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淡泊明志

<p class="ql-block">  1978年秋天,共青团张家口地委的领导,在涿鹿县团县委领导和矾山公社团委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我工作的矾山大街学校调研。主要是调研学校的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工作开展情况,重点是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如何全面开展。因为当时十年的‘文革’刚刚结束不久,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工作重新开始不久,各个方面都是重新开始。在考察了学校的青少年活动室,少先队员的的文化节目的表演并听取了学校领导和我的少先队工作汇报后。三级共青团领导对矾山大街学校的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给于的很高的评价。共青团张家口地委的一位副书记兼张家口地区总辅导员,在座谈中向我们提出了聘请校外辅导员的要求。当时的涿鹿县团县委和矾山公社团委的领导,也表示支持我们聘请校外辅导员的工作。当时在场参加调研工作的主管共青团工作的矾山公社党委副书记刘子贵和矾山公社团委书记李长庚表示,支持矾山大街学校聘请校外辅导员工作,就这样我们开始了聘请校外辅导员以及一系列工作。</p> <p class="ql-block">  我们矾山公社领导的支持下,到当时的86792部队聘请校外辅导员。部队的领导十分重视,在孙教导员的主持下,召开了党委会研究。确定了部队技师陈爱先,部队卫生员周锡江二人为矾山大街学校校外辅导员。每个星期三下午是少先队活动时间,1978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三,部队的孙教导员亲自参加了少先队活动,并且把两名校外辅导员陈爱先,周锡江送到了矾山大街学校的少先队员中间,从此矾山大街学校的少先队和共青团工作扎扎实实的开展起来了。陈爱先同志是部队的一位技师,他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特别深厚,周锡江同志的文化理论和卫生健康知识很好,这正是学校少先队的孩子们所需要的。</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矾山大街学校是一所从幼儿班到高中班的全日制学校,有教师29人,学生750多人。共青团和少先队的活动都在每一个星期三下午进行。分开高低年级举办活动,比如陈爱先同志给初高中的学生讲解数理化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运用,深入浅出地结合实际讲解起到了很好的学习文化的推动作用。周锡江同志给低年级的孩子们讲解的卫生常识,让孩子们知道了很好的卫生习惯。他们还带着孩子们到部队营区,参观战士们的军事训练,并且同战士们一起联欢。每到一个年级,孩子们都热烈地欢迎这两位优秀的校外辅导员,一有时间,孩子们就缠着他们讲革命故事。</p> <p class="ql-block">  1980年6月,涿鹿县在当时的大仓的大礼堂,隆重召开“涿鹿县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表彰大会’。陈爱先和周锡江二位同志被授予“优秀校外辅导员’光荣称号,陈爱先同志在大会上发言,一个标准的军礼,受到了全场一千多人的热烈欢迎。他是大会中唯一的一位军人代表发言,体现出了校外辅导员工作取得了真正的成绩。在会议休息期间,和好蚄口学区一道,带着优秀的少先队员代表到涿鹿县革命烈士陵园,瞻仰了革命烈士陵园,让孩子们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p> <p class="ql-block">  也就是在1980年,我考入了宣化师范学校,周锡江同志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医大学。这就意味着我们一起工作了近三年后,就要分别了。我们抽调了大街学校四年级的一个班的少先队员,全校的老师,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热烈欢送周锡江同志入学深造。我们还一起合影留念。我同陈爱先,周锡江三人合影留念,上书‘再见吧,小周’。1980年9月他离开部队,到学校报到。我于1980年10月离开大街学校到宣化师范学校报到。就这样短暂的近三年的校外辅导员的工作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三个人各奔东西,周锡江毕业后没有了联系,陈爱先在我毕业后见过几面,后来从部队转业到山西工作。四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也应该退休了。</p> <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那时还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现在已经是奔七十的人了。想念他们,也怀念那一段难忘的记忆。写一段话,就算是对他们的思念,对那一段一起学习生活的怀念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