要保养检修放映设备,做好放映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晚上还有独自放映电影。到了取送电影片的日子,还要骑着自行车长途跋涉到县里的电影公司送片取片。为了完成上级分配的放映任务,在全省放映系统百日劳动竞赛中争创第一名,我一再增加放映场次,最多时一晚上放映四场。几乎天天零点才能结束一天的放映工作。回到住宿的地方,在微弱的煤油灯下,我还要复习功课。看着看着头一歪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常常被从门缝里吹进的冷风冻醒,醒来以后还得继续看,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那种辛苦没有人能体会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我是高中毕业,可那些年在学校天天走“五七”道路,学农学军学工,就是没有好好学几天文化课。语文没有学过古文,数学也只学了简单的正负数,那些三角函数,勾股定理也仅仅知道一点,至于韦达定理,分解因式,听都没有听过。幸亏小学的基本功扎实,为自学奠定了基础。碰到没有学过的知识,或者自己没法搞清楚的,回到公社就去中学请教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这样,我边工作边复习,准时参加了在彬县中学举行的全省中专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基础知识占四十分,作文占六十分。我一看作文题,可高兴啦,是我擅长的记叙文《难忘的一天》。我选择了放映《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影片的那一天,用倒叙的方法,叙述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催人泪下的挚爱之情。数学试题我也做的很顺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考完试后就是体检,在县医院检查视力时,碰到了我的高中同学张雪梅,她一见我胡乱指了几下视力表就给我填了1.0,我感激的朝她笑了,其他的项目也顺利的过了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公社,已到了腊月。我美美的睡了一个礼拜,恢复了疲惫不堪的身体。电影队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的放映任务,成了先进单位,暂时也不用再下乡演出了。我一边耐心的等着考试的成绩,一边和公社派来了助手刘俊茂下乡收欠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些天可真是度日如年啊,心里忐忑不安。因为阅卷结束后不公布考生分数,不准查卷,只张榜公布初选名单。就是初选上的考生,也不一定会被录取,因为政审和体检还要刷下部分考生,还因为初选的人数是招生人数的二倍。十天过去了,还没有任何消息,我等不及了就跑到城里打探消息。中专招生是全省统一命题,各县组织阅卷。我二哥托熟人从阅卷的老师口里打听到一个好消息,说有位考生,写了一篇放映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影片的作文,所有的评卷老师都看了,一致认为写的真实感人,给了唯一一个满分。我一听高兴死了,这不就是我写的吗?二哥对我说:“县上正在统分,你再耐心等几天,一有结果我马上就告诉你。”我只好又返回电影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三天后初选名单公布了,就贴在县城十字口国营食堂外边的墙壁上。我听到消息后进城一看,周建民名字名列榜首。我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把这一喜讯告诉了妈妈和妹妹,大家都高兴地祝贺我终于熬出了头。很快就到了年关,我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喜气洋洋过了个大年。我满怀着希望,天天憧憬在校园里读书散步的美好想象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正月初一到初七,我天天站在村口,盼着邮递员送来录取通知书。等啊等,盼啊盼,望穿了我的双眼,等焦了我的心肝,录取通知书还是渺无音讯,石沉大海。我再也坐不住了,与正月初八进城到县招生办打探消息,工作人员告诉我档案招生单位提走了,可能被录取到外地学校,录取通知书走的慢,让我回家耐心等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月十五我们电影队收假了,所有的学校都开学了,我也没有等到任何消息。这真是奇了怪了,我急得简直要发疯了,不知到底怎么了?明明是按考试成绩录取学生吗,为什么比我成绩低的考生都走了,而名列榜首是我却没有被录取,百思不得其解,就跑到县招生办讨说法。招生办的工作人员,给我查了他们的录取记录,没有见到我的录取通知书。就打电话询问省招生办,终于给了我一个准确的答复,说:“你的年龄超了,没能被录取。”我一听急了,就说:“当初报名时,你们也审查过的,为什么没说超龄,还批准我报考,发了准考证。”我拿出准考证给工作人员看。那人看了看说:“当初你报名时,年龄确实没超。可是从报名、考试到录取,已经几个月过去了,你刚好超了十天。”听到这个冷冰冰的答案,我还能说什么?看来这次不怪天也不怪地,只怪自己粗心大意不谨慎,自酿苦果自己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家的路上我非常地痛苦,眼睛里一直源源不断地流着眼泪,像是被人按下了启动眼泪的开关停不下来了。似乎身体里所有的水分,都以眼泪的形式流淌干净了。我恨自己太粗心,在填写年龄这个小问题上铸成大错自酿苦果。我怨自己命不好,把眼睛弄成了近视关闭了通过当兵返城的道路。我嫌社会不公平,让我两次推荐都没有实现大学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我心情烦乱觉得好累好累,感到四处都是墙看不到光明。忽然想到死亡就可以解脱这些痛苦,不由自主的走进了山沟里的林场。这里没有人也没有鸟,静极了。经过严冬蹂躏的树木光秃秃的站在哪里,还有满地枯萎的小草一直坚持着不愿轻易倒下。当温暖的春风吹来时,枯草和秃树逢春一定会再生,并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长成一片离离的草原和树林。枯草和秃树都能够逢春而生,而我泱泱知青,遇到小小的失败与挫折岂能轻言放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转身回到家里给妈妈问明了情况,妈妈听后安慰我说:“儿子,别灰心,七月份咱再报名考大学。我儿这么优秀,妈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妈妈的话像一柄火炬,照亮了我心里最暗的角落,也像一阵风,吹散了我心头的愁绪。我决心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复习应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这样我的第一次考学失败了,返城的希望又一次落空。</p> 回忆录第六章《艰难返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