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就听闻西西里岛的切法卢( Cefalù)是个如梦幻般的天堂海滨小镇,当我终于踏上这片土地,它的美远超想象,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切法卢被誉为“西西里北部最迷人的海滨小镇”,是一部意大利经典电影《天堂电影院》的拍摄地。悠闲的漫步于这个西西里岛上幽静恬美的小镇,晶莹的地中海映衬着切法卢的温馨,在这里格外能够感受到旅游度假的舒适体验。</p> <p class="ql-block">洛卡山是一处壮观的自然景观,登顶洛卡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途中会经过古城墙和城堡废墟,在观景台处可俯瞰山下的整个小镇和主教座堂,红瓦白墙的建筑与蓝色地中海相互映衬,呈现出浓郁的西西里风情。这些美景,也呈现在《天堂电影院》的镜头中。</span></p> <p class="ql-block">童话般的小镇面朝大海,白墙红瓦诗意的从山上向月牙形的海滩延伸。鳞次栉比的古镇民居,迷人的海滩和悠闲的生活,使得这里成为西西里岛热门的度假胜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切法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希腊人最早在此殖民,为它取了这个名字,意为“头”,源于市区东侧那座山势陡峭、探入地中海、山顶光秃如人头的石头山~洛卡山 。此后,迦太基人、古罗马人、拜占庭人、诺曼人、阿拉伯人、西班牙人先后统治这里,不同文化的交融,让切法卢拥有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底蕴。浴场后面的古民居,就有着典型的阿拉伯古民居建筑元素。</p> <p class="ql-block">《天堂电影院》是一部关于童年、青春、初恋、成长、梦想、告别、故乡的电影,一段渗透到灵魂里的记忆,它用朴素的手法讲述了小孩子多多与“天堂电影院”的放映师阿尔弗雷多的忘年之交。本片堪称是一封由影迷所写的“情书”,广泛引起全球电影爱好者的共鸣,获奖无数,不胜枚举(剧照引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电影中许多经典场景都在切法卢拍摄。</p> <p class="ql-block">切法卢海滩则是《天堂电影院》海边电影放映场景的取景地,如今已成切法卢人和游客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海滨浴场游人如织,泡泡澡,晒晒太阳,尽情地享受生活,是西西里人的悠闲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这是切法卢古镇的地图。</p> <p class="ql-block">在切法卢古镇步行街溜达,没有什么攻略可言,处处都是美景,到处都是有趣的店铺。小小的商铺里,有充满南意风情的包包、首饰、裙子以及冰箱贴等,价钱不贵。</p> <p class="ql-block">纵横着几条古朴的街巷里,穿梭着悠闲的游客。饭点时,街边的餐厅经常食客满满。</p> <p class="ql-block">古希腊浴场建在街巷的一个低洼处,墙壁出水口流出的水,最后流入一个洞穴归入大海。直到上世纪中期浴场还在使用,留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古希腊浴场见证了小镇从古希腊到罗马、拜占庭、诺曼等多个时期的历史变迁,是切法卢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浴场设计独特,虽经过漫长岁月,但仍保留了一些古希腊建筑的特色元素,如柱子、拱门等,体现了古希腊人在建筑和水利方面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切法卢小镇西北角的佩斯卡拉门,</span>是中世纪进入切法卢的四扇古门中唯一幸存的一扇。这座古老的城门见证了小镇的历史变迁,在影片《天堂电影院》中多次出现,其斑驳的墙壁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为画面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佩斯卡拉门出来即可到达</span>切法卢海滩,影片中多多与女友艾琳娜的相遇场景在此拍摄,阳光洒在沙滩上,海浪轻拍岸边,为两人的邂逅营造出浪漫氛围。</p> <p class="ql-block">靠近海边的著名双拱门,是一个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岁月流逝,让古城有了些许破败的痕迹,但古城的韵味却愈发浓厚,这是《天堂电影院》在巷子里的一处外景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小巷里伫立着教堂等古老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看见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了!该遗产名称是 “巴勒莫的阿拉伯 - 诺曼风格建筑群以及切法卢和蒙雷阿莱大教堂”,由九大建筑组成,包括两座宫殿、三座教堂、一座大教堂、一座桥梁以及切法卢主教座堂和蒙雷阿莱主教座堂。2015年,该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这些打包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至西西里诺曼王朝时期(1130 年至 1194 年),体现了西方文化、伊斯兰文化和拜占庭文化在西西里岛的融合,承载着来自不同民族和不同信仰的人们相互共存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从远处眺望,切法卢主座大教堂(Duomo di Cefalù)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威严地矗立在海边,俯瞰着整个小镇,彰显着诺曼人的统治地位。它巍峨壮丽,不仅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更是诺曼式建筑的杰出代表,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抵达中央广场,才能完全欣赏切法卢主教座堂的壮丽之美。大教堂的位置极为完美,坐落的岩石斜坡有一些坡度,比广场略高,若观者要接近教堂,只能从斜下方逐渐接近,越来越近,真实感也逐渐增强。</p> <p class="ql-block">切法卢主教座堂的外观及周边环境,也出现在《天堂电影院》的镜头中。</p> <p class="ql-block">切法卢大教堂的建造,相传与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RogerII)的一次经历紧密相关。1091年,诺曼人成功占领西西里岛,一次,罗杰二世在海上遭遇猛烈风暴,生死攸关之际,他幸运地在切法卢的海滩上死里逃生。为表感恩,他郑重地向圣救世主许下诺言,决定在此建造一座宏伟的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1131年,大教堂正式破土动工,其建造工程持续了百余年,直到1240年才基本完工。在建造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也在大教堂留下了痕迹。1145 年,后殿的马赛克镶嵌工作启动,同年,罗杰二世为自己和妻子准备的石棺被安置在教堂内;1172年后,教堂经历了一段衰落期。1215 年,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腓特烈二世将那两具石棺移至巴勒莫大教堂;此后不久,大教堂的建设工作得以恢复,1472年,安布罗焦·达·科莫(Ambrogio da Como)在教堂正面的两座塔楼之间增建了门廊。</p> <p class="ql-block">在15世纪,每座塔楼的顶端又分别添建了一座小巧的尖顶,它们造型各异:一座尖顶呈方形,周围环绕着火焰形状的城齿,象征着教皇的权威和主教冠;另一座尖顶为八角形,带有吉伯林式城齿,代表着王室和世俗权力。</p> <p class="ql-block">15 世纪修建的门廊拥有三个拱门,两侧的拱门呈尖形,由四根柱子和拱形肋支撑。门廊下方是“国王之门”(portaregum),大理石门廊装饰精美,两侧的壁画更是锦上添花,尽管岁月流转,这些壁画的色彩和细节依然依稀可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教堂内部,典型的拉丁十字平面布局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屋顶别具特色,中殿的屋顶有所降低,从外部清晰可见。十字耳堂的高度超过了中殿和侧廊,建筑的部分区域采用了筒形拱顶,部分区域是开放式木屋顶,而祭台则是石制的肋拱顶。</p> <p class="ql-block">中殿和两条侧廊由古老的柱子分隔开来。这些柱子中,有十四根是粉红色花岗岩材质,两根为云母大理石材质,其基座和柱头可追溯至公元 2 世纪,它们见证了漫长的岁月变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支撑着中殿凯旋门的两个大型柱头,很可能是12世纪中叶由西西里的工坊制作,工艺精湛,展现了当时高超的雕刻技艺。</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马赛克镶嵌画是其内饰的精华所在。原本计划整座教堂都用马赛克进行装饰,但最终仅在祭台区域完成。如今,后殿和大约一半的侧墙仍覆盖着精美的马赛克。这些马赛克是罗杰二世从君士坦丁堡请来的工匠的杰作,他们巧妙地将拜占庭风格与当地特色相结合。</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祭台上的基督全能者(Christ Pantocrator)马赛克镶嵌画,基督右手象征着他的双重本质(人性和神性),左手展示着一段圣经经文。在这幅作品周围,还有描绘圣母玛利亚与四位大天使的马赛克,他们神态庄严,栩栩如生,金色的背景在光线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除了马赛克镶嵌画,教堂内还保存着许多其他珍贵的艺术品。例如,巴勒莫艺术家安东内洛·加吉尼(Antonello Gagini)用大理石雕刻的怀抱圣婴的圣母像,线条流畅,形象逼真,细腻地展现了圣母的慈爱与温柔。</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的马赛克镶嵌画等艺术品,无论是从工艺的精湛程度,还是从艺术表现力来看,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是精彩绝伦的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20世纪末装饰的彩色玻璃窗,为教堂增添了现代艺术的气息,五彩斑斓的光线透过窗户洒在教堂的地面上,如梦如幻;还有切法卢主教的石棺等各种作品,每一件都蕴含着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历史遗痕。</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回廊同样令人瞩目,从教堂内部可以进入。回廊的拱廊采用尖拱设计,每一个拱券都架设在纤细的双柱之上,这种形式与西班牙和法国的一些回廊相似。双柱的复合式柱头既有诺曼风格的元素,也带有罗马式的图案,是诺曼建筑风格在西西里岛的独特体现,也是西西里后续诺曼回廊的典范。可以说,切法卢大教堂完美地融合了诺曼、阿拉伯和拜占庭三种建筑风格,是不同文化在西西里岛交融碰撞的生动例证。</p> <p class="ql-block">走出大教堂,可爱的儿童,美丽的鲜花,使古老的切法卢充满温馨和美好。</p> <p class="ql-block">切法卢给人的感觉就是浪漫与美丽并存,这里是旅行者的驿站,值得邂逅与重逢。正如电影《天堂电影院》著名的台词所说,“人生和电影不同,如果你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眼前就是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拍摄:又见炊烟</p><p class="ql-block">撰文:又见炊烟</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4年7月日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