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杏花开

傲雪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杏花开</p><p class="ql-block"> 清早起来,隔窗而望,远处的大青山带了一顶雪白的帽子。想着昨夜肆虐的狂风,一早上还有余威,我嘀咕着:杏花能经受的住这一晚上的折腾吗?第十届杏花旅游文化节能如约开幕吗?孩儿他爸说:风小了许多,你看,蓝天衬着白云呢!”我俩不约而同说:“去看看不就知道了”。</p><p class="ql-block"> 不到十几分钟的车程就到了。呵呵<span style="font-size:18px;">!什么恶劣天气也挡不住土默川人赏花踏青的热情!瞧,还</span>未进大雁滩的景区,人已是熙熙攘攘,道路两侧车辆早已排着长龙,于是,我们只好徒步前行……</p><p class="ql-block"> 此刻放眼望去,杏花沸沸扬扬的一片,好像一条彩带伸向远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为土默川大地增添了几分姿色。</p><p class="ql-block"> 我快走了几步,看见杏花各具姿态。有的含苞待放,好像一个羞哒哒的小姑娘,有的三五成群挤在一起好像在说悄悄话,有的独傲枝头……此时此刻,情不自禁感慨杏花即使被风雨侵袭,依然美丽动人,真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p><p class="ql-block"> 此时,一波又一波的人们来来去去,络绎不绝,有的驻足拍照,有的捻一朵闻香, 哈哈,瞧那位大姐,索性把花儿别在发髻偷乐,这时,定没有人去取笑她,谁又会笑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儿呢?</p><p class="ql-block"> 我正要用手机拍照这杏林中的“俏佳人”,孩他爸说:“快看”!我扭头,一支娶亲队伍向我们走来——一声:“吉时已到”,锣鼓骤起,由土右旗乌兰牧骑演员表演的实景剧《土默川婚礼》在杏林深处拉开帷幕。新娘红衣如火,新郎拱手作揖,唢呐声穿透花海,古老的仪式在杏花飞舞中重现。从“拜天地”到“敬父母”,每一环节皆是对旧时婚俗的深情复刻。游客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被邀入戏——孩童争抢喜糖,青年举镜记录。这场婚礼,是历史的生动演绎,更是乡土记忆的集体共鸣。</p><p class="ql-block"> 在锣鼓的喧闹声中,我俩继续往前走,不知不觉已来到了“西湾村”‌——杏花节的非遗展区。</p><p class="ql-block"> 只见面塑艺人现场表演:指尖翻飞,一簇簇“杏花”从面团中绽放。来自本土的匠人们和包头的非遗传承人切磋技艺,他们将杏花的柔美与敕勒川的苍劲揉进自己的作品里——牧童横笛、骏马踏春、新娘低眉……面团在掌心跳跃,化作凝固的诗。不少游客驻足其间,惊叹艺人们技艺的精湛,也触摸到了非遗传承的温度。面塑展台旁,一个个小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捏着稚拙的作品,笑声与花香交织,非遗的种子也悄然生根。</p><p class="ql-block"> 时间不觉间已是正午,我们恋恋不舍地往回返。只见路两旁,杏花蜜、各种果干等土特产应有尽有,民宿小院中,游客听老者讲“走西口”的旧事,喜庆的喧嚣之外,文旅的种子已结出实果——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乡村因文化重生,“微度假”的蓝图正从花海中浮现。</p><p class="ql-block"> 杏花落尘,余香犹在。土默特右旗的杏花节,以文化为根,以乡情为脉,非遗在传承中焕新,民俗在互动中延续,文旅在融合中生长,正如那<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朵朵杏花绽放出了一座县城的温度。</span></p><p class="ql-block"> 明年杏花再开时,愿你我依旧在此,共赴一场与杏花的约定,见证土默川老百姓越过越红火的幸福日子。</p><p class="ql-block"> 张慧敏写于2025年4月14日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