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安轶事]之一一一

guo

<p class="ql-block"> 我好那口川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约二十年前,我有幸读到一本名为《川菜杂谈》的书,这是四川文化前辈车福老先生的佳作。书中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详尽介绍了川菜的渊源、特点,甚至许多菜品的烹饪方法。书中还讲述了张学良、张大千、车耀先、黄宗英等名人品尝川菜的趣事,令人回味无穷。掩卷沉思,何为美食家?车福老先生堪称真正的美食大家。我曾自诩为半个美食家,如今方知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仅仅是个好一口川菜、贪图嘴上快感的吃货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彼时,因工作之便,我在成都、重庆停留了两三年。在这川菜的发源地,我与川菜有了更广泛深入的接触和体验,对川菜有了全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以为川菜就是麻辣,这是误解。实际上,川菜中鲜香非麻辣的菜品数不胜数。就拿上汤白菜来说,这可是川菜中的佼佼者。成都的一位朋友带我去了一家酒楼,品尝了这道菜,入口清香鲜美,令人叹为观止。难怪张大千会用这道菜招待少帅张学良。而我在西安的一些餐馆也曾点过这道菜,却远不及其味。据说这看似简单的清汤煮白菜,却需要多道工序,最能考验厨师的手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成都,若非应酬,街头巷尾的路边的蒼蝇小馆更能体现家常川菜的魅力。别小看这些只有三五张餐桌的小馆,菜单简单,却道道地道。有一次,我在住的酒店附近的一家小馆,点了一荤一素一个汤。荤菜是竹笋烧猪肚条,竹笋鲜脆,猪肚软糯,是绝佳的家常下饭菜。素菜是炒豌豆尖,小老板热情地说我真有口福,这道菜只有这个季节才能品尝到。他还特意告诉我,他好不容易采购到了一点鸭油,素菜用鸭油荤炒非常特别。我尝了一口,一股特殊的清香扑面而来。馆子虽小,厨师却用心到位,真是难忘的一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川菜美味,开味小菜四川泡菜功不可没。往往一桌酒席下来,最后靠这一小碟泡菜送下肚子里一碗饭。那家小馆,我落座后,小老板给我端上一小碟小菜。我竟没认出是什么东西,不经意地捏了点送进嘴,香脆可口,原来是油炸的鱼鳞。啊?真有你的,伟大的四川人,竟能把这东西变成美味。令人佩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川菜的美味,离不开其辅料的功劳。都说好厨子一把盐,盐是第一调味品,川菜一定要用自贡的井盐。大家都知道,自贡的盐催生了盐菜,而盐菜恐怕就是川菜的源头。还有那郫县豆瓣,说它是川菜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榨菜大家都挺熟悉,切几丝就能让你吃一碗饭,信不?川菜把辣椒、花椒、藤椒用到了极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把鱼切片烹制是四川人的发明创造。就拿酸菜鱼来说,火遍全国,以至于许多外地人一提起川菜就是酸菜鱼。这让多少川菜大厨哭笑不得。没办法,谁让它那么好吃受欢迎呢?川味火锅大火,我将另写一篇专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篇幅有限,想把川菜聊透,恐怕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我想说,朋友,你若有兴趣,不妨前往成都、重庆住几天,沉下心来去体验体验,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