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的巴黎随笔

江湖中人

<div><br></div>为什么去巴黎?<div>巴黎是公认的世界上最时尚浪漫的城市之一;</div><div>巴黎拥有很多世界级的博物馆、艺术馆;</div><div>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是一个流淌着文化、艺术和生活热情的地方;</div><div>巴黎很好吃,巴黎同样很好住。</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海明威《流动的盛宴》</p><p class="ql-block">2011年冬曾经在巴黎做过《青岛的问候》主题展,今朝再访巴黎!</p> <div><br></div>海明威之所以称巴黎为流动的盛宴,是因为巴黎的艺术感层出不穷,一茬接一茬的艺术创作,在这个城市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痕迹。点一杯咖啡就能写上一天的咖啡馆,可以借到全世界最好的书的莎士比亚书店,映照着夕阳温润流淌着的塞纳河畔,装点着毕加索、梵高、莫奈世界名画的奥赛博物馆,你就更别提蒙娜丽莎的微笑和达芬奇的密码了。<div><br></div> <div><br></div>巴黎之所以被世人称之为浪漫之都,不能不归功于塞纳河。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贵夫人,目睹着巴黎历史的变迁,目睹着巴黎人的兴与衰、贫与富、快乐与悲伤。<div><br></div> <div><br></div>它默默无语,却在潺潺不断地静静地流淌,法语中的“塞纳风情”,就是指巴黎人那种从里到外洋溢着的浪漫情调和典雅的生活方式。<div><br></div> <div><br></div>源自法国东部的塞纳河,由东向西流,全长十三公里的水道,宛如一道半弧形划过巴黎市,也将河流两岸划成不同风格及景观的地域。要想看巴黎,就要沿着塞纳河走,岸两边有看不尽的建筑名胜,绝对是赏心乐事!<div><br></div> <div><br></div>河的南面称为左岸,有着许多著名咖啡店和酒吧的拉丁区,这里的风都饱含着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多少诗人画家在此流连望返,在轻啜咖啡和大口地啤酒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而河的北面则称为右岸,形成今日巴黎的主要商贸与政治中心。除了两岸景致之外,塞纳河上还有三十七座大大小小的桥,仿如一道道彩虹,成为巴黎这张巨幅油画的美丽点缀。<div><br></div> 要饱览巴黎的旖旎风光,最宜在黄昏时乘一支小船,欣赏那斜阳西下的醉人景色。穿过一座又一座富有特色的大桥,无论是石建的,钢造的,或砖砌的,其建筑都各具风格。每一座城市都会有一个主题:一条大街、一座建筑、一条河……巴黎的主题很明显,是桥,那一座座连接塞纳河左岸和右岸的老桥和新桥。有了桥,塞纳河的水顿时就有了生气,城市的灵气也尽在其中。<div><br></div> <div><br></div>桥是巴黎的骄傲,但它宽容、轩昂,却又悠闲,雍容的外表下,显得又闲又忙,在这样的桥上走过,连生命也会变得自在起来。乘坐地铁,桥会闪电般与你擦肩而过;随意走在街头巷尾,冷不丁你的眼前就会闪出一座桥;当你在”巴黎大转盘”的顶端寻找大铁塔的方向时,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那桥;爬上蒙马特高城远眺巴黎全貌,抢先进入你视觉的,仍是那塞纳河水托起的数不清的新桥和老桥。<div><br></div> <div><br></div>巴黎圣母院建于1163年,被誉为是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章。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始建者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但直到他死后很多年的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它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法国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同时也是巴黎人浪漫的的一种象征。因为十七世纪时,巴黎圣母院已经年久失修,甚至有些破烂不堪,大文豪雨果在1831年完成了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在法国引起很大的影响,也使圣母院再次引起巴黎人的关注,许多巴黎人自觉地发起募捐计划,结果才使得圣母院重现昔日的辉煌。<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