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水河畔话沧桑

淡泊明志

<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15日,宣化区上谷文化协会会长,上谷文化杂志主编顾建忠先生,在涿鹿县著名作家杨素梅及其丈夫陈昆山先生的陪同下,到涿鹿县矾山镇进行历史文化考察。先后考察了黄帝泉南的地形地貌,对元代曾经的先天观的旧址以及应龙祠旧址及道教文化进行了考察和探讨。同时对上七旗村,下七旗村一带的阪泉及阪水河谷和阪泉之野,上七旗村西梁的土疙瘩梁的巨大的黄土堆进行了实地考察。在矾山川的地界上有几处这样的大黄土堆有几处。这些巨大的黄土堆好像是古代的坟墓堆,除怀来县桑园镇二堡子村南的两个黄土堆有资料记载是蚩尤墓以外,别的黄土堆没有详细的资料记载。所以,到了上七旗村以后顾建忠先生和作家杨素梅就一定要到上七旗村的黄土堆的现场去考察。</p> <p class="ql-block">  因为顾建忠先生正在研究道教的历史,所以到矾山后的第一考察点在黄帝泉南的地方。杨素梅介绍,有资料记载:黄帝泉这里在元代曾经是著名的全真教丘处机的大弟子尹志平住了九年的先天观,先天观原名为应龙观。在资料中有这样的记载;矾山的先天观原名应龙观、供奉擒杀蚩尤有功的轩辕黄帝大将应龙,应龙观在现在的黄帝泉南,观院落中有巨大的桧柏树。后来应龙观就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所以人们就不知道应龙观的建志和建筑规模,更不知道应龙观的存在的历史资料了。有的资料中记载矾山有轩辕庙与应龙观,中间有涌金池,涌金池应该是现在的黄帝泉。尹志平在【凤栖梧,先天观作】一词中咏到‘山后风光何处好,上谷灵踪,自古轩辕庙,涌出流方曲绕。森森绿桧知多少,云水闲游今日到,信笔狂吟,自在开怀笑,万景难难侵心合道。’在【巫山一段云】咏叹;“涿鹿今朝到,蚩尤往日休,阪泉冬夏水长流,今古几春秋。’所以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曾经有过应龙观,先天观,在现在黄帝泉的北边有过轩辕黄帝庙,只是历史资料记载的比较少而已。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是一处龙王庙,这座龙王庙同别处的龙王庙不同的是,别处的龙王庙一般都是面南背北,而这里的龙王庙却是面北背南,黑脸龙王面朝着黑龙池【黄帝泉】的方向,北面还有一座戏台。有一块碑文记载这座龙王庙,建于明代,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政治运动。现在站这里无论是道观还是庙宇已经踪迹全无,后来这里曾经建立矾山人民公社农机站,矿泉水厂,矾山地区革命烈士陵园,在2008年修建中华合符坛时全部拆除。站在这里只能听到千百年来的故事,欣赏这片古老的土地,遐想过去这里暮鼓晨钟的道观。在黄帝泉的西边就是曾经波涛汹涌的阪泉河,轩辕湖【古城水库】就是因为院落阪泉之水和黄帝泉而修建的,往南就是阪泉之野,宽阔的阪泉河谷。</p> <p class="ql-block">  沿着阪泉河谷,我们经三堡村,四堡村,下七旗村,来到了阪泉河的发源地上七旗村。历史上的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所以这里辽阔的阪泉河谷及苍茫的黄土沟壑被人们称之为‘阪泉之野’。在这里考察了建于明代的阪泉寺,这座庙宇有资料记载曾经称为“阪水弥勒寺’,“阪水观音寺’,“阪泉寺'等。经过五百多年的风雨洗礼,这座古老的庙宇建筑基本保存完好。院内有一块明代建庙时的碑记,详细地记载了记载庙宇的基本情况。还有一棵巨大的松树,象一把巨大的绿伞遮盖了庙宇的院落,苍翠挺拔的松树有五百多年的树龄。著名的阪泉就发源在这里,从而在历史是形成了阪泉河,被人们称之为古涿水。阪泉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断流,在阪泉旧址上有一眼机井,只有21米的深度,水势特别旺盛。这个村每年都要举办三次庙会,这个民俗已经延续了几百年。这个村至今还有‘黄帝洞’;‘棋盘沟’;‘炎帝营’等等小地名。在阪泉寺的门口有几位闲座的村里老人,在同他们的攀谈中了解到上七旗村的西梁上有一处叫‘西疙瘩梁’的地方。人们都说是一个大坟堆,里面埋葬的是什么人说法不一。</p> <p class="ql-block">  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实地考察历史的精神,我们把车停在村里徒步三华里,沿着陡峭的黄土小道来到了上七旗村的西疙瘩梁,来实地考察这个巨大的黄土堆。这个上七旗的西疙瘩梁就是因为有这个大黄土堆而得名的,周长有30米左右,高约10米,在西梁上傲然屹立。而且只有一个,在小矾山,怀来县二堡等地都是两个,在上旗村只有一个。黄土堆周围有几处村里人的坟墓,还有枣树杏树及荒草。在黄土堆的北面,人们修了一条田间路,破坏了黄土堆的一部分。在村里人们说是炎帝墓,也有说是一位姑娘坟,还有说是蚩尤闺女的坟墓等等,但是究竟是什么人的坟墓没有任何根据,我们也曾经查阅过很多资料没有任何记载。在传统上如果是姑娘坟有可能,因为姑娘坟就只有一个。那么是什么年代的姑娘坟,埋葬的是什么人的姑娘就又没有答案了。顾建忠先生进行了特别详细的考察,作家杨素梅在丈夫陈昆山的掺扶下,强忍着腰腿的剧烈疼痛徒步来到这片荒地上,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考察。这个巨大的黄土堆一定有一个十分神奇的故事,等待着人们去揭开神秘的面纱。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下七旗村,这个村距上七旗村只有一公里。下七旗村也是一座古村落,旧时的建筑,街道随处可见。还有财神庙,观音堂两座庙宇和一座戏台。村里有十几棵古老的榆树,柳树,杨树和桑树。这个村的朱家大院曾经走出过县委书记,县长等等领导干部。村对面就是阪泉河谷,上游现在还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留下的水推磨的遗迹,西梁上有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修建的水电站的遗迹。据传这个村中曾经有过古代的一枚官印,后不知所踪。</p> <p class="ql-block">  矾山的历史十分厚重,涿鹿县的历史文化重点在矾山。这里有古老的黄帝故城,有最早的军事设施蚩尤寨,有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的定车台,有历史记载的蚩尤墓等等古老的历史遗迹。还有我们尚未发现的历史记录,等待着人们去探寻研究,这是一个个重大的历史研究课题。感谢顾建忠先生从古城宣化来到矾山考察,感谢作家杨素梅及陈昆山先生从涿鹿远道而来考察并传播了许多的,我们还不知道的矾山的古老历史文化。我们将一起探寻研究厚重的矾山历史文化,并取得新的研究成果。阪水河古涿水之源,流淌了多少年经历了多少代人,没有确切的历史记录。承载了多少历史的往事,流淌了多少人的血泪,记录了多少人的欢乐与美好、都记录在历史风烟的过往之中。今天,我们在古老的阪水河畔,探寻和书写这些已经过去多少年的旧事,就是为了让人们世世代代记住在阪水河曾经发生的昨天的故事,这就是矾山的历史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