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p><p class="ql-block">理平</p><p class="ql-block">《道德经》:“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p><p class="ql-block">遵循道的人(圣人)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道”(规律),不稀罕难得之货(名利、地位、钱财等身外之物);学习研究别人所不学习研究的“道”(规律),为的是弥补众人过失。用这种办法辅助世间万物自然而然顺其自然发展变化最终达到“无为”(按客观规律办事)。遵循道的人(圣人)所欲,为真朴之欲,常人所欲为自我名利之欲。遵循道的人(圣人)之欲在内,常人之欲在外。欲望在内的不贵身外之物却能保全自我,欲望在外的求名求利却祸患不离自我。遵循道的人(圣人)所学为大道之学,目的在于返朴归真;众人所学为名利之学,目的在于升官、发财。遵循道的人(圣人)不学众人所学,是因为大道之学利人利己,扭转、避免了众人所学中的过失。众人所学损人利己,最终人己倶损。大道之学在于掌握世界的本质规律(客观规律),用以辅助万物因循自然规律,而决不敢违背客观规律去妄作妄为。辅:辅助。一个“辅”字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同一的,承受着自然规律调整的,并非单纯消极地适应自然,完全有能力去把握和利用自然规律,从而能动地辅助万物,利用万物,充分享用大自然馈赠给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财富。但是,人的能动作用决不能脱离自然规律的轨道去任意发挥,否则,势必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这说明遵循道的人(圣人)所欲、所学都是合乎大道的,常人所学往往会偏离大道。</p><p class="ql-block">人从属于大自然,大自然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具有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人的自身实践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尊重自然规律,真正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才能获得与大自然的真正和谐同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