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炮局胡同,清朝属镶黄旗,乾隆时此地为炮局,为制造大炮的地方。后炮局废,成为大炮、军械及废炮的储存所。清末又成为监狱。民国后沿称。“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双胜胡同,后恢复原名。抗日战争期间,此地成为日本侵略者关押中国“要犯”的监狱。监狱戒备森严,在四周围墙中修筑七座碉堡。民国二十二年(1933)五月,爱国将领吉鸿昌联合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组成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任同盟军第二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抗日同盟军失败后,吉鸿昌在平津一带活动,在天津被捕,被押往北京,监禁在此地。在就义前,他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国民党统治时期,安子文、薄一波等人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先关押在此地,然后才押到西城草岚子监狱。解放后,此地曾为劳改局,后为北京市公共交通分局。</p> <p class="ql-block">现存两个碉楼和一圈带铁丝网的围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