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访事件的圆满结局

长河(宋津远)

<p class="ql-block">昵称:长河(宋津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81346919</p><p class="ql-block">图片:A1生成</p><p class="ql-block"> 2008年7月的一天,B市市政府办公大楼前出现几十人的上访人群。他们高呼:“要求市政府帮助他们解决吃饭问题……”市政府人员接待了他们……</p> <p class="ql-block">  这些上访人员我比较熟悉,他们是我刚参加工作时的所在单位攀钢运输部工务车间在改革开放初期招收的铁路大修队人员。当时该企业已经投产十多年了,厂区铁路在新建时,受地理条件限制布局密集,铁路曲线半径小、道岔型号小。这种线路长期超负荷地担负着对铁路破损力极大的特种车辆的繁忙运输,整个线路路况已经破损到了非大修不可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要大修厂区铁路,条件非常地苛刻,因为高炉、转炉同在一个铁路调车场,两个厂出铁、出钢每一次的间隔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左右。而且出铁出钢的间隔时间也不统一,大多数时间是相互错开的。铁路大修要封闭线路也只有在双方出铁、出钢的统一间隔时间段进行。否则铁路封闭后高炉、转炉只好憋着等待线路再次解除封闭后才能出铁、出钢。所以该企业的铁路大修,必须提前向集团公司生产总调度室申报。总调度室协调相关厂家后,再以命令的形式封闭该段线路开始施工。“命令”内容对封闭线路的起止时间,精确到时、分。而且铁路大修施工受环境限制,无法投入更多的大型机械设备。而铁路设备的零部件钢轨、岔心每一件的重量都在四百公斤以上。这些笨重部件的撤卸、组装,短距离搬运都指望不上机械配合。一般都采用蚂蚁搬家式的人海战术,一次集结一百多人的施工队伍,对一组复式交分道岔(十字花道岔)和百米铁道线路实行大修。在线路封闭的“命令”未下达之前,这群集结等待施工的人员,提前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当接到线路封闭的命令时,立即全力展开争分夺秒的大修施工。</p><p class="ql-block"> 由于铁路大修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员来保障施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当时担负铁路正常维修的单位严重缺员,根本抽不出人员来兼顾铁路大修项目。因此该单位在1985年申报集团公司经同意后,招收了150名男性农村户口的青壮年人员。由于当时单位的招工指标极少,而且有关部门明文规定企业招工对象必须是城镇户口的人员,否则不予办理农转非户籍。但是铁路大修施工环境恶劣,都是又脏又累的重体力活。城镇户口中待业青年大都是刚从高中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体力无法胜任这项工作。这样只有在农村招收青壮年小伙子来临时应急。当时单位在招收这批人员时就给他们讲清楚了用工性质属于临时工。虽然是临时工,但是由于这项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掌握熟练的施工操作流程。因此不能频繁更换人员,这帮人就成为了名称是临时工,工作是长期稳定的特殊用工群体。这帮人当时也认为虽然是临时工,但是,待遇确实比当时社会上其它的打工人员要好一些。在该企业的大修队上班,工作长期稳定,不再四处奔波找活干。单位自始至终兑现承诺,从不拖欠他们的工资。因此这帮人也就不再计较自己是临时的还是固定的身份。他们进厂后就直接进入该企业的铁路大修队,由铁路维修车间管理使用,工资由集团公司拨款。</p> <p class="ql-block">  这帮临时工,从1985年起在该单位,一干就干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有关部门也曾经要求用工单位解决这帮人的用工合同和养老保险问题。然而甪工单位以他们都是临时工,随时可以去、留,在这里干多长时间说不准的借口推诿没办。</p><p class="ql-block"> 一晃到2008年7月份集团公司发现了这一大帮人员,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签订用工合同和办理个人养老保险。唯此正式发文要求该用工单位,尽快处理好这帮人的劳务合同和养老保险问题。该单位的劳人科科长任平(化名)和用工车间主任黄斌(化名)接到通知后,去临时工住地给这帮人开会。会上任平讲:“在这里务工的每个人员,必须签定劳务合同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并由本人补交从进大修队的时间起至今,应该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临时工人群里有人回应:“目前我们工资收入太低了,好长时间没给涨过钱了!和社会上打工的人员相比较收入差距太大,根本补交不起这样大的一笔钱,是不是给我们再长点工钱?”任平接着讲:“不行!工资不变!养老保险金必须缴纳!不想继续在这里干的人,马上给我走人,滚蛋!……你们认为我讲错了,直接到市政府告我的状!我看谁能把我怎么样……我就不信你们这帮人还能翻得了天!……”任平在给这帮临时工开会时蛮横无理的讲话,犹如在火上浇油、伤口上撒盐彻底地激怒了这帮临时工。这些临时工们都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地在这个单位干了几十年如今落得个被否定、羞辱、踩踏的结局,实在是忍不下这口气!……一致认为既然你任平让我们去找市政府。那我们就去找市领导反映我们的情况,求助市领导帮我们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于是第二天下午,几十名临时工身穿工作服、敲着空饭碗来到市政府办公大楼前高呼:“请!市政府领导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人员接待他们时问:“市政府和你们用工单位之间有三级上级机关为什么不去找他们解决问题,要越级到这里来呢?”一众上访人员异口同声的回答:“不是我们不去找,而是用工单位的劳人科科长任平在会上指点我们到市政府!找市领导……”</p><p class="ql-block"> 连续多天几十人在市政府办公大楼门前的上访事件发生后,市政府非常重视,责令有关部门立即成立专案调查组进驻该单位。该专案组在该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协助下经过二十多天弄清楚了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这帮临时工在该单位干了二十多年,然而就在几年前,用工单位将这帮人挂靠到该单位劳人科科长任平的一个私人空壳公司中。这个公司每年从集团公司对临时工的拨款中抽走了部分资金———名曰收取公司管理费!从中分流了这帮人应得的收入。</p><p class="ql-block"> 最终这场上访风波在市政府的介入下,帮助临时工上调了工资,购买了养老保险。给予临时工使用单位的车间主任黄斌撤销车间主任职务、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永不录用的处分;撤销临时工所在单位的劳动人事科科长任平的科长职务、开除其党籍、开除公职,送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依法判处3年有期徒刑)。这桩在社会上影响极坏的上访事件,终于在市政府的铁拳重击下,横扫了以任平为首的这帮社会垃圾!</p> <p class="ql-block">  事后当我问及这帮临时工对这件事的处理看法时,他们表示非常满意!并由衷的感谢市政府领导和企业领导对他们维权活动的支持和关心!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了政府的关爱和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