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副銮驾的传说

沧浪书客

<p class="ql-block"> 老厨师艺高,始皇帝欢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据说,当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登芝罘时,对芝罘岛的美好风光大加赞赏,顿顿品尝当地的海鲜美食。当地官员为了讨好始皇帝的欢心,极尽巴结献媚,请出腄县的一位非常有名的、善长做海鲜的老厨师,为始皇帝在腄县期间的专职御用厨师。厨师非常尽职尽心,把自己的看家本事都使出来了,让始皇帝不仅品尝了各种海鲜美味,还吃遍了腄县的各种小吃,对这个老厨师非常满意。所以他走的时候,降旨老厨师随行伴驾,成为专职御厨。芝罘属于腄县,也就是后来的福山县。明清时的福山地方志中记述福山民风时说:“善烹饮,好诉讼”。大概福山的“烹饮之乡”的雅号秦始皇时就有了吧。</span></p> <h3> <font color="#333333"> 老厨师跟随始皇帝到了咸阳,一住就是十几年。这期间秦始皇不管到什么地方巡游,他都遵旨随行。后来,老厨师岁数大了,就请求告老还乡。起初,始皇帝不想让老厨师走,但也觉得老厨师确实有些老了,手脚都不如从前利索了,也就动了恻隐之心,同意了他的请求,批准其告老还乡。同时,专门下了一道圣旨:在腄县城划出一块地方,修宅建屋,供老厨师颐养天年。<br>  话分两头,老厨师走后,始皇帝时常想起他来。大约过了一年的光景,始皇帝感觉身体不适,吃什么都觉得没有味道,对老厨师的想念之心愈加强烈。善于察言观色的宰相李斯,似乎明白了始皇帝的心思。于是,他请示始皇帝的同意,派出官员按照皇帝出巡时的车马銮驾减半,迅速去腄县接老厨师回宫,为始皇帝做饭侍宴。那时候,半副銮驾的威仪也是不得了的。在接老厨师回京的路上,所经过的郡县,都受到了官员的迎接送行,老厨师也着实是风光了一。<br></font><font color="#333333"> </font></h3> <h3> 老厨师回到了皇宫,拜见了始皇帝。君臣相见,分外亲切。老厨师感恩于始皇帝的知遇,每天都拖着两条老腿,强忍着双手的颤抖,为始皇帝做海边风味的美食,按照始皇帝的口味儿,千方百计调整着饭食花色品种,汤汤水水的,始皇帝吃得舒心、快乐,打心里往外喜欢。不久,病也好了,又有了精神,又生出了巡游大海的念头来。<br>  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始皇帝再次出巡,老厨师依然随行伴驾。从琅琊起,追寻着大鱼,来到芝罘湾,亲自执弩,射杀大鱼,成就了一件千秋伟业。自然,腄县的地方官员一片歌赞声,弄得始皇帝也有些飘飘然了。老厨师趁着始皇帝的兴奋头儿,请求恩赐告老还乡,始皇帝想也没想,就同意了,并赏赐了许多的财物。<br></h3> <h3> <font color="#333333">  附记: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出巡5次,其中三次到过胶东半岛地区。考察始皇帝当年所走的地方,对应了今天的烟台莱州三山岛、龙口的东莱山、福山的磁山、芝罘岛,向东还有文登的文山、荣成的成山头以及铁槎山,今莱西的黄土台,青岛的崂山以及琅邪等等,这些地名所构成的路线上,还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故事。所以,在我初学摄影时,产生了个念头,拍摄一下这些地方,并搜集相关的传说故事。多年的坚持,搜集了20多个民间故事,几乎拍摄了上述地方和传说中涉及的地名现在的情况,初步探讨的沿海古道的大致方向走势。这个传说就是其中的一个。在20多个传说故事中,80%左右是历史或地方史志上有记载的,另外的则明显为现代人新编的,本篇就是。这种新编与发展地方旅游和弘扬地方文化有关,可以理解。本故事把几千年被骂成“暴君”的秦始皇,从一个小侧面描述了其所具有的普通人情怀,想来,还是满有意思的,值得回味。</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