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写在前面:</p><p class="ql-block"> 时隔10年后,2024年3月中我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上海,我的故乡,一座承载着我童年回忆和奋斗梦想的城市,如今以更加现代、更加多元的姿态迎接海外游子的归来。</p><p class="ql-block"> 面對眼前的上海,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因为一切的感觉还是昨天。旧地重游,有些故事还历历在目,但充满了无穷的回忆和感慨。</p><p class="ql-block">(原工作單位: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p><p class="ql-block"> 这座城市虽历经多年洗礼、多年的风雨,但依旧一切风景如画,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力量和神奇。😊👍👍</p> <p class="ql-block"> 上海是我出生与度过依依呀呀最初弄堂童年回忆的地方。虽然人生最重要的时光是在武汉度过,但是在国内工作最后的五年宝贵光阴我仍在上海,我也是从上海这里出发奔向彼岸,开始了我人生第二阶段的旅途。</p><p class="ql-block"> 離開祖國己有20載春秋與冬夏,但10年后面對故土上海,仍是一種熟悉与陌生的交织感,面对中、外不同的风土人情,但不曾改变的仍是乡音依旧的我。上海美丽如初,再次踏入这座熟悉的城市,迎面而来的亲切感让我感到无比温暖。</p> <p class="ql-block"> 我是原上海天一印染厂的子弟,4岁以前生活在上海天一印染厂的新公房,1957年随天一厂的設備、員工及子弟小學内迁武汉市。</p><p class="ql-block"> 1974年入學當時的武汉水利電力學院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武汉锅炉厂從事自动化設計與制造工作。在改革開放的2000年,我作為上海市引進的高級科技人才,再次回到闊別43年之久的故土上海工作。在工作5年以后,即2005年3月,远赴美国改行从事生物科技研究工作。</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我童年离开上海时与母亲、兄弟的合影。(左1)</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這是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自動化研究所,我当时的工作環境照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在上海时工作單位的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 我在上海工作的5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因为一个人就是一个实体,主观上講成功与失败全在于个人……,這些產品是我設計、制造、销售、包裝、運輸、調試、收款的機、電一體化產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國內工作期間發表的論文及出版的書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國內從事電力自动化專業所設計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部分成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丈明珠剑指空, 邻星傍月近天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万家灯火重霄瞰, 最美彩虹起江中。</p> <p class="ql-block"> 在國內從事設計與制造電廠自動化系統获獎產品证书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上海是繁华的, 也是历史的, 而对我而言更让人无法忘却的是这座城市的文化与乡音……</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離開上海前夕2004年10月在上海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國內從事設計與制造電廠自動化系統获獎產品证书之二。</p> <p class="ql-block"> 将再次告别上海,心中满是不舍,曾几何时,初逢于此,如今却要离别。</p><p class="ql-block"> 在这座城市,我收获了成长与梦想,带着满满的情怀,告别上海,即便离别,思念永存,期待重逢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 在國內從事設計與制造電廠自動化系統获獎產品证書之三。</p> <p class="ql-block"> 早在1994年8月份那是第一次远渡重洋來到美國,當時我是作为中國电力系统代表团一員,去美國德州达拉斯某公司考查、參觀有关锅爐炉膛安全保護系統(FSSS)有關設備與自控技术。這是當時年輕的我在美國的留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國國會大厦照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94年9月我在美國國會前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2005年3月15日,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却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天,我再次正式告别上海,告别了熟悉的一切,包括我倾注了青春和热忱的电厂自动化专业,怀揣着对未知的憧憬和一丝忐忑,人生一切归零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已过知命之年勇于放弃国内的一切,奔赴彼岸,探索未知的世界。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我渴望突破舒适圈,挑战自我,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自我价值。</p> <p class="ql-block"> 在上海浦东机场与外甥女及友人话别,我的未来不是梦,而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真实世界,路在脚下,但它将充满坎坷与挑战!</p> <p class="ql-block">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Prosci 公司,感谢公司给了我努力与成功的客观奋斗条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05年12月我在美过的第一个圣诞节。</p> <p class="ql-block"> 這副書法源自於自己的姓名,到美國以後我在公司的英文名字叫:Steven Li,而我中文的名字是:李守榮。一個平凡的名字,却意味着守护榮譽、坚守初心。然而我深知守护荣光並非固守原地,而是以此為基石,勇敢追尋更高的夢想。</p><p class="ql-block"> “ 謹守榮光,放飛梦想 ”,這不仅是我座右銘,更是人生的信条。</p> <p class="ql-block"> 謹守榮光,是對過往努力的珍視,也是對責任的担当;而放飛梦想,則是對未來的无限憧憬,是一種對自我突破的渴。但我相信,只有在守护中积累力量,才能在飛翔中抵達更远的彼岸。</p><p class="ql-block"> 現在回想過去的20年,可謂是往事不堪回首。一個國內的所謂老三屆初中生,一個那个年代的工农兵大學生,舍去國內從事近30年的電廠自動化专业所擁有的一切,而远赴重洋走進了一個全新的生物科技領域—單克隆抗体研究与制备。</p> <p class="ql-block">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我在美20年的工作与生活中,以“ 守荣 ”为锚,以“ 夢想 ”为帆,在异国岁月的长河中,坚定前行,书写了即将消失的一代人《知识青年》不朽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万里腾飞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p><p class="ql-block"> 雖說前路漫漫,但万里长空任我翱翔,我相信前方总有一条是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尽管世间充满挑战,也不必忧愁四海之内的纷纷扰扰,而风尘仆仆。只要心中有梦,就总有前行的方向,面对困难,我依然能够笑对人生,勇往直前,追寻心中的光明。</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圣诞是孩童们雪中的浪漫,每年的圣诞是與家人共度的温馨时光。</p><p class="ql-block"> 在這万家燈火闌珊時,對我而言因為工作性質所至,很多細胞項目的培養不能中斷;項目繁多的撿測不能停止;不同項目的培養程序不能中斷,所以我有11个圣诞节是一个人在实验室中、办公室里计算机旁度过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与同事Brandi在试验室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個人在假日工作后,公司門口的自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公司圣诞晚餐与同事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聖誕平安夜我與鄰居Hank堆的平安果。</p> <p class="ql-block"> 这是永遠激勵自己前行的座右銘,在美国我曾在以下公司工作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rosci Inc</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eBioscience Inc</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ffymetrix eBioscience</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Thermo Fisher Scientific</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生若得如雲水,铁树開花遍界春。</p> <p class="ql-block"> 星巴克,每一杯都是一场味觉的旅行——从第一口到最后一口,醇厚的咖啡香气在舌尖跳跃,带来无与伦比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咖啡不仅仅是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一杯都承载着对品质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其實在美國的生活是很無味的,每天除工作之餘便是陪伴我的爱犬,而喝杯星巴克也算是一種心情的放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Affymetrix eBioscience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美國工作獲得的獎杯與資格证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14年12月短暫回泸的飛機上。</p> <p class="ql-block"> 每次回去总會駐足於南京路,這種情怀与感叹只有漂泊之人才會有。</p><p class="ql-block"> 南京路过去老上海人还称呼它为“大马路”,就可知道它在上海首屈一指的地位。一个半世纪的漫长岁月中,南京路因为热闹繁华的街市,络绎不绝的群聚,成为上海的符号和象征,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p><p class="ql-block"> 最早的晨光,南京路仅指今天南京东路的一段。20世纪40年代,原先的静安寺路与南京路连通,以地理之西东,分别冠名南京西路与南京东路。如此一来,南京西路也就成了这条“中华商业第一街”的西段。</p> <p class="ql-block"> 外滩如一個巨大的舞台,每一棟建築都是独一無二的主角。每一座歐式风格的大廈,帶着岁月的痕跡,仿佛向你在訴說过去的故事: “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坏的時代。”《双城記》</p><p class="ql-block"> 每次回到上海,我都會到外滩走走,江對面的東方明珠塔高耸入云,如巨人俯瞰着大地。它的存在,让外滩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滿了現代活力。</p> <p class="ql-block"> 工作休息時我在世界500強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无菌操作室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在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研究部工作时的无菌操作室,整个试验室就我一人,从单克隆项目所需的Hybridoma 细胞培养、項目合成、测试、篩選、克隆以及項目多次測試成功後的細胞大批量的培养工作。</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培養的是不同項目的單克隆抗體制備的細胞,往往不算触合前的動物免疫工作,光是從在試驗室無菌台上項目開始一刻起,完成一個項目需要3個月左右以至更長的時間。</p><p class="ql-block"> 美國公司分工明確,每個員工的項目從開始到結束,均由本人完成,所以任何人無法滥竽充数,每年的工作總結里可以看到毎個人的工作成績优劣。</p> <p class="ql-block"> 在抗体的研制工作中允滿挑戰性。即要精准识別目標又不能傷害健康細胞,在實驗工作中容錯率极低,從賓驗室到临床运用,需要漫長的驗證。坦率地說在美國沒有多少人可以完成這種挑戰。因為每一次都是科學與耐心的較量,而背後是科技人員無數次的失敗與堅持。</p><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中的我正在無菌操作台上的工作情景。</p> <p class="ql-block"> 六十六岁的面容在镜头里显得陌生又熟悉——银白的鬓角,眼角的魚尾紋,还有那件穿了十几年的牛仔褲。</p><p class="ql-block"> 照片里的我,终究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但自信身材依旧堅挺,目光依然笃定,就像如背後的公司大楼,历经风雨却始终矗立。</p> <p class="ql-block">《百分之一的我们》</p><p class="ql-block"> 在圣地亚哥分公司三千多人的团队里,华人同事大概能凑齐約3张餐桌。</p><p class="ql-block"> 这百分之一的存在感很微妙。我们既要在会议上字正腔圆地说着"quarterly report",又会在微信群里聊着中文。感恩节学着吃火鸡,春节时各办公室总会多出几盒我们带来的月饼。</p><p class="ql-block"> 最温暖的是,现在连美国同事都会用蹩脚的中文说"新年快乐",而我那句"慢慢来"也成了整个研发团队的口头禅。</p><p class="ql-block"> 这百分之一,像一粒种子,在异国的土壤里开出了特别的花。</p> <p class="ql-block"> 从2005年初在San Diego獲得第一份工作開始,1年后跳到了其他公司,雖然公司的屬性在改變,但不变的一直是我喜歡的單克隆抗體的研制工作。15年的光陰似水,我也从國內從事電廠自動化領域的高工演變成為美國500強科技公司的三級生物科學家。</p><p class="ql-block"> 這年底,我再次做出了人生旅途中一個重要的決定:向公司提出退休的申請,為了從一個月開始跟隨我的狗女兒Sydney. 這年牠已經滿13歲,也為了我這一天,既像花儿那样盛开,又如草儿那样无争,可似鸟儿那样歌唱,用画笔寻找灵魂深处的共鸣,我仿佛是觅到了灵魂栖息安放的地方。把每一个日子过得寡淡笃定,把每一份善念与热情洒满畅想的心岸,让灵魂如白莲花纯然不染纤尘。</p> <p class="ql-block"> 聪明人未必幸福,但智慧的人会看到幸福;灵巧者未必幸福,但豁达的人会找到幸福。幸福与智慧、豁达始终相伴。</p><p class="ql-block"> 退休不是一時的衝動行為,而必須事先進行仔細的調查、核算與比較后的一個舉動而己。但最主要的考核奌是:必須退休以後的生活質量水準必須大于或等于工作時的水準,鉴于這一奌的考量,我在2019年底帶着🐶宝駕車兩天,从加州的圣地亞哥搬至德州的休斯頓。</p> <p class="ql-block"> 踏上归途, 心中涌动的是无尽的温暖与期待。退休以后于2024年3月再次飞往上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银鹰掠影穿云过, 瞬息天际触凡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从休斯顿出发经台北转机后顺利抵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海浦东國際機場</p> <p class="ql-block"> 外滩的风, 带着历史的低语, 轻拂过我的脸庞,距离上次离开10年以后,我再次来到了外滩边, 每次的外滩打卡, 都仿佛定格我与魔都的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 候鸟带走了多少个夏天,潮汐却始终守着约定的刻度。我们终将成为相册里泛黄的注解,而初雪每年都崭新如诗歌。</p> <p class="ql-block"> 上海的社區食堂由政府补贴+明厨亮灶,給人一個非常温馨的就餐環境,社区食堂让幸福养老从好好吃饭开始。爷叔阿姨可以结伴来恰饭,在这里吃出了老弄堂的温情记忆。</p><p class="ql-block"> 我和朋友一起進去吃了一餐,的確非常棒。上海在各方面永遠領先他人一步,在丰富多樣可選擇的菜肴中藏着民生的溫度,而社區食堂就是魔都上海温柔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 成功唯垂青于坚毅之士,唯锲而不舍直至终点者,方能傲视群雄,成就辉煌!</p> <p class="ql-block"> 唯坚韧不拔者方能拥抱胜利,持之以恒直至最后一刻,便是王者之姿,笑傲江湖!</p> <p class="ql-block"> 家的感觉,就像是一個久别重逢的老友,无需多言,那份安心与自在便足以温暖所有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心若向阳,无谓悲伤;微笑向暧,年华未央。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苏州芦墟古镇公园一景。</p> <p class="ql-block"> 而稀之年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其实上帝会根据一个人的人品、才情、学识、涵养、能力等品格因素来安排每个人的人生轨迹,这个人生轨迹是单独量身定制的,人类通常把这一切解读为命运。</p><p class="ql-block"> 人品是命运的基石。古人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一个人的道德高度决定了其人生的上限。 </p> <p class="ql-block">上海和平饭店:百年传奇</p><p class="ql-block"> 上海和平饭店,原名华懋饭店,始建于1929年,由犹太富商维克多·沙逊爵士建造,曾是远东最奢华的酒店之一。其标志性的墨绿色铜顶和装饰艺术风格,成为外滩的经典地标。</p><p class="ql-block"> 如今,它依然优雅矗立,承载着上海的历史记忆,向世界讲述着这座城市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水乡的余韵:</p><p class="ql-block"> 在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西郊,朱家角如同一块被时光精心保存的琥珀,凝固了江南水乡最动人的神韵。这个有着"上海威尼斯"美誉的古镇,以其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展现着传统与创新的共生。</p><p class="ql-block"> 朱家角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上海这座城市多元的文化底色。在摩天大楼林立的国际大都市边缘,这片水乡古镇顽强地守护着自己的文化基因,为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一处可以慢下来的精神栖息地。或许,这正是朱家角最珍贵的价值所在——它不仅保存着过去的记忆,更为未来保留了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無論是短暫返鄉的观光游子,奔波的旅行人,還是初到上海的追梦者,上海站始終以包容的姿態,承載著無數故事的起點與終點。</p> <p class="ql-block"> 芦㠊古镇,依水而居,青石板上踏着百年的足跡。河畔白墙黑瓦间,偶有炊烟逸出,便惊起了檐角的铜铃。</p><p class="ql-block"> 古镇中河道偶有船工摇橹而过,木桨拨碎了水中的云影。而两岸可見的茶室里,亭子中常有老者衔着烟管,看游人如看戏文,他们自己倒成了戏中人。</p> <p class="ql-block"> 人生有波有折,才有价值,生活有苦有乐,才合常理,生命总有一段路我们风雨兼程,笑看人间事,潇洒走世界,梦自己所梦,想自己所想,爱自己所爱,走好自己选择的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少年壮志不识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余生心静万事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苦尽甘来人自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淡然面对度余生。</p> <p class="ql-block"> 坚强是人生的选择,才能在人群中站立。每天清晨醒来,都要提醒自己,这是最美好的一天,不管昨天发生什么,都已经成为过去,只有过好今天,才能拥有更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 我再次站在东方明珠塔下,仰望这座468米的巨人,我感受到时空的交汇。钢铁球体折射着阳光,仿佛串起上海的过去与未来。</p><p class="ql-block"> 这一刻,我读懂了东方明珠不仅是建筑,更是一个民族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天是我兄弟阿浩的68岁生日!🎂🍎</p><p class="ql-block"> 让世界上一切的快乐都融合在我的祝福之中,愿你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天每一年都开心快乐,喜乐平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云端的烛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十八支烛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468米的高空轻轻摇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黄浦江的波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映着你眼角细碎的星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数着年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像儿时数着槐树落下的花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一道皱纹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都藏着未说完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帝把时光折成一朵玫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别在东方明珠的尖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夜 整座城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都在为上海阿浩点亮生日的灯盏</p> <p class="ql-block"> 永远难忘阿浩兄弟這次的生日,我俩能团聚在故乡东方明珠塔之顶,感谢上帝,感谢这神圣庄严浩翔的时刻,祝你生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 佩榮阿弟在我上海之行中給予的熱情款待,我們是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朋友,我们之间的交往不涉及彼此間的利益,而是基于共同的语言、兴趣、精神上的契合和生活交往上的帮助,對此深表我的謝意,謝謝佩榮阿弟。</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是因为心灵的默契和性情的相投,所以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拒绝功利和契约,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这样的友情是美好人格的际遇,如花开一般自然,如晨露接纳朝阳一般磊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食香入魂,便是中国味道最诗意的注脚。</span></p><p class="ql-block"> 铁锅猛火,食材与热油相拥的刹那,香气骤然迸发。这香气里,藏着四季时令,含着人间烟火,更仿佛带着母亲灶台前的那份上海的温暖记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守榮與佩榮兩兄弟留影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海《海栗綠地》</p> <p class="ql-block"> 今天去上海成套院拜訪老同事,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上海成套院”)前身为创建于1959年的一机部汽轮机锅炉研究所,是大型央企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骨干成员单位。上海成套院在行业中地位卓著,是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全国汽轮机标委会、全国锅容标委会锅炉分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单位以及电器工业协会的理事单位,主办国家一级刊物《动力工程学报》及《发电设备》。同时上海成套院具有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p><p class="ql-block"> 本人在2000年被该院作为高级人才从武锅引进,这也是让我重归故土的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内老同事留影:其中分別為楊景琪总工(左二)、中外私企杜青海老总(左一)、自控室尚在的元老张伟杰老总(右一),我在离开近20年后实现了旧地重游之愿望,心中可谓是感慨万千,而千言万语不知如何去表達……</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我只是想說祝福與感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張总办公室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離開研究院內的路上,陽光將影子拉長且想留在院內,這影子仿佛是70多歲老年的我與當年我的影子神奇重叠。</p><p class="ql-block"> 曾經當年的那些夢想與熱忱,終究和爬山虎一樣,在時光里默默生長與遠去,最終纏繞成自己心中最溫柔与美好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中為楊總夫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感謝楊總夫婦舉辦的盛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席烟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半盏温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主人以刀筷裁下光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啜饮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尽是春的碎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空盘盛满月光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才懂——最珍贵的调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原是那双递来碗筷的,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瓷白,盛住光的韵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勺,一筷,敲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温热的节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米粒在舌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跳成星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空盘,转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月亮的唱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听——胃里晃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银河的饱足。</p> <p class="ql-block"> 照片左一是現上海某電力設備進出口公司老總杜青海先生。照片右是我原成套院從事鍋爐專業的战宇高級工程師。</p><p class="ql-block"> 小杜是比我小几十歲的年輕一代,他和我是同校同專業的同事,也是我在上海研究院的項目助手。</p><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謝杜總此行的照顧,雖說我們离別已有20多年之久,但是現在的小杜依就保持着低調、真誠而向上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讀書求真知,工作見真章,從他照片中熟悉的臉龐,我依稀看到的還是當年愛思考而憨厚的陽光青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海宾馆流光印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水晶灯垂落一帘星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理石地上的足迹如昙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绽放在转瞬的相遇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前台的铃音轻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惊醒了沉睡的香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缕茉莉 半缕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沙发陷落的弧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过客留给时光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最后一个拥抱</p> <p class="ql-block"> 在平常生活里,人人似乎总是觉得幸福离自己很远,当然诗意也更遥远。其实,放眼望去,幸福与美好就在身边。</p><p class="ql-block"> 此次回国之行,行程足迹跨越了山山水水,时间足有二月之余。从中深感受到幸福与简单,因为幸福就在细微的平常生活中,快乐就在自己平淡而充实心境里,在那花木草丛之间,在与朋友们的交流与眼睛中……人若是懂得知足常乐,那么,当下的生活中无一不是美好。</p> <p class="ql-block"> 我和国国兄弟在莲花路地铁站附近的留影,我們這一刻定格的不仅仅是景,更是情。我們相信這張照片將成為彼此記忆里最溫暖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 人們离别时总會有伤感,却不知每一次分开都在为重逢积蓄温度。</p><p class="ql-block"> 最深的思念往往生于久别之后,最美的相遇常藏在转身之时。隔山隔海的日子,让寻常的相见变得珍贵,让平淡的相处生出光彩。</p><p class="ql-block"> 朋友,今日的告别不是终点,而是下一场相见的起点。只要心未远,山海皆可平。</p> <p class="ql-block">《中国行之告别上海》</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30號,我再次站在浦东机场国际出发口,此时此刻的我己经过在美近20年的拼博,心中有千言万语的感悟:”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份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而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路永远在自己的脚下。”</p><p class="ql-block"> 感谢上海给我带来的无限可能和成长,我会怀念那无数个夜晚的灯光闪烁和华丽的景色,上海的大街小巷永远在我心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我永远铭记。</p><p class="ql-block"> 這座城市给我带来了许多宝贵的友谊和珍贵的回忆,希望这段友谊永在心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候机厅的玻璃幕墙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云朵正在练习告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它们用最柔软的姿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重复着聚散无常的永恒语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当飞美航班广播响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忽然听懂所有的韵律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都藏着一首慢板的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而我们的脚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被自动步道拉长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道温柔的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出发层缓缓流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 返程路线:上海浦東機場—台北桃園機場(转機)— 美國休斯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飞机开始飞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海的景色在舷窗结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携带整条黄浦江的倒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把外滩叠进航线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所有璀璨都己成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向平流层递交的辞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收进行李箱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舷窗上凝成一片片云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被云絮裹成似柔软的棉花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整条黄浦江正在我掌心解开发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那些璀璨的、流动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都成为登机牌背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渐渐散开的邮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当机翼剪开层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忽然想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所有离别都是天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人间写下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行潦草的告別诗</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中文姓名:李守荣;英文名:Steven Li </p><p class="ql-block"> 美籍华人科学家</p><p class="ql-block"> 出生于上海,成长于武汉,是属于所谓的的老三届知识青年,下过农村,当过工人。</p><p class="ql-block"> 1977年毕业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热控自动化专业。来美国之前先後在武鍋設計处和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自动化所工作(高级工程师)。</p><p class="ql-block"> 旅美數十載,退休前就职于Thermo Fisher 公司研究部。技术职称为:Scientist III。专门从事单克隆抗体研究制备工作( Hybridoma ) ,此项技术曾获诺贝尔生物奖。</p><p class="ql-block"> 现定居于美国休斯頓,日常生活喜歡溜🐶、画画與開車(溜狗需要)。</p> <p class="ql-block"><b>結束語:《故土的温度》</b></p><p class="ql-block"><b> 每一粒泥土都记得载着我儿时的回憶,那些奔跑时扬起的尘埃,后来都变成了天上的云,又化作雨落回这片我深愛的土地。</b></p><p class="ql-block"><b> 祖父的烟斗在田埂上磕出的火星,如今长成了金黄的稻穗。母亲的泪水渗进土壤,已經开出了紫色的豌豆花。</b></p><p class="ql-block"><b> 雖然我终其一生都在漂泊,而土地始终保持着我们离开时的姿势。雖然它不说话,只是默默托住每一个游子踉跄的归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海外20多载的岁月里,我常常的在思考,故乡到底是是什么?她是山,是海,是森林,是草地,是村庄,是城市,是莽莽无垠的沙漠,是绵延起伏的丘陵。她是炊烟,是鸽哨,是端午的龙舟,是中秋的火把,是情人在木栅栏后的热烈亲吻,是婴儿在摇篮里的咿咿呀呀的呼唤,是母亲在平底锅上烙出的煎饼,是父亲在远出时的殷殷叮咛……</b></p><p class="ql-block"><b> 作為一個過來的老人,我想告訴國內的朋友們,特別是年輕人,請深愛脚下的這片土地,因為她值得我們去愛,請《謹守榮光,放飛梦想》,你行,你一定行!😊❤️</b></p><p class="ql-block"><b> 謝謝所有的朋友們,無論是相識的老朋友,還是由於本文而認識的新朋友,祝大家心想事成,平安幸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與愛犬Fait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