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墨西哥(之四)----墨西哥城篇(3)

文刀山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岩 2025年3月</span></p> <h1><span style="color:inherit;">  2025年3月11日~23日,我们夫妇随团赴</span>墨西哥、古巴旅游13天,其中墨西哥7天。我们在墨游览了坎昆白沙滩、最负盛名的玛雅遗址--库库尔坎金字塔,参观了瓜纳华托老城、圣米格尔、克雷塔罗、特奥蒂瓦坎、墨西哥城主教座堂等世界遗产,品尝了卷饼烤肉等美食。墨西哥以其多元文化、神秘遗址、碧浪白沙、殖民小镇和特色美食,令人流连忘返。</h1><h1>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东临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国名源于古代墨西卡印第安语,意为“墨西卡人的国家”。面积196万平方千米,全境80%以上为高原和山地,人口1.3亿人,世界上使用西班牙语人口最多的国家。9000多年前种植玉米,推动农业革命。3000多年前形成了最古老的美洲文明--玛雅文明。1519年,被西班牙占领。经过多年斗争,于1821年宣布独立。1846年,遭美国入侵,1848年,被迫割让北部230多万平方千米给美国。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更名为墨西哥合众国。</h1><h1> 该国是世界重要的矿业生产国,金、银、铜、铋、石油等产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玉米和豆类的原产地,渔业和旅游资源丰富。2024年经济总量1.99万亿美元,列世界第12位,人均GDP1.5万美元,贫富悬殊。</h1> <h1>加里波第广场。纪念意大利民族英雄朱塞佩·加里波第,其子曾在此参与墨西哥独立战争。自20世纪初起,广场成为玛利亚奇文化大本营,被誉为“玛利亚奇的圣殿”。游客可在此边喝龙舌兰酒或梅斯卡尔酒,边欣赏即兴表演。</h1> <h1>在墨西哥,提起玛利亚奇,可谓无人不知,这是一种墨西哥的民间音乐,被称为墨西哥的“国粹”,在墨西哥,无论是正式酒会还是普通酒吧,甚至在马路边都能看到玛利亚奇乐队的表演。玛利亚奇的演奏乐队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小提琴、小号、墨西哥吉他、低音吉他和传统吉他。这些乐器在墨西哥人手中演奏出了别样风情。玛利亚奇把小提琴的甜美和小号的嘹亮搭配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2011年,玛利亚奇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可能是由于宪法广场的示威,这里有不少警力备勤。</span></p> <h1>玛利亚奇乐队的演员一般都身穿源自19世纪墨西哥牛仔的传统服装“Charro”,其特点为:刺绣精美的紧身短上衣(通常为黑色或深色),银色或金色装饰扣、紧身长裤配马刺(象征骑士传统)、宽边帽。</h1> <h1>准备去演出的帅哥</h1> <h1>墨西哥龙舌兰酒与梅斯卡尔酒博物馆。位于加里波第广场,是全球首个以龙舌兰酒与梅斯卡尔酒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其历史、酿造工艺及文化意义。设有品酒区,可体验不同产地的风味差异。</h1> <h1>龙舌兰酒和梅斯卡尔酒酒瓶设计展。陈列19世纪至今的酒瓶设计代表作,从手工陶罐到当代艺术联名款。</h1> <h1>文化特色酒瓶</h1> <h1>龙舌兰酒和梅斯卡尔酒是从发酵蒸汽或土烤龙舌兰芯提取的烈酒。“梅斯卡尔”当地语意为“煮熟的龙舌兰”。龙舌兰酒与梅斯卡尔酒的区别是:前者是后者的一种,它只使用蓝色的龙舌兰生产,且仅限墨西哥哈利斯科等5个州生产,而后者可使用30多种龙舌兰生产,且可在瓦哈卡等9个州生产;前者采用蒸汽锅或高压锅蒸煮龙舌兰芯,使用工业化或天然酵母、不锈钢罐发酵,而后者采用石坑用木炭烘烤,使用天然酵母,木桶或石槽发酵;前者全球知名,墨西哥“国酒”,后者近年兴起,代表传统手工艺与小众精品酒文化。</h1> <h1>蒸馏炉和发酵木桶</h1> <h1>鉴别和品尝龙舌兰酒与梅斯卡尔酒。有烟熏味的就是梅斯卡尔酒。</h1> <h1>传统喝法----“舔、喝、嚼”三步法。在手背虎口处抹盐少许,舔一下盐,喝一口酒,嚼一口柠檬。喝法别样,风味独特。</h1> <h1>广场全天候聚集身着传统服饰的玛利亚奇乐队,演奏热情奔放的墨西哥民谣,夜晚尤为热闹。</h1> <h1>边观赏乐队演出,边品尝龙舌兰酒,是体验墨西哥音乐文化与国酒魅力的绝佳组合。</h1> <h1>玛利亚奇乐队常受雇于餐厅、广场或私人活动,既是谋生手段,也是文化传承方式。</h1> <h1>圣卡米洛市场</h1> <h1>街头小吃。主要是墨西哥卷饼、烤玉米、煮玉米、果汁等。</h1> <h1>独立天使纪念碑。又称“小金天使塑像”,是墨西哥城最具标志性的地标之一,也是国家独立精神的象征。位于墨西哥城改革大道与弗洛伦西亚街交汇处的环岛中央,建成于1910年9月16日(墨西哥独立100周年)。高度45米(含基座),其中,顶部天使雕像高6.7米、白色大理石圆柱高36米。柱身刻有铭文:“国家献给独立英雄们”。基座浮雕描绘墨西哥独立战争(1810-1821年)的关键场景,基座内设有“独立英雄陵墓”,安葬着伊达尔戈、何塞·玛丽亚·莫雷洛斯等14位独立运动领袖的遗骸。</h1> <h1>雕像为展翅的胜利女神,右手高举桂冠,左手持断裂的锁链(象征自由),面朝东方。尽管雕像名为“天使”,但其形象实为希腊胜利女神(Nike),因墨西哥天主教传统,民间习惯称其为“天使”。天使表面覆盖24K金箔,每10-15年需重新镀金维护。</h1> <h1>宾馆内部仰视</h1> <h1>墨西哥城烤肉晚餐。猪的三个部位烤肉。</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烤肉配料</span></h1> <h1>烤肉师傅</h1> <h1>蔬菜沙拉</h1> <h1>烤肉师傅和美女导游</h1> <h1>大快朵颐!</h1> <h1>烤鸡肉</h1> <h1>真棒!</h1> <h1>墨西哥城的公路交通拥堵状况持续严峻,常年位居全球拥堵城市前列(2023年列第五),短期内难有根本改善。</h1> <h1>有的城市公交有专门的妇女车厢</h1> <h1>城市轻轨列车。2023年,1号线更换中国制造列车,运力提升30%。</h1> <h1>为了应对公路堵车,城市建立了空中缆车公交系统。</h1> <h1>路边雕塑</h1> <h1>墨西哥城郊的贫民区。主要分布于东部与北部边缘、南部山区,容纳数百万低收入居民。那里水、电、路、讯、排水等基础设施匮乏,住房简陋,教育、医疗资源短缺,社会治安问题严重(有的区域被黑帮控制)。</h1> <h1>路边涂鸦墙</h1> <h1>龙舌兰。天门冬科龙舌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叶长达1~2米,边缘具有疏刺,大型圆锥花序长达6~12米。其叶可入药,也是制酒原料。</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