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 一张火车票

老兵不老

<p class="ql-block">前几天,在不经意的翻箱倒柜中,我偶然发现了父亲尘封的工作证,里面竟藏着一张泛黄的火车票,瞬间勾起了我深藏已久的温馨回忆。</p><p class="ql-block">这张1982年6月30日从长春到小南的火车票,票价仅0.2元,隐匿在父亲的工作证中。我猜想,这应是家族某位成员珍贵的乘车记忆,穿越时空的信物,静静诉说着那段往昔岁月的温情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长春与陶赖昭之间开通了一趟便捷的通勤火车。这趟列车主要为居住在小南和陶赖昭铁路家属区的职工及其家属服务,便于职工前往长春火车站上下班和家属来往市区办事。火车按照早、中、晚三个固定时间节点往返运行,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p><p class="ql-block">这趟通勤火车独具魅力,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气息。其火车头与车厢的设计,相较于普通的火车,更显小巧而精致,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个精致艺术品。车厢以蓝色为主色调,优雅而深邃,搭配上黄色的木质硬座,营造出一种复古而温馨的氛围,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诗意的年代。</p><p class="ql-block">由于火车头的小巧,其动力也相对有限,但这并未减弱它的魅力。每当列车缓缓行驶至爬坡路段时,车头便会发出一阵清脆而独特的“咣、咣、咣当、咣当”声,正因于此,当地人戏称这趟小火车叫“小咣当”,每次“小咣当”声音传来,这声音在天空嘶吼,在空旷田野间回荡,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传出很远很远,直至融入大自然的怀抱。</p><p class="ql-block">对于居住在小南和陶赖昭铁路家属区的人们而言,这清脆的火车声早已超越了听觉的范畴,成为了一种情感的寄托。每当这声音在耳畔响起,他们便知道,是当家的或是远行的家人即将归来。那一刻,他们的心中便会涌起一份深深的期盼与喜悦,仿佛看到了亲人归来的身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趟通勤火车,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更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盼与温情,成为了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这张火车票的票价,尽管只有区区0.2元,但在那个物质匮乏、收入普遍微薄的年代,对于频繁穿梭于长春市区与小南之间的铁路家属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值得精打细算的开销。因此,为了省下这看似不起眼却又举足轻重的几毛钱,大家纷纷开动脑筋,施展出各式各样的“省钱妙招”,逃票行为蔚然成风,演绎出一段段独特的“生存智慧”。</p><p class="ql-block">家属们之间,逃票经验成了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大家相互交流、分享心得,形成了一套别具一格的“攻略”。有的人擅长与铁路车站的工作人员套近乎,试图以人情味换取他们的“暗中相助”,得以顺利进站;有的人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瞅准时机,寻找即将出站的铁路职工,恳求他们伸出援手,领自己出站,以此躲避检票。而最为“原始”却也最为“稳妥”的方式,便是选择多走几步路,直接穿越东、西桥洞子,绕开检票口,虽然路途稍显艰辛,但为了那几毛钱的节省,大家却乐此不疲,甘之如饴。</p><p class="ql-block">如今,当我们再次回望那段岁月,这些逃票的经历不禁令人哑然失笑,心中却又泛起阵阵涟漪,感慨万千。它们不仅见证了那个特殊年代的艰辛与不易,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光的匆匆流逝,交通运输行业日新月异,那辆承载着无数温情与回忆的小火车,早已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而,那段关于小火车、那张廉价陈旧火车票的记忆,却如同烙印一般深刻地镌刻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念念不忘。每当夜深人静,或是偶然间触碰到某个相关的物件,那些关于小火车的故事便会在心头悄然浮现,提醒着我们那段纯真而又珍贵的往昔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