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2日,事先约了广州夫妻一起去罗斯福岛。这两位是我参加美东四日游结识的,因大女儿生小孩,他们从加拿大儿子那里过来照顾女儿和外孙,女儿在纽约大学读博住在曼哈顿39街。他们俩玩心也大,经常在外面遛达,曾几次邀我出来喝咖啡,我都没应,这次无意间上网查到罗斯福岛可以打卡,就特意叫上他俩同行。</p> <p class="ql-block"><b>罗斯福岛(Roosevelt Island)</b></p><p class="ql-block">纽约市东河(East River)的一个狭窄岛屿,它位于曼哈顿岛西部和长岛上的皇后区之间。</p><p class="ql-block">行政上属曼哈顿区。整座岛成箭形,面积不大,长2.5公里,宽0.2公里,面积56公顷。</p><p class="ql-block">1637年,荷兰总督买下当时名为Hog Island的岛屿。</p><p class="ql-block">1666年,英国人击败荷兰人之后,约翰·曼宁占领了这个被称为曼宁岛的岛屿。</p><p class="ql-block">1796年,雅各布·布莱克威尔建造了布莱克威尔庄园。</p><p class="ql-block">1828年,纽约政府用3.2万美金买下这个岛,建立了纽约市精神病院,一座慈善医院和一座监狱。</p><p class="ql-block">1921年改名为福利岛(Welfare Island)。</p><p class="ql-block">1973年为纪念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再次改名为罗斯福岛。</p> <p class="ql-block">去罗斯福岛公共交通很方便:坐缆车、地铁、公交车和轮渡:</p><p class="ql-block">1. 地铁F线连接曼哈顿和皇后区。</p><p class="ql-block">2. 公共巴士线:Q102运行于罗斯福岛与长岛市的阿斯托里亚之间。</p><p class="ql-block">3. 从曼哈顿63街可搭乘空中缆车到罗岛,每隔7-15分钟发车。</p><p class="ql-block">4. 纽约渡轮提供从长岛市到曼哈顿的航线。</p> <p class="ql-block">早上,我9点钟出门,乘坐地铁D线三站转F线三站,于9:45到达罗斯福岛地铁站。</p><p class="ql-block">这个地铁站是岛上唯一的地铁站,站台位于地下30米处,是纽约市最深的地铁车站之一。</p> <p class="ql-block">友人夫妇本来打算坐公交车,因迟迟等不来车,看看和我约定的10点钟时间要到了,所以改坐缆车,直接从曼哈顿63街乘过来了,还好缆车票和公交车、地铁一个价$2.9,其最大的优势可以俯瞰东河、欣赏曼哈顿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缆车点附近碰头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原为罗岛有轨电车广场的售货亭,现为罗斯福岛历史协会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去岛的南端富兰克林· 罗斯福四自由公园,然后去北端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b>昆斯博罗桥(Queensboro Bridge)</b></p><p class="ql-block">原名“布莱克韦尔岛桥”,横跨东河,连接曼哈顿和皇后区。</p><p class="ql-block">大桥为双层悬臂桁架结构,总长2270米(含引桥),主跨360米,桥下净空40米,上下层共设9条机动车道及行人与自行车通道。</p><p class="ql-block">大桥1901年开工,1909年竣工,耗资1800万美元,施工期间牺牲50人。最初建成时,该桥是北美最长悬臂桥,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英国的福斯桥。1973年被列为纽约市地标。</p><p class="ql-block">大桥通车显著促进皇后区与曼哈顿的房地产发展和人口东迁,被誉为“克服东河阻隔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目前是进入曼哈顿最繁忙的桥梁之一,日均车流量极高。</p><p class="ql-block">昆斯伯罗大桥不仅是纽约交通枢纽,更是工程史与城市发展的象征,兼具功能性与景观价值。</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缆车从桥边穿梭而过,这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沿着东河、岛的西侧向南行走,可以欣赏曼哈顿中城以联合国大厦为主的摩天大楼群。</p> <p class="ql-block">罗斯福岛南端,隔河相对曼哈顿42街上的联合国办公楼。</p><p class="ql-block">联合国大厦,被誉为“联合国总部大楼”,是纽约曼哈顿区东侧的一处现代建筑瑰宝,一处不可多得的旅行胜景。</p><p class="ql-block">自1945年联合国在旧金山成立,并应美国国会之邀决定将总部设在美国以来,这座大楼便承载着世界和平与希望,见证了无数历史时刻。</p> <p class="ql-block"><b>康奈尔大学应用科技园区Cornell Tech</b></p><p class="ql-block">园区占地面积200万平方英尺,建筑很有特色,充满了现代艺术感,是纽约市最大的零碳建筑群,预计到2043年可容纳2500名学生和280名员工。</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b>天花医院遗址(Smallpox Hospital ruins)</b></p><p class="ql-block">1854年詹姆斯·伦威克以百老汇的格雷斯教堂的哥特式复兴风格设计了天花医院。</p> <p class="ql-block"><b>天花医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名:斯马普洛克斯医院。这是美国第一家专门治疗天花的医院。</span></p><p class="ql-block">在1796年发现疫苗之前,仅欧洲每年就有超过40万人死于天花。</p><p class="ql-block">为了对抗这种烈性传染病,许多城市专门为治疗天花患者建造了医院。</p><p class="ql-block">布莱克威尔岛,由于其远离曼哈顿等市区,南端提供了渡轮通道,可以使受感染的病人远离人口。于是在这里治疗天花病人就成为了自然的选择。</p><p class="ql-block">从1856年到1875年,该医院每年治疗约7,000名患者。根据岛上一名公园护林员的说法,当时尸体被堆放在每层楼的末端,然后被烧毁倾倒入东河。由于病患人数逐渐增多,1875年,天花医院迁至更北的兄弟岛,到了20世纪50年代,天花医院被城市遗弃,很快就失修了,只剩下诡异的空壳。</p><p class="ql-block">废墟被栅栏包围着,只能透过栅栏从外面观看。现在外墙长满了藤蔓,里面也长满了草,这里出现很多灵异事件,被美国媒体称为全美最闹鬼的地方之一。</p><p class="ql-block">1972年,被美国内政部列入国家史迹名录,成为纽约市“唯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废墟”。他们加固了墙壁,自1995年以来,新哥特式遗址每晚都被照亮。</p> <p class="ql-block"><b>富兰克林·D·罗斯福四自由公园</b></p><p class="ql-block">位于罗斯福岛的南端,为纪念美国第32任领导人及其 1941 年的国情咨文演讲而建造。</p> <p class="ql-block"><b>建筑师路易斯·卡恩</b></p><p class="ql-block">美国建筑师协会(1901-1974),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建筑师万神殿中的大师之一。</p><p class="ql-block">卡恩的设计完美地利用了公园场地的三角形形状,来吸引和聚焦游客的目光,引向通往三角形顶点处的罗斯福巨大头像上。</p><p class="ql-block">罗斯福纪念公园是路易斯·卡恩最后一个作品。</p> <p class="ql-block"><b>富兰克林·罗斯福</b></p><p class="ql-block">全名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简称FDR,1882.1.30-1945.4.12),美国政治家,他的任期从1933年月4日持续到1945年4月12日,连续出任四届美国总统,且是唯一连任超过两届的美国总统,是美国1920至1930年代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心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罗斯福出身纽约知名的罗斯福家族,年少时求学于格罗顿学院、哈佛大学以及哥伦比亚法学院,后于1907年通过律师考试,成为一名律师。1910年,罗斯福步入政坛,竞选成为纽约州参议员,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海军助理部长。1921年,罗斯福患上了脊髓灰质炎。尽管无法独立行走,罗斯福还是在1928年当选为纽约州州长,重返公职。在1929年到1933年担任州长期间,积极推动一些计划来对抗美国的经济危机。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共和党时任总统赫伯特·胡佛。罗斯福推行新政以提供失业救济与复苏经济,并成立众多机构来改革经济和银行体系,从经济危机的深渊中挽救了美国。由于经济情况的改善,罗斯福在1936年以压倒性优势赢得连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斯福于1940年再度当选总统,开始了他的第三个任期。二战前期,罗斯福在官方上保持中立,但同时也给予了中国、英国和苏联在外交和财政上的支持。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代表美国对日本全面宣战,几天后又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罗斯福与中、英、苏各国首脑密切合作,领导同盟国对抗轴心国。罗斯福在1944年赢得连任,但由于他的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在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因脑溢血去世。最终按照罗斯福的意愿安葬于纽约海德公园镇,斯普林伍德庄园的玫瑰园。1965年,美国国家档案馆在其大楼前竖立了一块大理石纪念碑来纪念罗斯福。</p><p class="ql-block">罗斯福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带领美国民众渡过经济萧条、二次大战事件,一举迈入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雕塑家乔·戴维森(1883 - 1952)</p><p class="ql-block">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他一生致力于为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格特鲁德·斯泰因(现肖像雕塑永久陈列于纽约市布莱恩特公园内)、海伦·凯勒和沃尔特·惠特曼这样的杰出人物创作雕塑。</p><p class="ql-block">白宫之行</p><p class="ql-block">1933年12月,戴维森应罗斯福总统的母亲萨拉·罗斯福之邀来到华盛顿特区,为罗斯福总统创作半身像。在椭圆形办公室里,戴维森面对总统工作,仅两次拜访就完成了最终的泥塑作品。</p><p class="ql-block">戴维森谈到罗斯福时说:“罗斯福总统以其魅力、动听的嗓音和毫无拘束的风度完全征服了我。他坚信人类……罗斯福庞大的救济计划也惠及了艺术家,联邦艺术项目的影响是巨大的。”</p><p class="ql-block">卡恩与戴维森</p><p class="ql-block">纪念碑的设计包含了戴维森在房间里的雕塑。戴维森最初的半身像从约 18 英寸放大到 6 英尺高,并用青铜浇铸而成。</p> <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四大自由</p><p class="ql-block">1941年1月,轴心国在三大洲发动了令人震惊的成功袭击,罗斯福在第八次国情咨文演讲中警告美国人,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正处于危险之中。在未来的世界里,罗斯福设想四项基本的人类自由将在任何地方盛行:言论和表达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情咨文的四项自由部分汇集了他整个总统任期内最重要的价值观。尽管罗斯福没有活着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但他的愿景是由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实现的,她是一位无畏的人权捍卫者。</span></p><p class="ql-block">埃莉诺·罗斯福与《世界人权宣言》</p><p class="ql-block">1945年12月,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继续领导起草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件之一《世界人权宣言》,其宗旨是四大自由演讲中阐述的理想。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无异议地通过了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宣言。</p> <p class="ql-block">罗斯福在1941年1月6日在美国国会大厦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了这“四大自由”。这些自由不仅是对美国国内公民权利的强调,也是对全世界人民基本权利的呼吁,旨在应对当时法西斯主义的威胁,并为战后的世界秩序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罗斯福的经典名言:“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我们唯一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这句话出自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讲,当时美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大萧条,他以此鼓舞民众勇敢面对困境。</p><p class="ql-block">此外,公园的墙上还刻有其他与罗斯福相关的名言和演讲词,例如:“衡量我们进步的标准,不是看我们给富人们带来了什么,而是要看给那些一无所有的穷人能否提供基本保障”。这些铭文不仅体现了罗斯福的领导理念,也反映了他在经济大萧条和二战期间对美国社会的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从南端往北沿岛的东侧漫步,你可以看到对岸长岛上QUEENS龙门广场州立公园,你会发现巨大的长岛标志和百事可乐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斯特雷克纪念实验室(Strecker Memorial Laboratory)</p><p class="ql-block">位于罗岛的南部,最初位于天花医院和慈善医院之间。</p><p class="ql-block">该建筑建于1892年,由纽约建筑师Frederick Clarke Withers和Walter Dickson设计,为罗马复兴风格,与周围的天花医院和慈善医院在规模和风格上形成了有趣的对比,由斯特雷克的女儿捐赠。该实验室最初在城市医院(后来是慈善医院)的管理下进行病理和细菌学研究。</p> <p class="ql-block">Blackwell House</p><p class="ql-block">1666年英国人击败荷兰人之后,约翰·曼宁船长占领了这个被称为曼宁岛的岛屿,二十年后,曼宁的女婿罗伯特·布莱克威尔成为该岛的新主人并同名。</p> <p class="ql-block">罗斯福岛在1969年的重新改造后逐渐变成了以住宅区为主的区域。岛上没有大型的商业区域,商店公园、图书馆、餐馆、警察局、邮局等生活配套设施非常齐全。周边学术氛围浓厚,有威尔康奈尔医学院、洛克菲勒大学等高校。</p><p class="ql-block">罗岛的安全系数非常高,连续多年零犯罪率,加上岛内有很多联合国职员居住,安全方面非常值得信赖。</p><p class="ql-block">罗岛非常适合喜欢安静环境的人,一天繁忙的学习或工作结束后,住在这个美丽的小岛上,会非常舒心。同时,这里的风景也是一流的,随手一拍就是一张美丽的河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教堂</p> <p class="ql-block"><b>Red Bus</b></p><p class="ql-block">这辆红色巴士是罗斯福岛的免费环岛巴士,在整座岛屿都有停靠站,而且车次还十分密集!</p><p class="ql-block">我们坐上小红车直达八角楼。</p> <p class="ql-block"><b>罗岛八角楼(The Octagon)</b></p><p class="ql-block">八角楼坐落于小岛的北端,罗斯福岛888 Main Street,因中心主楼为八角形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八角楼建于1834-39年,是纽约市疯人院的行政中心,由著名建筑师亚历山大·杰克逊·戴维斯设计,作为全国最早的市政机构之一,选址是因为宜人的岛屿环境被认为有利于身心康复。19世纪90年代,这座建筑成为了大都会医院的入口,这是一家以护理和照顾肺结核病人的学校还闻名的综合医院。20世纪90年代被废弃。1970年拆除了两翼,2006年修复。</p><p class="ql-block">外观保留历史风貌,内部全部重新改建,六层高的主楼宛若一位饱经沧桑的绅士,两侧连接着十三层高的南北两塔。五层以下南北塔是互通的。现在的主楼是租赁办公室和公共设施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设施包括:24小时礼宾服务、门卫、健身房、瑜伽室、网球场、图书馆、游泳池、游戏室、多媒体室、烤肉炉、日光浴躺椅等。</p><p class="ql-block">纽约罗岛八角大楼: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重建后的主楼,依旧保留了19世纪的旋转楼梯,透过它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b>疯人院</b></p><p class="ql-block">1828年的纽约,因为贫困和病患人数的急剧增加,政府买下了布莱克威尔岛,并在The Octagon Tower,成立了纽约市精神病院。</p><p class="ql-block">当时的精神病患最多有1700多人,是该机构可承受容量的两倍之多,早期阶段,患者甚至由监狱的囚犯在一个小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监督,情况可想而知…医院因此恶名昭彰。</p><p class="ql-block">英国作家狄更斯曾在1842年的《美国记行》一书当中,记载了他在八角塔精神疗养院的参观经历。当查尔斯狄更斯于1842年访问美国时,他被带到了布莱克威尔岛疯人院(今日的八角楼),他非常欣赏这座建筑,称这座建筑“漂亮”,八角形的形制“优雅”。但他在笔记中进一步评论道:“在庇护所的一切都弥散着懒散,无精打采,疯狂的空气,非常痛苦”。</p><p class="ql-block">时任《纽约世界报》的内莉·布莱记者接受了一项极具风险的采访任务,她以病患身份潜入女子精神病院,探查不为外界所知的“黑幕”,揭露了精神病院的恶行,包括电击、针刺、强制注射依赖性药物等所谓非人类的物理治疗方法。</p><p class="ql-block">《纽约世界报》在内莉进入精神病院生活10天后,出面要求释放内莉。自此精神病院的黑幕被《纽约世界报》揭开,引发一片哗然,她随后将所见所闻整理成《疯人院十日记》。</p><p class="ql-block">检察机构开始追查,并要求改善精神病院等相关机构的管理方式,同时政府也增列85万美元经费,供医院改善精神病患生活处境之用。</p> <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内莉·布莱(1864.5.5~1922.1.27)</p><p class="ql-block">“内莉·布莱是美国最好的记者,这说明了很多……她从这个世界上带走了她所关心的一切——一个光荣的名字,同事们的尊重和爱戴,为正义而战的记忆,以及那些除了内莉·布莱以外没有朋友的人永远不会忘记的许多好事。那些能留下如此佳绩的人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亚瑟·布里斯班,纽约晚报</p><p class="ql-block">“我说过我可以,我会的,我做到了。”内莉·布莱。</p> <p class="ql-block">内莉·布莱(Nellie Bly)</p><p class="ql-block">原名伊丽莎白·简·科克伦(Elizabeth Jane Cochran),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科克伦的米尔斯,她的职业生涯始于《匹兹堡电讯报》,后来加入《纽约世界报》,是美国著名的调查记者和隐秘采访的先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的职业生涯中最为人知的是在1889年完成了72天内环游世界的壮举,打破了当时由儒勒·凡尔纳在小说《八十天环游世界》中设定的80天纪录。这次旅行不仅展示了她的勇气和决心,也标志着现实与科幻的交汇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在职业生涯中开创了隐秘采访的先河。她伪装成精神病人进入纽约精神病院进行调查,揭露该院虐待病人的事实,成功营救了许多受虐待的患者。这种勇敢而大胆的采访方式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对精神健康问题的关注。</span></p><p class="ql-block">内莉的职业生涯和隐秘采访的方式不仅改变了新闻报道的方式,也深刻影响了社会对真实事件的认知和处理方式。她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后来的记者和调查者,成为新闻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标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妇女和女孩面孔背后都有一个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b>灯塔(Blackwell Lighthouse)</b></p><p class="ql-block">位于岛的最北端,塔高15米。</p><p class="ql-block">1872年,当时由岛上的囚犯劳工建造的。</p><p class="ql-block">1972年灯塔被美国内政部列入国家历史名胜名录。</p> <p class="ql-block"><b>大监狱</b></p><p class="ql-block">19世纪,政府在岛上建了一所监狱和监狱医院。</p><p class="ql-block">由于岛上囚犯数量逐渐增加,1895年,岛上监狱的囚犯开始被转移到沃德岛,直到1935年岛上所有的囚犯开始被转运,岛上的监狱也逐渐改成了庇护所。</p><p class="ql-block">岛上监狱住过很多有意思的囚犯:</p><p class="ql-block">George Washington Dixon(美国知名歌手,演员)为诽谤弗朗西斯·L·霍克斯牧师而服刑六个月。</p><p class="ql-block">Madame Restell (19世纪在纽约对孕妇实施堕胎手术者)因违法堕胎法而入狱。</p><p class="ql-block">Fritz Joubert Duquesne (纳粹间谍),南非出生的德国特工,五次越狱成功,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被定罪间谍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休闲娱乐场所</p> <p class="ql-block">译文:金钱与房地产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岛上有很多海鸥,还有加拿大黑雁。</p> <p class="ql-block">东河把曼哈顿的喧嚣和罗斯福岛的宁静完全隔离,动静之间互相守望、互相依存!</p> <p class="ql-block">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译文:我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造福人类。</p> <p class="ql-block">与曼哈顿仅仅半河之隔,罗岛就完全隔绝了曼哈顿的喧嚣与繁闹,只有安静平和的生活,实属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宁静、宽敞、树木成荫构成了这座巨大的瞭望台。与曼哈顿岛超近的距离也使得罗斯福岛成为了极佳的曼岛观景点,满眼尽是车水马龙、繁华似锦的城市面貌。</p><p class="ql-block">无论是乘坐缆车欣赏纽约天际线,还是探索岛上的历史遗迹,都能感受到这座小岛的独特魅力:肃静而美好!</p><p class="ql-block">春之樱花,夏之彩云,秋之静美,冬之落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