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我看来,人是有两张身份证的。一张当然是由官方发的居民身份证。另一张呢,却是从小从老家随身携带的特别身份证——那就是乡音。</p><p class="ql-block">不信乡音是很神奇吗?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就曾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诗中说的就是乡音,这乡音就是一张行走的身份证,无论你多大年龄,也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一张口,大概就能暴露你是哪里人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出门打车和司机闹了一点不愉快,原因是彼此在第一时间没有找到对方。耽搁了的时间,司机在电话里火气不小。</p><p class="ql-block">等到上车我的气也还没消。一时之间,车内气氛有些压抑。也许是网约车司机想缓和一下紧张气氛,车子路过中科大门口时,司机开口给我介绍说,这个就是中科大。</p><p class="ql-block">我觉得好笑,随口答了一句,我知道啊!司机有点尴尬的说,我还以为你是外地人呢?可不嘛,我一张口就和本地人说话不一样呢!</p><p class="ql-block">看司机态度还不错,我也就给了他一个台阶下。我说,我确实是外地人,不过,来到合肥这里已经有30年了。</p><p class="ql-block">话匣子一旦打开,我和司机倒是一路相谈甚欢。待到下车时,网约车司机还一个劲的向我道歉,说开始态度不好,我也表示自己也有问题。</p> <p class="ql-block">下车之后,我在人行道上发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一看就是路边卖西红柿的,不过,车厢里的西红柿卖相并不好。但是,以我的经验判断,这绝对是正宗的土西红柿。一问价格,10块钱四斤,可比超市卖的便宜多了。</p><p class="ql-block">我在挑西红柿,就听卖西红柿的问我,你东北人吧?我笑了,反问大爷,怎么我就东北人了,像吗?我后来告诉大爷,我,天津人,只是离东北很近。</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真的不愿意多解释了,其实,很多时候,当我说完是天津人之后,人家都会说,天津人说话可不是这样的啊!</p><p class="ql-block">走在回家路上,我也是边走边想,想这乡音也是真好玩儿,还真值得多说几句。</p> <p class="ql-block">天津人说话风趣幽默,而且极有辨识度,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印象。</p><p class="ql-block">但是,并不是所有天津人说话都那样,都一个味儿,人们印象中的天津话,其实只存在在市内六区。但是,在周边区县,大家说话却各有特色。</p><p class="ql-block">而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津武清人,地理位置介于北京天津之间,所以,我说的当然是武清话。</p><p class="ql-block">应该说武清话是最接近于普通话的一种话,这一点,语言学家早有考究。为此,我还骄傲过好多年呢?</p> <p class="ql-block">更确切的说,我现在说的也不是武清话,而是普通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已经开始摒弃了家乡话里的很多土里土气的东西,更多时候说话时把土话用书面语代替了。比如,武清话里说昨天叫列个儿,今天叫今儿个,回家叫家走,什么时间叫多前儿……</p><p class="ql-block">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和好朋友坐车去县城,我俩一边坐车一边聊天,然后,家门口的售票员竟然问,我俩是哪里的人,还说我们是北京人。其实,我俩说的就是普通话而已。也就是把家乡话里的土语变成了书面语而已。</p><p class="ql-block">结果,就这么一说,家乡人也不认我了。</p><p class="ql-block">如今,我每次回到老家,乡里乡亲都会说,XX一点没变啊!后来,聊起天来人家又说,口音还是有点变了啊!</p><p class="ql-block">其实,我能说吗?我的口语自打中学时代就变了啊!</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么多年,生活在异乡,最没改变的就是乡音。</p><p class="ql-block">合肥话,我能听懂,但是还是一句也不会,即使偶尔说一两句,也不正宗。</p><p class="ql-block">在我看来,乡音不改挺好的,它也是我对故乡的一份寄托,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还记得: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来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