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百山诗 七十九、缙云山

幽谷雅州

<h1>畅游天下名山 七十九、缙云山</h1>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一)<br>缙云山峦共九峰,叠嶂谷壑翠绿同,<br>朝日香炉狮子舞,聚云莲花猿啸㠓,<br>宝塔矗立映夕照,玉尖横亘最高耸,<br>千岩绝壁缦雾绕,万顷苍然烟雨中。<br> (二)<br>缙云山琼彩云巅,层峦叠嶂生紫烟,<br>玉竹葱笼舒锦翠,松风吹拂弄姿鲜。<br>狮峰独闻晨钟响,温泉寺世修道禅,<br>晚唐石照壁牌坊,玉尖拄杖九重天。<br> (三)<br>缙云山峦映月明,碧野苍然藏绿荫,<br>绍龙庙宇白云观,温泉石华寺复兴,<br>八大古刹巍峨雄,佛学汉藏院此临,<br>相思岩连舍身崖,禅光普照巴山情。<br> (四)<br>缙云山娇座渝城,玉尖峰高吻月星<br>迦叶古佛道场地,李渊亲笔题禅真,<br>唐宣宗赐相思寺,宋真宗额名崇胜,<br>慧欢主持修殿宇,供奉数百卷梵经。<br> (五)<br>缙云嘉陵畔嵯沱,宫观禅寺冠巍峨,<br>似雾非雾龙腾绕,似烟非烟布棋罗,<br>气象万千吻雨霞,嫣红白少唯赤多,<br>岌岌九峰望星月,涛涛江水荡清波。<br> (六)<br>白少红多称缙云,苍山峦野舞香馨,<br>九峰逶迤腾青浪,三海磅礴涌涛声。<br>狮子巅上远眺望,黛湖岸畔荡清音,<br>嘉陵尽览巴属景,唐宋伽蓝仙意昆。<br> (七)<br>迦叶道场缙云寺,建于南朝元年时,<br>崇胜禅院碧辉晞,皇王骚客赋名诗。<br> (八)<br>缙云山芳华,遍野生百花,<br>嘉陵流翡翠,峦穹隐奇葩。<br>殿宇寺辉煌,流泉川谷发,<br>九峰高矗立,八大名古刹。<br>晚唐石照壁,竹海映红霞,<br>湖水清如黛,景致醉仙家。 缙云山的地理位置: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古名巴山,距重庆市中心三十五千米,是七千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山岭。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是国家自然保护区。<br> 缙云山与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一并被定为国家自然风景名胜区,海拔最高约951米。缙云山景色宜人,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北有缙云、南有石笋之美誉。为华蓥山腹式背斜山脉分支的一段。<br> 缙云山素有“缙岭云霞”之美誉,堪称观日出,览云海,夏避暑,冬赏雾,以及观赏常绿阔叶林自然景观的绝佳去处。<br>缙云山山名有四说:一是黄帝时有缙云氏后裔居此,故称缙云山。二是因缙云寺而得名。古人以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遂为山名。三是缙云山在远古时代叫做巴山。四是地方志记载,四千七百年前,始祖轩辕黄帝就在此山修道炼丹,因为丹成之时天空出现非红非紫的祥云,轩辕黄帝遂命名为缙云,缙云山因此而得名。<br> 缙云山是具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佛教圣地,与四川青城山、峨眉山并称为“蜀中三大宗教名山”。唐代诗人陈玉白、王维、杜甫、李商隐等,都曾游历或下榻过温泉寺。唐进士司空图、北宋宰相丁谓、理学家周敦颐、南宋状元冯时行、清康熙大学士张鹏翮以及近代黄炎培、林森、冯玉祥、老舍、田汉、夏衍等都曾留下佳篇。<br> 缙云山从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炉峰、狮子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宝塔峰、玉尖峰、夕照峰九峰横亘,其中玉尖峰最高。<br> 缙云山,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记载。因山间常年云雾缭绕,后因李商隐过一阙:“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让“巴山夜雨”天下闻名,而诗中的巴山就是指的北碚缙云山。<br> 缙云山峡谷两侧山高岩陡,峭拔幽深,地势险要,其雄奇瑰丽之势,犹如长江三峡的缩影,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峡”之称。褶皱带在白垩纪末期第三纪初的四川运动形成。地层有三迭纪、侏罗纪和第四纪地层,而缙云山属于三个背斜的中间一支温汤峡背,与小三峡相映,风景秀丽。<br> 缙云山由于山体蓄水量较大,有冲沟十二条,有常年性流水,成为山泉,并且煤洞水还成为地势较高的丘陵地的灌溉用水。所有这些流水最终流入嘉陵江。保护区范围内,有人工挖掘的堰塘,溪沟筑成的大小水库十一座。<br> 缙云山森林覆盖率高,有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有多种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综合体物种基因库。物种多样丰富,有长江流域保存较好的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保存了许多古老形态特殊的植物。 <br> 缙云山良好的森林植被,是野生动物栖息的良好环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小灵猫、秃鹳、红隼等十一种。 缙云山的主要景观:缙云山有佛光岩、相思岩、舍身崖、黛湖、白云竹海等自然景观。有缙云寺、温泉寺、白云观、绍龙观、复兴寺、石华寺等八大古刹,有晚唐石照壁、明代石牌坊、宋代石刻等名胜古迹。还有狮子峰、香炉峰、贺龙院、邓小平旧居、洛阳桥、八角井、黛湖、海螺洞等景观。<br> 缙云山有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遗址和狮子峰寨、青龙寨等古寨遗迹;还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佛教胜地,有五十年代中共西南局领导夏季办公旧址(贺龙院和邓小平旧居)等;现新建有白云观、绍龙观等道教文化园区和景点。<br> 缙云山缙云寺:是国内唯一的迦叶古佛道场,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后曾受到历代帝王封赐。唐高祖李渊曾亲笔题名“禅真宫”。唐大中元年,唐宣宗赐寺额为“相思寺”,系山有相思岩、相思竹、相思鸟之故。现存寺庙是清康熙二十二年由破空和尚主持修复的。<br> 缙云山温泉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古为缙云寺下院,庙宇辉煌,石雕甚众,寺内香火兴旺。后经北周武帝和唐武宗两度灭佛,毁坏严重,唐顺宗时期重建庙宇,并在后山岩间刻摩崖佛像。北宋景德四年,温泉寺受朝廷封赐为“崇胜禅院”。明、清时期,庙宇得以重建。<br> 缙云山蒙哥兵临合川钓鱼城:1259年2月蒙哥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然而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却不能越雷池半步。1259年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div> 缙云山狮子峰:由下仰望,其状似雄狮俯卧峻岭,狮子峰上又有一头铜狮子,故名狮子峰。于峰顶“太虚台”极目远眺,蜿蜒如带的嘉陵江和风光秀丽的北碚城可尽收眼底。<br>缙云山香炉峰:与狮子峰相对峙,峰旁一石柱高约二十米,形似香炉。峰上建有高达四十一米的观景楼。<br> 缙云山贺龙院:是原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元帅办公楼,为一楼一底,中西合璧式建筑,掩映于苍松绿树丛中。楼前塑有贺龙元帅半身戎装石雕像。</div> <br> 缙云山邓小平旧居:位于杉木园东南角,距贺龙院三百余米,为两幢一楼一底小楼,前面的是原中共西南局办公处,后面是小平同志任中共西南局书记时旧居。<br> 缙云山洛阳桥:在缙云寺山门前,有一座小石拱桥,横跨溪涧。相传冯状元常到桥上迎着朝阳洛诵诗文,故名洛阳桥。现存的洛阳桥,系1953年修公路时改建,桥宽四米,掩映在碧绿的丛林之中,秀丽静谧,常为游人驻足之处。<br> 缙云山八角井:在缙云寺西北石地凿成,深十余米,池水澄碧,常年不涸。井上石栏系1953年用青石砌成八角形。传说当年冯状元在此读书时,常到池中洗墨,故称“洗墨池”。1990年周云泉所题“八角井”石碑,现立于井旁。<br> 缙云山黛湖:在绍龙观后,九龙寨下的公路边,水清澈碧绿如黛。1930年,江津白屋诗人吴芳吉取名“黛湖”。书法家欧阳渐书题“黛湖”,有“黛湖”石碑。<br> 缙云山龙塘:在缙云寺西面八角池附近,为平地下陷深塘,宽三十米,深三十米,上小下大,呈圆形。周围竹树茂盛,塘底植被葱茏,有潺潺流水,常年不断。<br> 缙云山海螺洞:位于聚云峰右侧山垭岩石上。洞口径约两米,深三米左右,洞形似海螺,当山风吹入,洞穴呼呼有声,故称海螺洞。后有好心人,将洞中凸石打掉,破坏了自然形成的空气振动发音的条件,螺声至此消失,徒留其洞。 缙云山的主要特色文化:主要有宗教文化、古迹文化、山石文化、建筑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br> 宗教文化:缙云山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缙云山在古代就有“天下道观”之称。道观有数百年的历史,其中紫霄宫、慧因寺、青龙观、大慈岩等道观,都是中国古代道教文化的重要遗产,其中最著名的紫霄宫,是缙云山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观,也是缙云山上代表性的文化景点之一。缙云山是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佛教胜地。缙云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后曾称“相思寺、崇胜寺、崇教寺”,曾受到历代帝王的封赐。寺中自古办学,名为“缙云书院”。寺内现存有宋太宗诵读过的二十四部梵经。寺外石照壁上的“猪化龙”浮雕,为六朝文物。另有出土的石刻天王半身残像,据传是梁或北周作品。宗教文化浓厚。<br> 古迹文化:缙云山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石窟、古城、古道等。缙云山石窟是保存最完整的石窟群,这些石窟内壁上的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重要遗产;缙云山古城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城池遗址,这里曾是南宋时期的重要军事城市;缙云山古道则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古代交通路线,这条古道曾经是南方的重要商路之一,保存至今,仍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还有缙云寺、温泉寺、白云观、绍龙观、复兴寺、石华寺等八大古刹,有晚唐石照壁、明代石牌坊、宋代石刻等名胜古迹。还有贺龙院、邓小平旧居等近代遗迹。构成独特的文化氛围。<br> 山石文化:缙云山是一座以奇峰、怪石、清溪、古木、云海为特色的山峰。山峰高耸入云,峰峰相连,形态各异,如银钩、削铁、飞瀑、倒挂金钟等,让人目不暇接。缙云山的怪石更是独具特色,有“石林、石海、石屏、石船”等景点,每一处都别具匠心,让人叹为观止。缙云山从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炉峰、狮子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宝塔峰、玉尖峰、夕照峰九峰横亘,其中玉尖峰最高。景区有佛光岩、相思岩、舍身崖、黛湖、白云竹海等众多优美的自然景观。缙云山内有许多涧谷,涧谷中流水清澈,水中鱼耀,溪边古木参天,构成一幅幅自然画卷。缙云山云海缭绕,如梦如幻,让人陶醉。山间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缙云山与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一并被定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素有“小峨嵋”之称的缙云山,堪称观日出,览云海,夏避暑,冬赏雾,以及观赏常绿阔叶林自然景观的绝佳山石美景。<br> 建筑文化:缙云山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有缙云寺、温泉寺、白云观、绍龙观、复兴寺、石华寺等八大古刹和晚唐石照壁、明代石牌坊、宋代石刻等名胜古建筑。有近代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遗址和狮子峰寨、青龙寨等古寨遗迹;还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佛教胜地,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共西南局领导夏季办公旧址(贺龙院、刘伯承和邓小平旧居)等;现新建有白云观、绍龙观等道教文化园区和景点。这些建筑造型优美,结构独特,彰显古代与现代相融建筑文化。<br> 红色文化:缙云山在“解放大西南、稳定大西南、建设大西南”初期,中共中央西南局在缙云山办公,指挥祖国西南的解放和建设发展,于1949年11月23日正式成立中共中央西南局,对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和重庆四省一市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实行全面领导,任命邓小平为西南局第一书记,刘伯承为第二书记,贺龙为第三书记,统筹进军西南和管理建设西南的党政军工作。重庆解放后,西南局进驻重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北碚缙云山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领导人都曾在此处理百废待兴的政务。现存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存有邓小平、刘伯承、贺龙旧居,还有一张张资料图片、一件件实物,追忆他们解放大西南、稳定大西南、建设大西南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丰功佳绩,彰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仅用五年时间,带领西南各族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在西南大地上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他们的功勋值得铭记。 缙云山的交通指南:乘火车:乘火车(高铁)到重庆火车站、重庆火车北站,出站后到汽车站乘开往北碚的高速大巴,终点站下车。如在解放碑可乘252路;菜园坝(火车站)可乘253路;牛角沱可乘251路公共汽车到北碚,然后在北碚换乘270路公共汽车上山。<br> 乘飞机:乘飞机可飞重庆江北机场,然后乘北碚至江北机场的专线在北碚下车;可乘556路在缙云山索道下车;机场大巴至上清寺(嘉陵江大桥北桥头),再乘开往北碚的高速大巴,终点站下车;也可在北碚地下商场出口乘中巴即可。 乘公交:乘公交车在解放碑、朝天门、南坪、杨家坪、沙坪坝等处均有高速大巴到北碚。如乘公交到北碚城南后,可在地下商场车站换乘至缙云山的旅游专线客车,也可选择转北碚区公交到登山索道上山。还可在解放碑乘252路;菜园坝(火车站)乘253路;牛角沱乘251路公共汽车到北碚,然后在北碚换乘270路公交上山。<br> 自驾:渝武高速路缙云山出口下高速,约二十分钟即到。<br>也可从沙坪坝经杨公桥、双碑、井口到北碚,沿国道212经文星湾大桥向合川方向到三花石上山。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h1>文字:原创<div>图片:网络 明谢原作者</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