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党性锤炼——我的感悟与成长

岁月如歌

<p class="ql-block">红色之旅,党性锤炼——我的感悟与成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1日至13日,我有幸参与了县委办公室机关党支部组织的“追寻红色足迹 锤炼党性修养”主题党日活动,前往长沙县开慧镇和宁乡花明楼。这次旅程,如同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让我对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的党性修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踏上前往长沙县开慧镇的大巴车,我的心情既兴奋又庄重。沿途“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先锋”的标语,不断提醒着我此次行程的意义。抵达板仓书院酒店后,行前动员会上领导的讲话,让我更加明确了此次学习的目标: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感情去体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杨开慧纪念馆,面对开慧塑像,我们重温入党誓词,那铿锵有力的誓言,让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走进杨开慧故居,看到她与毛泽东结婚时的木床,以及墙壁夹墙中发现的手稿,我仿佛看到了她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身影。听到讲解员念出“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她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伟大情怀深深打动了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杨昌济故居,泛黄的手稿见证了他为“教育救国”理想付出的努力。杨昌济先生的教育精神,让我认识到提升自身素养对于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力量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开慧烈士陵园里,我们向杨开慧烈士敬献花篮,聆听她英勇就义的事迹。当听到她面对敌人威逼利诱,坚定回答“要我死可以,要我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时,我被她的英勇无畏和坚贞不屈所震撼。在杨开慧生平业绩陈列馆,先进的全息投影技术重现了她开展地下斗争的场景,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她的伟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板仓杨公祠,看到杨开慧当年的作业本和毛笔,上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字迹,让我明白党性修养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积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4月13日,我们来到宁乡花明楼刘少奇故居。看到刘少奇用过的补丁睡衣、搪瓷缸等生活用品,我被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所打动。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那张他与农民通讯员的合影,以及他建立农民通讯员制度的故事,让我深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廉政教育展区,他坚持真理的勇气也让我深受鼓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返程的路上,大家分享着三天来的感悟。老党员李泽斌的话让我明白,无论何时都要永葆初心;年轻党员陈伟正的发言,让我更加坚定了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也让我在团队协作中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我们自发组成“红色学习小组”交流心得,年轻党员帮助老同志,这些细节都让我体会到团结友爱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次红色之旅虽然结束了,但革命先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我将以他们为榜样,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把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转化为工作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践行党的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