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明清时期的剑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881),明军取云南。十六年(公元1383年)入大理。十七年(1384)前元剑川土知州杨庆归附明军。总兵傅友德,授杨隆土知州。《明史·云南土司传》剑川条:“(洪武)二十年(1387)剑川土官杨奴(隆)叛。大理卫挥使郑祥讨之,斩八十余人,杨奴遁。不多久,杨奴还剑川,再次聚众为乱,郑祥复以兵击斩之。”在杨奴被平后,明王朝的云南使司遣浪渠(宁浪)守李崇仁主持州事。</p> <p class="ql-block">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剑川改设州判,第一任州判是是人赵彦良。复移州治于柳龙街(今县诚北部。杨隆叛时移州治於甸南)。《明史·地理志》载“剑川州,元剑川县,洪武十五年因之。十七年正月升为州。”到洪武三十年(1397),设鹤庆军民府,剑川州属其管,又置一剑川土千户,以本地人赵保家世袭。流官缺时,每权暑州。明末栽千户,署事收归流官。</p> <p class="ql-block"> 清顺治十六年(1659),清军入云南。是年四月,委署剑川州萧维壮到任。十八年(1661),清庭命吴三桂镇守云南。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叛,包括剑川州在内的云南大部分地区置于藩镇治下。</p> <p class="ql-block"> 二十年(1681),清军平云南,此段亦称剑川州,属鹤庆府。《清史·地理志》记载:“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改置丽江县为府,改鹤庆府为州,并所属剑川州。”从此,剑川属丽江府,直到清末。又清咸丰、同治时,杜文秀起义军塞海尾河,以水攻剑川,并曾数次占有剑川。而每次为时短暂,故治所均未曾真正设置。</p> <p class="ql-block"> 民国以前的历朝历代,剑川设州的时间比设县的时间长,原因有三:剑川是文献名邦,科举一直是滇西之翘楚;二是经济大县乔后、弥沙的盐井是其主要经济来源,且系工艺之乡,走夷方做手工艺成了另一项经济来源;三是剑川、沙溪、乔后三个坝区物产丰富,山区有发达的畜牧业,史书记载是“马以群分,羊以箐量”,每年都有以“物资交易”为主角的八月骡马物资交流会、朝山曲会和太子会,全滇西最大的商人也是剑川的巨贾何步青(商号遍布整个东南亚、南亚,以及广州、汉口、南京、西藏等全国各地)。清王朝发动“中法越南战争”,取得了大清帝国对外唯一取胜的一场战争,打的全是朝廷向何氏所“借”的数百万两的私家银子!</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