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箐鸟塘:绣眼三杰齐聚,共谱生态华章》孙文科

52旅游摄影

在昆明西山森林公园附近的猫猫箐鸟塘,近期迎来了一场令人瞩目的鸟类盛会 —— 红胁绣眼鸟、灰腹绣眼鸟与暗绿绣眼鸟,三种珍稀绣眼鸟同时现身,为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增添了别样的灵动与魅力。 猫猫箐鸟塘,一直以来便是鸟类的理想家园。它地处滇池沿岸,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众多迁徙鸟类的重要停歇地。这里万山层峦环绕,延绵数十里,既有西山的雄奇,又有碧鸡的磅礴气势,还能远眺五百里滇池,俯瞰昆明全景。森林茂密,植被丰富,苍松翠柏四季常青,潺潺溪流蜿蜒而过,为鸟类营造出绝佳的栖息、觅食与繁衍环境。鸟塘周边设置了简易的拍摄掩体与木屋,摄影爱好者们能够在不打扰鸟类的前提下,近距离捕捉鸟儿们的精彩瞬间。 红胁绣眼鸟,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番现身备受关注。其体型小巧玲珑,体长在 10 - 12 厘米左右,体重仅 7 - 13 克。上体呈现黄绿色,恰似春日新萌的嫩叶,脸颊与耳部亦是同样清新的色调。独特之处在于其肋骨两侧那一抹艳丽的红棕色,不过在日常活动中,这一特征并不易被察觉。眼部周围一圈醒目的白色短羽,仿佛精心描绘的妆容,虹膜则是深邃的红褐色。它生性活泼,动作敏捷,常穿梭于树枝间,发出清脆的 “dze - dze” 叫声,似在欢快地歌唱。 灰腹绣眼鸟体型与之相近,体长约 9 - 11 厘米。上体主要为黄色,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与其他两种绣眼鸟的显著区别在于,其下胸和两胁部位呈灰色,而腹部中央还有一条独特的黄色纵带,宛如身着一件精心设计的礼服。它常活跃于树林间,以花蜜、昆虫及果实为食,轻盈的身姿在花丛中穿梭,为花朵授粉,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暗绿绣眼鸟同样小巧可爱,体长 9 - 11 厘米。上体呈现出清新的绿色,眼部周围那极为醒目的白色眼圈,如同戴了一副时尚的眼镜,使其在众多鸟类中辨识度极高。喉和尾下覆羽为淡黄色,为其增添了几分俏皮。它行动迅速,在树枝间敏捷地跳跃、觅食,偶尔悬吊在细软的枝条与叶片下方,展现出高超的平衡技巧。 当这三种绣眼鸟齐聚猫猫箐鸟塘,画面热闹非凡。它们或共同穿梭于枝头,争抢着鲜嫩的果实;或在同一棵树上停歇,各自梳理着羽毛;又或是在空中相互追逐嬉戏,交织出一幅充满活力的生态画卷。 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一场梦寐以求的视觉盛宴。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束,此时是拍摄的黄金时刻。红胁绣眼鸟在光束中穿梭,红棕色的胁部被光线照亮,闪耀着迷人的光泽;灰腹绣眼鸟停歇在枝头,腹部的黄色纵带与周围的绿叶相互映衬,色彩对比强烈;暗绿绣眼鸟则在花丛中忙碌,白色的眼圈与娇艳的花朵相得益彰。使用长焦镜头,能够清晰地捕捉到它们灵动的眼神、细腻的羽毛纹理以及每一个俏皮的动作。 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橙红色,整个鸟塘被笼罩在一片温暖的色调中。绣眼鸟们成群结队地归巢,它们的身影在余晖下形成美丽的剪影,为这一天的拍摄画上圆满的句号。 猫猫箐鸟塘绣眼三杰的齐聚,不仅为观鸟、摄影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更是当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希望未来,这片乐土能够吸引更多珍稀鸟类栖息,继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让更多人领略到鸟类世界的奇妙与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提示:以上图片由鸟塘鸟导孙文科提供使用,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长按二维码或扫码进入猫猫箐鸟群获取鸟讯信息。 <b>昆明猫猫箐鸟塘鸟导:</b><div>王导:13987184478</div><div>孙导:13908843045</div><div>徐导:18911845368<br><div><div>鸟塘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深林防火检查点南侧250米</div></div></div><div>导航定位:昆明哈尼人家</div> 设施设备:配备了基本的拍摄设施,如隐蔽的拍摄掩体或木屋,为拍摄者提供了较为隐蔽和舒适的拍摄空间,便于长时间观察和拍摄鸟类。<br>茶饮供应:提供热水,茶水等<br>休息设施:除了拍摄掩体或木屋可供短暂休息外,周边可能设有一些简单的桌椅,供拍摄者休息和交流。<br>WiFi 覆盖:鸟塘 WiFi 覆盖,拍摄者可以尽情的分享鸟类图片,同时也可以带上您心爱的笔记本导片,修片,分享美好,传递快乐。<br>住宿用餐:哈尼人家农家民宿,房间干净整洁,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如农家小炒、炖土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