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之张石铭旧宅

知足常乐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历史悠久。南浔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陆游的诗句里早有体现:“南浔水国无穷已,冰壸凝露翠华皱”。</p><p class="ql-block"> 踏上南浔的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如诗如画的景致。小桥流水、白墙黑瓦,漫步在青石板路上,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古建筑,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温婉如水的年代。</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来自网络,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敬意!)</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上人文历史遗迹众多,有一座老宅,宅子的主人叫张石铭。张石铭,出生于南浔古镇的一个富商家庭,其祖父张颂贤,是南浔古镇首富之一。张家以经营辑里湖丝和盐业发家,因经营恒和丝行出名。</p> <p class="ql-block">  张石铭旧居,由南浔巨富张颂贤之孙张石铭所建,始建于清光绪25年(1899年),历时六年,于光绪31年(1905年)竣工。它是江南罕见的基本保持明清历史旧貌的豪门巨宅之一,被誉为“江南第一民宅”。</p><p class="ql-block"> 整座大宅前临古浔溪,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有五落四进,中、西式各类楼房150间,整体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巧妙地融合江南传统建筑格局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南浔古镇景区正门,河对岸的高墙大院就是张石铭旧宅。</span></p><p class="ql-block"> 张石铭旧宅,南浔古镇上一个重要的文物建筑。 南浔古镇的富商大宅的外表都很低调,刚到张石铭旧宅门口,完全感受不到自己面前是当年这里的豪宅之冠,不论是外表还是院门都不起眼。</p> <p class="ql-block">  在大门两侧看到的石牌、石碑,从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到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再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级别的提升表明了张石铭旧宅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 张石铭旧居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3日我和妹妹来这里游玩。</p> <p class="ql-block">  小莲庄、嘉业堂、文园、张石铭故居、刘氏梯号、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等一大批明清时期古建的完好保留,见证了南浔古镇厚重历史的同时,也为整个景区增加了更多的看点。</p><p class="ql-block"> 这其中不得不说的就是眼前这个高墙深院,这就是张石铭的旧宅,地处整个古镇最为核心与繁华的区域,当之无愧的宝地。</p> <p class="ql-block">  大宅气势宏伟,富丽堂皇,风格独待,可称江南最大的具有中西建筑风格的私家民宅。其风格之奇特、结构之恢宏、工艺之精湛、建筑之精华,被称为“江南第一民宅”。</p><p class="ql-block"> 旧宅内,前进院为二合院,二三进院为三合院,前进院二合院有轿厅,面阔四间,和轿厅相连的是一座美轮美奂的砖雕如意门楼,</p> <p class="ql-block">  张石铭本身就是一个大藏书家,他喜欢读书、校书,并爱以诗会友,朋友里文人雅士众多。</p><p class="ql-block"> 砖雕如意门楼上“世德作求”四字出自张石铭好友吴昌硕的手笔。</p> <p class="ql-block">  张石铭既懂经商也爱收藏,还精通西学。他建这座宅子的时候,就想着要把中西文化都融进去。</p><p class="ql-block"> 整座宅子分四进,一进比一进精彩。</p><p class="ql-block"> 头一进是正厅,跨过高高的门坎,就是一片富丽堂皇的景象。精美的雕刻,传统的木质桌椅,无一不散发着富豪的感觉。大厅的明间上方悬挂着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所书的"懿德堂"堂匾,正中上方檀子饰有一副意喻"步步高升"、"平生三级"的鎏金花瓶插戟图案的包袱锦,光彩如初。</p><p class="ql-block"> "懿德堂"为张石铭所立。因其早年丧父,家中事务皆由其母操持,遵循古训"女子多德曰懿",故得其名。"懿"是古代对妇女的尊称,以示其对母亲的尊敬和孝心;"德"是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正厅有一副抱柱联:罗浮括仓神仙所宅,图书金石作述之林。意指主人的爱好,藏书、金石、碑刻、书画等,无不涉猎。光这副对联,就道出了主人的雅好。"</p> <p class="ql-block">  懿德堂这一中西合璧的大宅,处处都显露出中中有西、西中有中的气韵,相互交融,相互穿插,融合贯通,浑然一体。传统的江南厅堂与浪漫的欧式建筑一起蕴藏在高高的风火墙内,中式厅堂安装着西式天花顶、铺设着法国地砖,巴罗克式的建筑物上却又雕刻着中国传统的花卉图案——这一切都充分体现出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p> <p class="ql-block">  而张石铭旧宅花厅前、后院房门裙板和窗棂上的东阳木雕以各类品质高洁的花卉、经典的戏文、以及吉祥的图案为主。这样的配饰在江南大宅中是常见的,但是精工则不易。而懿德堂遗留下来的雕刻品,无疑是东阳木雕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这个豪宅别墅内部结构是十分精致的。许多精致的木制家具手工雕刻细致,上边的图案设计栩栩如生,古宅的许多建筑装饰材料全是木料,刷了漆的木材通过了很多年历史时间也越来越有一些灰暗,没了当初刚刷油漆情况下的绚丽多彩,反倒多了一丝厚实与古色古香。</p><p class="ql-block"> 庭前摆落地屏风,法国落地自鸣钟,南屏北钟意喻着时时平安。</p> <p class="ql-block">  二进是内厅,也叫花厅,系主人日常生活和接待宾朋之处。其楼上为眷属卧室,花厅轩廊坊下置有木雕花篮垂柱,厅内梁柱、斗拱、门窗裙板是都刻有精美的花卉、戏文和吉祥图案的木雕,圆雕、透雕、浮雕兼具。花厅上悬挂着康有为所书的“以适其志”匾额。下方陈列着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所书“酒德颂”银杏雕刻字屏。晚清“一代贤相”的诗人、书法家祁旧藻所书的“经济博通言达于行,家庭和乐质有其文”抱柱联,体现了主人的处世哲学和境界。</p> <p class="ql-block">  张石铭不仅经营成功,还酷爱碑石、古籍,是南浔晚清四大藏书家之一。他在自己的私家园林——“适园”(被日本人烧毁)内建有一座“六宜阁”藏书楼。除收藏碑刻、书画、奇石外,还大量收罗宋、元、明、清各种古籍60余万卷。刻印有《适园善本藏书志》16卷,《适园丛书》12卷,72种共608卷,由朱祖谋、罗振玉作序;1911年刊印《择是居丛书》19种共118卷,由吴昌硕题诗。</p> <p class="ql-block">  “懿德堂”南侧三间房屋叫“择是居”。堂上匾额由著名书画家 吴昌硕先生题写,柱联由清末东阁大学士陆润庠手书。正面屏壁上挂有吴昌硕临《石鼓文》条屏,整个建筑,雕刻丰富,做工精细,典型的晚清江南大宅藻饰,地面铺的却是十九世纪西欧流行的花式瓷砖。</p><p class="ql-block"> “择是居”是张石铭的书斋。张石铭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思想开放,主张维新。是“公车上书”参与者之一。与康有为、张謇等有文墨之交。</p> <p class="ql-block">  宅子内,庭院深深,回廊曲折,楼层错落。</p> <p class="ql-block">  有学者为整座大宅归纳出了四绝。这第一绝是遍布全宅的东阳木雕,那可是当时皇家所用的工艺。在张石铭旧宅内,你随便走到哪,都能看到这种雕刻精美,工艺繁杂的木雕作品,房梁房门,小到门栓子,都做得极为精细,绝对是东阳木雕的上乘佳作。</p> <p class="ql-block">  张石铭平生爱好碑石、书画与收藏,为清末南浔四大藏书家之一。他在自己的私家园林适园内建一藏书楼,名"六宜阁",除收藏碑刻、书画和奇石外,还收罗宋、元、明、清各种古籍达60万卷,其中有《适园善本藏书志》16卷,并刻《适园丛书》12卷,72种共608卷,由朱祖谋、罗振玉作序,1911年刊印;《择是居丛书》19种共118卷,1916年刊印,由吴昌硕作诗题。</p> <p class="ql-block">  这第二和第三绝就是江南地区豪华建筑中常见的砖雕和石雕。一块看似普通的青砖,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寓意吉祥的故事,所以这里的每一块砖都是一件艺术品。</p><p class="ql-block"> 徽州石雕因材料原因,加工难度更大,然而其雕刻工艺却更为复杂,所有的石雕更加体现了宅子主人的实力与大宅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内厅建筑精美,两边厢楼,中间天井,与大厅连接建有砖雕门楼。上刻有晚清书法家吴淦所书"竹苞松茂"。厅及厢楼门窗裙板上都刻有精致的"渔樵耕读"及文博木雕图案,厢楼石基上刻有意愉灵气的暗八仙石雕图案。雕刻手法精湛,极富立体感。</p> <p class="ql-block">  门楼、墙、壁、柱、架、椽、门、窗有数以千计的石雕、木雕、砖雕,且刀法精湛,构图巧妙,风格高雅,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人物花卉,都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体现了晚清中国雕刻艺术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以上三绝江南其它豪宅也能看到,那这第四绝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了,纵观整个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家了,这就是“女厅”二楼装饰的这些法国进口的彩色玻璃。这是产自法国阿尔萨斯地区斯拉斯堡一个小镇的纯手工制作的玻璃,现在已经不生产了,而且技术也失传了,所以这玻璃成为了绝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二进为“小姐楼”一厅二厢,亦称“女厅”,楼上供女眷居住,楼下为女主人接待理事之用。</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单面玻璃,里面看得到外面,外面看不到里面,放到现在这个不稀奇,可在当时绝对是高科技产品。而且这些玻璃不会沾灰尘,上百年不用擦,依然光亮如新。</p><p class="ql-block"> 每块玻璃上都有不同的纹饰图案,上面雕刻的花鸟虫鱼,都是请国内画师画好了寄去法国的。这种手工艺在法国都失传了。原本有一百多块,如今只剩七十块了。放眼全世界,除了这里,就只有法国一家博物馆还收藏着十几块。有人说,现在一块这样的玻璃,在当地能换一套一百平方米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  第三进为芭蕉厅:因廊庑和漏窗上都有木雕芭蕉图案,敌得名。楼房外形为中式结构,但在装饰上采用了西式的一些材料和风格,如厅顶上天花棋盘格,走廊铺设法国地砖等等。当初该厅还存有琅娜王海所书《岳阳楼记》雕屏。</p> <p class="ql-block">  院子里的鹰石。</p><p class="ql-block"> 厅前天井中,石盆中竖立的英德石假山,因形似苍鹰凌空腾飞,故名“鹰石”。此石造型生动,具有皱、透、漏、瘦等特点,与啸石和美女照镜石并称南浔三大名石。</p><p class="ql-block"> 英德石产于广东英德,是我国四大名石之一。英德是广东的一个城市,这里生产此种因地壳运动、长期风化而产生的造型别致的造景石。英德石在宋代就是皇家贡品,如今亦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p><p class="ql-block"> 张家的这一枚英德石品相生动大气,保存非常完好,因形状似一只展翅的雄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备弄:又称"避弄",长约百米,贯通北埭四进,主要供当时仆人日常进出,同时也作宅邸安全通道之用。</p> <p class="ql-block">  第四进是懿德堂的西南部建有三座欧式洋楼,分别为舞厅、账房和韫辉斋。这三座西洋楼从外墙的瓷砖到雕柱、铁艺,全都是从欧洲进口的。</p><p class="ql-block"> 这个拱形门走过去就是西洋楼。</p> <p class="ql-block">  除了传统的江南建筑风格外,张氏旧宅还融入了西方的文艺复兴风格。在宅院的南侧,有一座红色的西洋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建筑以红砖为主,屋顶采用西式的人字形设计,整个建筑显得简约而优雅。在建筑内部,西式的壁炉、地砖、壁画等装饰一应俱全,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的某个庄园。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江南民居中极为罕见,彰显了南浔古镇的开放与包容。</p><p class="ql-block"> 据说上世纪末,一位法国建筑家来到了张石铭的旧宅,眼前的一幕让这位建筑家目瞪口呆,他说这完全是法国图卢兹式建筑,想不到在遥远的东方,一个江南水乡能见识到,真是奇迹。</p> <p class="ql-block">  门口两根八角形的柱子是多立克式的,柱头是克林斯式的。"</p><p class="ql-block"> 舞厅两侧是传统的风火墙。舞厅前为天井,栽有两株百年广玉兰,树高约20余米,一棵直干,雄姿挺拔,一棵分枝,丰姿余韵。人们戏称这两棵玉兰树为“一雄一雌”,倒也颇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二楼阳台出挑大门,形成一个弧形的华盖式门楼,阳台上采用了法国路易时期的铁花扶栏。其中浮雕图案综合了欧式忍冬草业和中国葡萄叶、牡丹花做装饰,墙体和柱头饰有大量中国传统花卉图案。</p> <p class="ql-block">  西洋楼和西洋舞厅。</p><p class="ql-block"> 此西洋楼系张石铭宴请文人名流、举办舞会之所,是南浔古镇又一处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p> <p class="ql-block">  西洋楼的外形结构深受当时流行于欧洲的“折中主义”思潮影响,追求形式美而不拘一格,采用了多种风格式样。整个建筑就像一首中西合璧的诗。</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周末节假日,张石铭旧宅的游客都络绎不绝,纷至沓来,人们听着讲解员的口述,无不感叹“别人家的故事”是怎样的一番传奇。</p><p class="ql-block"> 小学生参观张石铭旧宅。</p> <p class="ql-block">  这幢楼不仅外面精彩,内装修同样超出你的想象。整个大厅是一个大型的豪华舞厅,而这里所用的材料地砖、涂料,以及墙上的装饰油画等也均从欧洲进口。这样的楼在当时绝对是引领时尚潮流。整个楼不仅工艺精湛,用料讲究,装饰豪华,其中西合璧的风格也是相当的罕见,所以称其为“江南第一名宅”,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  舞厅宽敞大气,富丽堂皇,中间置有两根克林斯铁柱,这种铁柱的形式在西欧也较为少见。舞厅地面铺设法国地砖。</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颇具西欧色彩的舞厅。石膏天花顶、欧式水晶吊灯, 舞池两侧置有西式壁炉,壁炉前地面铺设着三块法国风景油画地砖,砖面上的画是由法国十九世纪风景画家绘制的法国乡村风光,这是当时欧洲十分流行的一种高档艺术釉面砖。地砖画面清晰,色彩鲜艳。<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不体现出欧洲十八世纪的建筑装饰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 舞厅内还设有休息室和化妆室。</p><p class="ql-block"> 如此充满异国情调的私家舞厅,在那个男人梳着辫子、女人裹着小脚的时代里是不多见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图为壁炉前地面铺设的三块法国乡村风景油画地砖。</span></p> <p class="ql-block">  现在舞厅里设沈建唱片博物馆:是我国首家唱片博物馆,以重现中国黑胶唱片文化历史为主要内容,年代跨度从清末到新中国八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  走出舞厅,又是一方天井。天井里有两棵广玉兰,树杆足有两人合抱粗。朝着天井的是一幢呈“凹”字形的欧式建筑楼房,面宽三间,建筑墙体用红、灰砖间隔砌筑,组成花纹图案。门窗都置有精美的门饰和拱券,墙体和门饰采用中式花卉图案的砖雕作装饰,别有一番风韵。</p><p class="ql-block"> 西式风格的二层建筑,叫“西洋楼”。这幢洋楼还有个中式名称,叫“韫辉斋”。语出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意为内藏真才实学。“韫辉斋”原是张石铭之孙张葱玉在上海寓所书房之名。后来张葱玉在南浔建了这幢西洋楼后,便也将此楼命名为“韫辉斋”。</p> <p class="ql-block">  账房位于韫玉楼的西面,坐北面南,为一中西合璧建筑。</p> <p class="ql-block">  账房会客厅地面铺设着八边形中式素砖,中间镶法国红色四边形地砖。壁炉前地面上镶嵌法国花卉瓷画砖。账房内地面铺设进口釉面花纹地砖,质地厚实,色彩淡雅,图案清晰,坚固防滑。</p><p class="ql-block"> 帐房一角。</p> <p class="ql-block">  秘密银库。账房对面中式墙面上有一座红色的欧式门楼,券形的饰板上雕刻着葡萄图案。中式的墙门,欧式的门楼,别具风味。</p> <p class="ql-block">  张家古宅后花园;碑廊。碑廊中共镶嵌自东晋王羲之至清代何焯等数十位我国书坛名家墨宝碑刻八十七方。</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转,物换星移。张石铭旧居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变迁,也记录了一位儒商的品味与追求。在这座融合中西的建筑中,我们不仅能看到精湛的工艺,更能感受到一个时代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南浔古镇依然保留着昔日的风貌,张石铭旧居静静地矗立在青石板路旁,等待着每一个想要探寻历史的访客。或许,这就是古镇最动人的魅力:在岁月的长河中,她始终守护着那些值得被记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如今,张氏旧宅已成为南浔古镇的重要景点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中西合璧的建筑之美,领略江南水乡的风情韵味,还能深入了解江南巨商家族的历史文化和传承发展。这座“江南第一民宅”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南浔古镇的一颗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故居出口。</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座宅院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变迁,也记录了一个商人的雅致生活。</span>它见证了清末民初江南的繁华,见证了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也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在这里,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扇窗都在诉说着属于它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踏入南浔,仿佛踏入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清明上河图》。古镇的巷陌间,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蜿蜒曲折,高墙隔道,斑驳陆离。街屋依河而建,黑瓦白墙,错落有致。藤蔓和野草从墙头探出,为这座古镇增添了几分古朴与神秘。</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百间楼景区,返程的路上古镇的美景移步易景,美丽动人的景色让我们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快乐愉悦,无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  一座座小桥沟通了小城内如织的水路,来到南浔,古镇那一座座古朴的石桥和桥下清澈的流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宁静。迈过这一座座小桥,就是让记忆留下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两岸垂柳拂江波,轻摇丝缕舞婆娑。</span>在这里,每一个转角都可能藏着故事,每一条小巷都通向回忆。这就是南浔,一个让时光静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地方。它用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诠释着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时光的倒流,文化的瑰丽,美食的诱惑。我和妹妹漫步古镇,感受那份属于江南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江南水乡千千万,但能像南浔这样既保持着古朴之美,又守护着生活本真的古镇却不多见。它不靠高昂的门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古镇免门票,难能可贵),而是用最自然的方式展现着江南水乡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小桥、流水、驳船、青砖黛瓦、依河而居的人们,只要看到这些,就会勾勒出一幅唯美的画卷, 水墨般的古镇。古镇不只是遗迹,还是民族的精髓。在其中徜徉能闻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传承。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南浔古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就有这样的底蕴和沉淀。</span></p> <p class="ql-block">  走在古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古老的宅邸和别墅,它们见证了南浔的辉煌与沧桑,也成为了游客们探寻古镇文化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  沿大街小巷能看到好几处类似的深墙大院。如此一大批独具匠心的古民居能保存至今,令人感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当你顺着青石铺就的小径,从或大、或小独门独户的人家门口经过时,那些院落、天井、花园、房梁、屏风、家俱、用砖木雕刻的各种图案,无论你身处什么位置,给你的都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微笑的眼睛,才能看见美丽的风景;简单的心境,才能拥有快乐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河对面古厝上挂着一串串,一排排火红的红灯笼,很喜庆。两姐妹在古镇里漫步,心悦神怡,怡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  沿巷子漫步,一户户粉墙黛瓦的民居,一座座古老的书院、祠堂、庙宇等建筑,门楼高大气派,雕刻精美,令人欣赏、感叹古人的建筑智慧和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  回过头去,只见阳光飘过马头墙上的青砖,仿佛一幅水墨画,在缓缓流逝的岁月里印下了一片斑驳。</p> <p class="ql-block">  南浔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重镇,建镇至今,己有750多年历史,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许多古老的民居和馆堂建筑,仍然保存完好,让您感受到了古代南浔的繁荣与神韵。</p> <p class="ql-block">  爬爬山岗,心情愉悦;游游秀水,身心舒畅;听听见闻,增长阅历;走走名胜,眼界大开。</p> <p class="ql-block">  姐妹情深,难忘是你我一样的笑脸;姐妹谊长,难忘是你我亲善的性情;愿我们都拥有一份美好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民国风情街。</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古镇,仿佛人在画中走,悠然自得,美好的心情也是一道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用一颗感恩的心看世界,世界总会回你温柔,用知足的心对待生活,生活总会给你快乐!</p> <p class="ql-block">  姐妹情深,难忘是你我一样的笑脸;姐妹谊长,难忘是你我亲善的性情;愿我们都拥有一份美好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一群小学生来古镇秋游,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一个隐藏在江南水乡深处的时光秘境。它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将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浓缩于一隅之地,让人在流连忘返中感受到岁月的韵味和文化的瑰丽。</p> <p class="ql-block">  穿汉服的两个美女漫步在古镇河边,让人仿佛时光穿越了。</p> <p class="ql-block">  南浔,和众多江南古镇一样,具有典型的水乡风貌。古典美女为古镇增添了雅致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穿少数民族服饰的小姑娘行走在小巷。在这里每一个瞬间都值得被记录下来,每一份美好都应该被珍藏。让平淡的生活泛起绚丽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与时光把盏,与岁月言欢,与生活浅笑,与生命话安。心存一份美好,眼含万千风景,总会有生生不息的希望。生命的小径,一定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愿我们在春意盎然的日子里,踏遍青山人未老,珍惜当下好时光,享受美好人生!</p><p class="ql-block"> 祝福朋友们幸福安康,吉祥如意,开心快乐每一天!🙏🙏🙏❤️❤️❤️🎉🎉🎉🌹🌹🌹👌👌👌😊😊😊🍎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