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图是《蒙古秘史》现代汉语版封面)</p> <p class="ql-block"> 《蒙古秘史》(又名《元朝秘史》)是蒙古族第一部用蒙古文写成的兼具有历史文献和文学价值的名著,作者已不可考,大约成书于公元13世纪中叶。该书从成吉思汗的第22代先祖孛儿帖赤那和豁埃马兰勒写起(约公元700年),一直写到窝阔台汗十二年(公元1240年),记载了蒙古族大约500年兴衰成败的历史,为研究蒙古族早期的历史、社会、文学、语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蒙古秘史》与《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并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著作。</p> <p class="ql-block"> 《蒙古秘史》按照历史顺序,用雄浑的笔调、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出色地塑造了以“天之骄子”成吉思汗为首的一大群人物,描写了蒙古族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穿插着各种神话传说和宫廷秘闻,反映了蒙古族原始社会的遗迹、奴隶社会的阶级分化和确立新兴封建制的过程,既是研究蒙古社会的珍贵文献,也是蒙古文学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蒙古秘史》的蒙古文原作和版本早已佚失,作者也不可考。现在流传下来的是汉文音译本,是明朝洪武年间,蒙古族人火原洁和回族人马懿赤黑根据宫廷秘籍翻译印刷成书的,后来全书被收入《永乐大典》。他们用汉字为蒙古文单词注音,然后在注音单词右侧附加汉语意译。清代中叶,张穆、何秋涛刊行了另一个版本的《蒙古秘史》。清末的叶德辉对汉文的音译本曾经做过考证、校勘和解说。</p> <p class="ql-block"> 1940年代,蒙古学者达木丁苏荣(1908~1986)又将《蒙古秘史》的汉文音译本翻译还原为蒙古文,这部名著终于重新回到了创造它的主人蒙古族人民中间。《蒙古秘史》得以保存流传下来是我国多民族学者、翻译家(包括蒙古族、回族、汉族等)共同努力的结果。从1960年代以来,《蒙古秘史》已经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名著。</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蒙古秘史》蒙古文版封面)</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蒙古秘史》汉文音译本书影)</p> <p class="ql-block">注: 本文参考了《中国文化史词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辞海·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等著作。</p><p class="ql-block">(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