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墨西哥(之八)----瓜纳华托篇(1)

文刀山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岩 2025年3月</h1> <h1>  2025年3月11日~23日,我们夫妇随团赴墨西哥、古巴旅游13天,其中墨西哥7天。我们在墨游览了坎昆白沙滩、最负盛名的玛雅遗址--库库尔坎金字塔,参观了瓜纳华托老城、圣米格尔、克雷塔罗、特奥蒂瓦坎、墨西哥城主教座堂等世界遗产,品尝了卷饼烤肉等美食。墨西哥以其多元文化、神秘遗址、碧浪白沙、殖民小镇和特色美食,令人流连忘返。</h1><h1>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东临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国名源于古代墨西卡印第安语,意为“墨西卡人的国家”。面积196万平方千米,全境80%以上为高原和山地,人口1.3亿人,世界上使用西班牙语人口最多的国家。9000多年前种植玉米,推动农业革命。3000多年前形成了最古老的美洲文明--玛雅文明。1519年,被西班牙占领。经过多年斗争,于1821年宣布独立。1846年,遭美国入侵,1848年,被迫割让北部230多万平方千米给美国。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更名为墨西哥合众国。</h1><h1> 该国是世界重要的矿业生产国,金、银、铜、铋、石油等产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玉米和豆类的原产地,渔业和旅游资源丰富。2024年经济总量1.99万亿美元,列世界第12位,人均GDP1.5万美元,贫富悬殊。</h1> <h1>瓜纳华托老城。位于墨西哥城西北部约370千米处,以其绚丽的色彩、蜿蜒的街道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闻名。有“彩虹山城”之美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h1> <h1>未进城市,已感受到色彩浓郁。</h1> <h1>鲜艳夺目的瓜纳华托(州)娃娃是该州标志之一</h1> <h1>送圣女的彩车</h1> <h1>转盘路口雕塑</h1> <h1>地下隧道网络。原为泄洪渠,现改造成贯穿老城的交通隧道,部分路段开放步行。行进于隧道感受历史与现代交融。</h1> <h1>街景</h1> <h1>圣母大教堂。位于市中心和平广场,是瓜纳华托市最醒目、最具标志性的宗教建筑之一。它以其明亮的黄色外墙和红色的穹顶闻名。建于1671~1696年,主体为墨西哥巴洛克风格,外立面装饰繁复,整体比例对称庄严。</h1> <h1>圣母大教堂内部装饰以金色祭坛、彩绘壁画和彩色玻璃窗为主,体现殖民时期宗教艺术的华丽。</h1> <h1>教堂供奉的瓜纳华托圣母像,是16世纪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赠予的礼物,被视为城市的守护神。据说,此像已有1000多年历史。</h1> <h1>教堂大顶富丽堂皇</h1> <h1>水晶吊灯</h1> <h1>瓜达卢佩圣母向胡安•迭戈显灵。1531年12月9日,墨西哥城北部的特佩亚克山原住民农夫胡安•迭戈(时年57岁)在前往教堂途中,听到天籁般的歌声,并看见一位“肤色如混血、身着星光斗篷”的圣母。圣母以纳瓦特尔语(原住民语言)自称是“完美无瑕的童贞玛利亚,慈母瓜达卢佩”,要求胡安•迭戈转告主教在此地修建一座教堂。墨西哥首任主教胡安•德•祖马拉加对胡安·迭戈的叙述表示怀疑,要求“神迹”为证。12月12日,圣母让胡安•迭戈在寒冬中采摘山上的“卡斯蒂利亚玫瑰”(一种西班牙品种,本不可能在墨西哥冬季开花)。胡安•迭戈用粗麻织物斗篷包裹玫瑰献给主教。当斗篷展开时,玫瑰洒落,麻布上竟显现出圣母画像,震惊全场。画像的混血面容,圣母肤色介于欧洲人与原住民之间,象征殖民者与原住民的融合。斗篷绣满金色星辰,对应1531年12月12日的星空布局。黑衣腰带象征孕妇,呼应阿兹特克文化中“大地母亲”的形象(特佩亚克山是阿兹特克女神托南辛的圣地)。脚下新月代表阿兹特克月亮神被征服,天使则传递天主教信仰。这件斗篷现悬挂于墨西哥城特佩亚克山脚下瓜达卢佩圣母大教堂主祭坛上方,供信徒瞻仰。每年12月12日吸引超千万信徒前往墨西哥城朝圣。据说,斗篷由龙舌兰纤维制成,通常20年内会腐烂,但近500年未腐朽,无颜料渗透痕迹。显微摄影显示,圣母瞳孔中反射出胡安·迭戈展开斗篷时的人群影像,包括主教与翻译。画像笔触一气呵成,颜料来源未知,科学家至今无法复现。圣母形象出现在墨西哥国旗、货币、街头艺术中,被称为“墨西哥之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99年宣布瓜达卢佩圣母为“美洲主保”,2002年封圣胡安•迭戈(首位原住民圣人)。瓜达卢佩圣母显灵不仅是宗教奇迹,也是墨西哥民族身份与天主教信仰融合的核心象征。“混血圣母”的形象,弥合了殖民创伤,将天主教与原住民信仰、欧洲与原住民血脉融为一体。这一事件至今仍在塑造墨西哥的身份认同,成为信仰、文化与抵抗的永恒象征。我对此事没有深入研究,全当听宗教故事吧。</h1> <h1>教堂前的和平广场。是瓜纳华托历史与社交的核心,殖民时期银矿富豪的宅邸环绕四周。</h1> <h1>和平广场周边值勤警察。男女搭配,值勤不累。</h1> <h1>和平广场绿地、雕塑与大教堂</h1> <h1>坐在和平广场边的咖啡馆和餐馆里,看着窗外的青铜雕塑和殖民建筑群甚是惬意。</h1> <h1>16世纪时,瓜纳华托曾是世界最大的银矿中心之一,吸引大批西班牙人来此采矿,进而带来了城市发展,人们期盼“牛市”永久。</h1> <h1>小花园。夜晚常有街头音乐表演。<br></h1> <h1>24小时诊所门口的的迎客大夫</h1> <h1>小学中午1:30放学。孩子在前面走,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在后面背着书包。这情景和中国如出一辙呀!可怜天下父母心。</h1> <h1>小女孩</h1> <h1>瓜纳华托美术馆</h1> <h1>艺术画廊</h1> <h1>咖啡店的各国纸币装饰,预示财源广进。</h1> <h1>放学的学生</h1> <h1>迭戈•里维拉故居博物馆。陈列其早期作品和家庭生活记录,了解他与弗里达•卡罗的艺术生涯及墨西哥壁画运动。<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迭戈•里维拉(1886–1957年),20世纪墨西哥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以其宏大的壁画创作和社会现实主义风格闻名。他的作品融合了墨西哥传统文化、社会批判与革命理想,成为墨西哥民族身份的重要象征。他生于瓜纳华托,自幼展现出艺术天赋,10岁进入墨西哥城圣卡洛斯学院学习。后赴法国和西班牙深造,1921年回国投身墨西哥壁画运动。他的</span>壁画场景宏大,人物形象饱满,叙事性强,常以史诗般的手法表现墨西哥的民族叙事。代表作有:墨西哥国家宫壁画、教育部大楼壁画、底特律工业壁画等。<span style="color: inherit;">其作品常包含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体现共产主义信仰(他曾加入墨西哥共产党)。其名言:“我是共产主义者,但我的壁画属于所有人。”</span></h1> <h1>迭戈•里维拉与墨西哥传奇女画家弗里达•卡罗两度结婚,两人的艺术与政治理念相互交织,成为艺术史上著名的伴侣。他们的婚姻充满激情与矛盾,反映在彼此作品中。</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瓜纳华托人以</span>迭戈•里维拉的出生地引以为豪。街头展板刻写着里维拉的原话:<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为我或反对我花费的成吨的墨水中,这是我第一次清楚地思考和表达我的真实身份。一个瓜纳华托人。”</span></h1> <h1>兴高采烈</h1> <h1>没看出这位在干什麽</h1> <h1>瓜纳华托每年10月举行“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为期3周,内容涵盖戏剧、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等。拉丁美洲最大艺术节之一,吸引全球顶级艺术家和百万游客。</h1> <h1>隧道公路出入口</h1> <h1>行色匆匆</h1> <h1>休闲的茶客</h1> <h1>辛勤的摊主</h1> <h1>情侣逛街无他事,目不转睛看手机。</h1> <h1>墨西哥特色墙壁装饰</h1> <h1>卖小工艺品的女孩</h1> <h1>小书店</h1> <h1>老式打字机</h1> <h1>丰盛的午餐</h1> <h1>烤饼蘸酱</h1> <h1>胡萝卜、土豆、鸡肉汤。</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