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2 年,我怀揣着对写作知识的热忱与敬意,在报道组开启了一段充实的学习时光。在那段日子里,我们报道组成员除了日常的学习与写作任务外,偶尔还会接到协助政治部各科室处理杂务的安排。而其中一次帮一位老科长搬家的经历,如同一颗闪亮的星星,长久地闪耀在我的记忆深处,尤其是那副珍贵的 55 式一杠三星领章,更是成为了我人生中一件诊藏之物和一段难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 10 月,金黄的阳光洒在营区的每一个角落,给整个部队都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我接到任务,要去帮一位老科长整理家里的物品,并协助他搬家。这位科长是 50 年代初期就入伍的资深前辈,在师里威望颇高。他经历见证了部队从艰难岁月走向蓬勃发展的历程。得知要协助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老科长搬家,我感到是一种信任和荣耀同时内心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老科长的私人物品一定承载着许多珍贵的记忆与重要的物件,我生怕自己不小心损坏了什么;兴奋的是,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能近距离接触这位老前辈,聆听他的故事,感受他的风采。</p><p class="ql-block">到了科长家,第一眼看到的感觉就是房间里的物品简朴而整洁。屋内的物件并不繁杂,没有什么大衣柜,大书柜,只有几口木箱和2个书架,一个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另一个书架一半是书,一半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整个房间没有多少的装饰与摆设,一切显得那么质朴无华。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老科长是一位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肯定是因为平日里工作任务繁重,实在抽不出整日的时间来整理这些物品,而搬家又迫在眉睫,这才叫上了我来搭把手。此刻,我更感到能被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科长信任,让我来整理他的私人物品和搬家,这是一份多么厚重的信任啊!这份信任如同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我内心的紧张,让我充满了干劲。</p><p class="ql-block">我立刻投入到了整理工作中,全神贯注地对待每一个物件。每一个动作都格外小心,生怕磕坏碰坏了任何东西。我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每一件物品,仔细地分类摆放,仿佛它们都是无价之宝。就在我专注地整理着一个旧木箱时,老科长走了过来,他看到我专注的样子,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他没有打扰我,而是静静地在一旁看着,眼神中满是赞许。过了一会儿,他才轻声说道:“小伙子,辛苦了。”我抬起头,看到老科长那双温和的眼睛,紧张的心情瞬间放松了下来。老科长接着说:“来,坐这儿歇会儿,咱们聊聊。”他拍了拍身旁的椅子,示意我坐下。</p><p class="ql-block">我有些拘谨地坐下,老科长却丝毫没有架子,亲切地和我拉起了家常。他问我工作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生活上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还关心我的家庭情况。我一一回答着,心里暖烘烘的。老科长的平易近人,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所有的陌生与拘谨都烟消云散了。我们聊着聊着,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屋子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就在我们聊天的间隙,我无意间瞥到了摆在书架倒数第二格一个角落里的一个小盒子。盒子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显得有些陈旧。出于好奇,我轻轻拿起盒子,准备擦去上面那小许的灰尘。科长见状,从我手里接过盒子打开,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好几副领章。这些领章的样式我从未见过,有“一杠二星”的、有“一杠三星”的,还有“两杠一星”的。在当时,我的认知里只有“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的 65 式帽徽领章,这些领章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我满心好奇,仔细端详着。老科长注意到了我的好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这是 1955 年至 1965 年期间实行军衔制时军官的领章,人们习惯叫 55 式领章。这几副是我本人提干后几次授衔保留下来的,每一副都承载着我军旅生涯中一段难忘的时光。”</p><p class="ql-block">老科长说着,拿起一副领章,轻轻抚摸着,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怀旧与感慨。他接着说:“55 式领章和 65 式相比,除了有无杠和星之外,在大小和材质上也不一样。你看,65 式比 55 式短点,但宽点。材质上,65 式是棉平绒布,而 55 式是毛料尼子。”老科长的讲解细致入微,让我听得入了迷。他仿佛打开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历史宝库,让我得以窥探那个年代军队的风貌。</p><p class="ql-block">老科长没有停下,继续给我介绍当时的军衔体系:“将官分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有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包括大尉、上尉、中尉、少尉;校官和尉官在领章上的区别主要是杠不一样,校官是两杠,尉官是一杠,星则都是从高到低为四颗、三颗、二颗、一颗;士兵则是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生怕我理解不了。我听得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老科长还告诉我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在连队里,大家仍然习惯把给养员称作上士。因为给养员通常由优秀的老兵担任,和班长差不多,而班长一般都是上士,所以给养员也就不喊班长,而是喊上士了。要是提干当上排长,那就是少尉军官。校官则涵盖了从少校到大校,对应营职到师职干部。”</p> <p class="ql-block">老科长说着说着,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了我的身上。他语重心长地说:“你现在在报道组,这可是个特别有利于学习进步的好地方。你年轻有为,又有才华,将来肯定有机会提干。现在虽然不授衔了,但假设授衔的话,以你的能力和努力,干到校官那是没问题的。好好加油,盼着早日听到你提干的好消息!”老科长的话如同一股暖流,瞬间涌入我的心底,让我感到无比温暖与振奋。我抬头看着老科长,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鼓励。我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不辜负老科长的期望。</p><p class="ql-block">说完,老科长拿起一副“一杠三星”的领章,郑重地递到我手上。他看着我,眼中满是期许:“这副领章送给你,愿你能超越尉官,一路高升,将来当上校官,甚至成为将军级的部队首长!”我一时受宠若惊,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不停地重复着“谢谢”。我紧紧握住那副领章,仿佛握住了老科长的期望与祝福。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力量与希望,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在军旅生涯中拼搏奋进的身影。</p><p class="ql-block">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劳务帮忙,没想到却让我收获颇丰。我得到了一副珍贵的领章,学到了许多关于军队历史和军衔制度的知识。但最最宝贵的,是老科长的鼓励,让我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高的追求。从那天起,我更加努力地工作,积极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我时刻铭记着老科长的教诲,把那副领章,把老科长的期望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p><p class="ql-block">尽管后来我没能在部队提干,但老科长的鼓励一直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奋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我都会想起老科长的那番话语,想起他对我殷切的期望。那副领章,我一直精心珍藏着,和我的红五星、65 式领章放在一起。每次看到它,就仿佛听到老科长的鼓舞,那份激励和杠星一起永远在我心中闪耀,照亮我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在此,我怀着感恩之心向老科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并报告老科长:在人生的征程中,我始终铭记您的期望,努力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力量,并收获了相应的回报。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您的期望的回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