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在大城市的繁华之中,书店宛如一座宁静的文化岛屿,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挚友,读书,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幸事。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题记</b></p> <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去了个书店,就是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东畔的<b style="font-size:18px;">诚品书店,它为我呈现</b><b>一个集结文化、表演、艺术、商业、观光以及人才培育,具有跨界综效性的创意平台。</b>第一次有女儿陪伴,这次是老两口闲逛。漫步其间,仿佛走进了一个知识与艺术交织的梦境。在尘世喧嚣的起伏里,该书店为人们提供了一处心灵的栖息之所,让人沉醉在书的世界,感受文化的滋养。</p> <p class="ql-block"> 诚品书店所处地界,属寸土寸金的商业区。这里高楼林立,充斥着在商言商的热烈,甚至空气中都散发着逐利的味道。 但是,当我走进诚品书店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b>新颖的格调、十足的韵味,尽显静、净、境的清雅,浓浓的新时代书店的风格扑面而来,满满的文化氛围引人入胜。</b></p> <p class="ql-block"> 带给我的第一直观感受是,“闹市”里的一片静谧,<b>那是书店本身自带的静,那是翻看书页时窸窣的静,也是书籍中文字表述的静。</b>进入书店,人,不由自主的静下来,说话都压低嗓声,进而心里会想有某种放下,放下杂念,放下骛远,放下争执,放下利害,这种“静”,是自眼至心,由表及里的初始,这种“静”,是用眼睛看书的预备,也是开启静心读书之门的钥匙。</p> <p class="ql-block">书香满架,四壁藏文雅。</p><p class="ql-block">素纸铅华皆入画,静处时光停乍。</p><p class="ql-block">有人倚案凝思,有人翻页如痴。</p><p class="ql-block">尘世喧嚣渐远,此间独守清池。</p> <p class="ql-block"> 诚品书店附近那种车水马龙的热闹,似乎是商业圈与生俱来的共性,“闹”与“静”多少有点儿“冲突”,不过,店内外的反差更对比出书店固有的静,<b>这种的静,才是书店应有的魂。 </b></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你感受到的<b>净,是好书清润的自然属性,</b>是平心静气后,心灵上的萃取,有取有舍,有失有得,提纯后的感知,少了妄的杂质,自然就干净了。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也会感受到“境”,你可以读研一本喜欢的书,哪怕是品味书里的某一段落的精彩,尽管你可能是小坐,当几经揣摩,<b>与作者心灵互通共鸣时,就上升到了某种境界,若力行几年,集腋成裘,你就会发现自己是在悄然蜕变,重启一种书香生活。</b></p> <p class="ql-block"> 喜欢书,自然而然的也喜欢书店。<b>喜欢书店的环境,喜欢厚积如山的书的摆摞,喜欢琳琅满目的书的颜色,喜欢书店里的书的特有气味。 </b>小时候的那个年代,书籍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人们基本都是去书店买书看书的。站前的新华书店是我常常光顾的,母亲给的零花钱,时不时的让我买了喜欢的书,几十年了,逛书店的喜好一直没变。</p> <p class="ql-block"> 家里藏书不多,不过几百册而已,且大都是“落伍”的老旧书,除了<b>偶尔会翻看一两本以外,绝大多数几年也不触碰一次,成了书籍中的“藏书”。想到这些,真对不起当初精心挑选的热情和银两。</b>书柜里“藏书”,随着岁月流逝而泛黄,摩挲着书页间的点点斑驳,不由自主的担忧起这些书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或许未来某日,它们终将成为论斤称卖的废纸,又或者在某个时候,可能被某位陌生人挑中,视若珠玉。原来书亦犹人,难逃那飘零浮沉的命运。而人与书的离散,更是早在我们相遇时便开启了的倒计时。忽然懂得,书卷真正的归宿,是化作渡河的舟楫,载着不同时空的灵魂相逢于文字的渡口。原来,我们都是在借文字泅渡生命的荒原。</p> <p class="ql-block">灯照染书墙</p><p class="ql-block">醉心阅词裳</p><p class="ql-block">半盘坐</p><p class="ql-block">拂动暗香</p><p class="ql-block">简卷窈窕心漾荡</p><p class="ql-block">一言笑</p><p class="ql-block">写柔肠</p><p class="ql-block">闲处有苍茫</p><p class="ql-block">篇思漫诉长</p><p class="ql-block">落笔情</p><p class="ql-block">浅溢温良</p><p class="ql-block">童花妆湿点点望</p><p class="ql-block">忆流逝</p><p class="ql-block">道无常</p> <p class="ql-block"> 如今,社会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让我保持读纸质书的习惯的同时,增加了用手机在网上看电子书的喜好,也成了用手机获取资讯的“低头族”。看书是方便了,却闻不到<b>原来的油墨书香,少了翻阅的乐趣,没有了写写画画的记录,总觉得是浏览,仅仅是看,好像不是读,少了“读”的原本。</b></p> <p class="ql-block"> 读书,是“心灵的培育”,<b>长期坚持读书,是在“小火慢炖”中煲出自我的厚重的文化滋味,</b>只有这种慢功夫,才能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萌发,无论是曾经的“学生”,还是过家生活的“粗人”,都可以在持之以恒的读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就不必纠结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如果把读书当做“时髦”,当做“趋附”的风雅而一时兴起的话,就没法读好书,好读书,书好读,也就领略不到读书的乐趣和快感。</p> <p class="ql-block"> 曾有老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人把读书~考取功名~当官,视作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中对读书又有了更直白的帝王式的所谓解读: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好像男儿如果想实现鸿鹄之志,就只有勤奋刻苦多读四书五经似的。 </p><p class="ql-block"> 虽足见古人的偏颇,但也赘述了读书可塑造人的作用。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大财,而是<b>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b></p> <p class="ql-block"> 喜欢读书并作为一种爱好或习惯,与我的“偏文”有直接关联。一上语文课就有种莫名的轻松或期待,一上算术或数学课就有点儿打怵,解题推算总是比同学慢一两拍,这种对数理的“笨”,一直延续到读研时的几门功课。</p><p class="ql-block"><b> 少小对文科的偏好只是萌芽状态,而真正开始喜欢上语文,是因为上中学后的第一堂语文课,</b>至今为止仍然让我难以忘怀。 中学第一任语文老师叫苏德林,那时候的他也就不到三十岁。在第一堂语文课上,他没写一字板书,没讲一篇课文,整整四十五分钟,旁征博引,抑扬顿挫,口若悬河,讲的都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及怎样才能学好语文,直到下课的铃声响起。这堂课,听得我目瞪口呆,怦然心动,从那天起,喜欢上了语文,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读书。</p> <p class="ql-block">蝶恋花,闻香轻舞</p><p class="ql-block">悬停,听你我他的衷诉 </p><p class="ql-block">诚</p><p class="ql-block">仍为最初</p><p class="ql-block">品</p><p class="ql-block">需一世如故</p><p class="ql-block">与书为伴,只为心洁</p><p class="ql-block">只言片语,也是阳光雨露</p><p class="ql-block">终究,冬去春来</p><p class="ql-block">雨润滴滴入土</p><p class="ql-block">深扎的根须</p><p class="ql-block">迎来涅槃重塑</p><p class="ql-block">于是</p><p class="ql-block">风,清扬</p><p class="ql-block">山,坚固</p><p class="ql-block">亭台楼阁</p><p class="ql-block">晨钟暮鼓</p><p class="ql-block">屹立于仙台之上</p><p class="ql-block">一览众山如初</p><p class="ql-block">默默的</p><p class="ql-block">聆听花开的声音</p><p class="ql-block">静静的</p><p class="ql-block">等待旋飞的神助</p><p class="ql-block">仅此</p><p class="ql-block">已足</p><p class="ql-block">一台重生的</p><p class="ql-block">凤凰传奇般的艳舞</p> <p class="ql-block"> 读书,不能有功利心,读书,切忌急于求成,要一点一点的,一本一本的读。 <b>有的时候,读书,从过程上看挺像旅行。当你一站一站的累积,也就距离目标越来越近。</b>就像席慕容《写给幸福》里的一段话,“喜欢坐火车,喜欢一站一站的慢慢南下或者北上,喜欢在旅途中间的我。在这个单独的时刻里,我只需要属于我自己就够了。” 幸福,是这样积攒的,读书,一定也是这样积攒的。</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推移,年龄的增长,走的路多了、见的人、经的事多了,才容易发觉自己知道的太少了,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寡闻无知之后,才有可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再孤芳自赏,不再故弄玄虚,不再恃才傲物,也不会再去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因而,才会踏踏实实读书过日子。</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b>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b>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有了一把岁数,读书的意义可能更多的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度夕阳余生。</p> <p class="ql-block"> 读书,不仅仅是看文字,而是在字里行间,读品质,读道德,让自己成为一个茫茫逆流中不太苟且的人,<b>让自己更坚韧更辽阔更有方向感。在书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b></p><p class="ql-block"> 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俯仰无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我更想提及的是,店家精心准备的书品,可谓是精彩纷呈,店家绞尽脑汁的设计,可谓用心良苦。材料的选用、色彩的搭配,品位的定制、功能的兼容,都是动了脑筋,下足了功夫的。来这走一遭,不仅仅可以饱眼福,更可以细品咂其味,消化汲其精。</p> <p class="ql-block"> 其实,累积起来算,我也看过读过很多书,也会忘掉许多。但<b>读书的意义,就如吃过的很多食物,消化吸收后,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筋骨和血肉。</b>即使你会忘记,但你读过的书早已融进你的骨血,只需一个触动,就会有感而发。</p> <p class="ql-block">一层一梯,</p><p class="ql-block">一灯一椅。</p><p class="ql-block">一窗一花,</p><p class="ql-block">一桌一几。</p><p class="ql-block">一果一茶,</p><p class="ql-block">一书一笔。</p><p class="ql-block">品味书香,</p><p class="ql-block">一我一己,</p><p class="ql-block">简单惬意,</p><p class="ql-block">一惊一喜。</p> <p class="ql-block"> 每一本书都好像是一座宝藏花园,花香四溢,等待我们去采撷。文学经典中,<b>优美的文字如潺潺溪流,淌过心田,洗净铅华,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柔软而细腻;</b>哲学著作似深邃的海洋,<b>引领我们思索人生的真谛、宇宙的奥秘,拓宽我们的思维边界,</b>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实与升华。</p><p class="ql-block"> 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但读书可以获得富庶的生命,<b>读书,让我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b></p> <p class="ql-block"> 我佩服诚品书店创办人、董事长吴清友的胆略和头脑,尽管他人已仙逝,但他在如此烦杂的现实中,能打造这么个自在的,静心的,读书悟性的好去处,实属难得。 应该说,书店的意境也好,环境也罢,绝不仅仅是装修或布置上的模仿、标新,更重要的是,<b>要有经营理念上的追求,要有文化内涵的个性,要有以书博市场的心境的底蕴。 </b></p> <p class="ql-block"> 台湾的诚品书店通过培养阅读习惯和提升生活美学,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不仅是台湾最著名的人文景观之一,还成为全球旅行者必访的文化地标。苏州诚品书店作为大陆首家分店,<b>延续了这一传统,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和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与创意,读书与言商在碰撞中联手、共赢。</b></p><p class="ql-block"> 此外,它还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别值得推崇的经营理念就是</span>允许拍照,如书墙书架,楼梯和拐角处,射灯直射的区域,靠玻璃的位置等等,都是留影出片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b> “诚”,是其立根之本,是对品质的执着坚守。</b>从书架上每一本精心挑选的书籍,到店内陈列的各类文创产品,无一不展现着对卓越品质的追求。这种真诚,不仅体现在商品的筛选上,更渗透于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店员们真诚的微笑、专业的建议,让每一位踏入书店的人,都能感受到被尊重与关怀。</p><p class="ql-block"><b> “品”,则是其独特气质的彰显。</b>诚品绝非仅仅是书籍的售卖之地,更是艺术、文化与生活美学的汇聚之所。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将阅读区、展览区、休闲区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属东北不大不小的城市,“不大”,因为它只是四线城市而已,“不小”,源于它曾经是中央直辖市。那个火热的年代,当时的书店为人们的学习求知极尽所能。这些年,着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起了<b>新文化地标“鞍山盛文北方新生活”,</b>融合了图书、文创、餐饮、旅游、儿童、生活、娱乐和教育等多种功能,与苏州的诚品书店挺像的。盛文还利用假日不定期的举办特色活动,包括<b>公益惠民书展、文化交流、课程分享和企业培训等,满足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b></p><p class="ql-block"> 只要你走进“盛文北方新生活”就会发现,喜欢读书,喜欢读纸质书的人还是比比皆是的,希望“盛文北方新生活”越来越好,持之以恒的把新文化新生活带给千家万户,引导人们在孜孜不倦的读书中获取新知,让百姓品味生活的诗意与美好,享受这个心灵栖息的温暖地标……</p><p class="ql-block"> 尽管担心如此表述会有广告之嫌,可又觉得在逐利的当下,谈书店、谈读书的不是多了,而是恰恰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大的关注并提倡的。</p> <p class="ql-block">美篇配乐,是音乐Starry Winter,繁星点点的冬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