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随想)作者 他乡明月

华哥

<p class="ql-block">十年前的今天,河南省实验中学女教师顾少强辞职,辞职信只有简单的十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爆网络,网友无不羡慕妒忌恨。</p><p class="ql-block">十年后的今天,新京报记者对顾少强的专访,再次引爆网络。网友好奇,十年间,顾少强看了一个怎样的“世界”?</p><p class="ql-block">在绝大多数求职者眼里,世界的尽头就是编制。竭尽全力考上编制,进入体制内工作,有舒适的工作岗位和稳定的工资,旱涝保收,衣食无忧,生儿育女,闲暇时光再追逐诗和远方,无可厚非。</p><p class="ql-block">人们太理解没有稳定职业人的苦衷了。一些青年因为“僧多粥少”,在异常激烈的“考公”“考教”竞争中败下阵来,不得已加入灵活就业的行列中,或摆摊设点,赚点辛苦钱;或跑快递和外卖,风里来雨里去,四处奔波,维持生计;或进工厂打镙丝,三班倒,还要随时应对突如其来的裁员令,表面上云淡风轻,内心里却风雨飘摇。这样的无固定工作编制和稳定工资的日子,让许多年轻人朝不保夕,苦不堪言,所以才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悲壮场景。这“独木桥”就是公务员或教师编制,是年轻人成家立业的“铁饭碗”。</p><p class="ql-block">许多人成为灵活就业者是万般无奈之举。他们不稀罕虚无缥缈的“诗和远方”,迫切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人间烟火”。</p><p class="ql-block">顾少强独一无二。她是有教师编制的——河南实验中学心理学教师,衣食无忧,有稳定的工资;云淡风轻,有寒暑假;朝八晚六,不必起早贪黑;教室授课,不必风里来雨里去;工作稳定舒适,无需面对许多不确定因素。然而,顾少强有她心中的“诗和远方”,不喜欢一眼望到头的工作,不喜欢因为评职称而对校领导唯唯诺诺低声下气,不喜欢近乎机械的教学工作;喜欢自己做主,父母对她的教育是宽松和民主的,从不规定她做这做那,养成她有主见和独立的性格。这样的性格最终“害”了她,她做出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敢做出的决定——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p><p class="ql-block">在许多人眼里,顾少强的“看世界”,不过是闲暇时间游山玩水。一些网友告诉她,教师有寒暑假,足够你看世界,为什么要辞掉有编制的工作看世界?</p><p class="ql-block">如果顾少强以这种方式“看世界”,确实没有必要辞掉稳定如山的教师工作。但是,顾少强的“看世界”,应该有独特想法,就是到精彩的外面世界里去,包括独立生存、自由发展和随意享受,把命运交给不确定的世界,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爱好生存、发展和享受,酸甜苦辣都得尝尝,体验人生百味;悲欢离合都得经历,才不白来世界走一回。</p><p class="ql-block">有太多的在体制内工作和生活的人,置身于“舒适圈”,就像“温水青蛙”,不知不觉被岁月的风霜雨雪,磨掉应有的棱角。为了还房贷车贷,在工作中小心翼翼,生怕得罪领导,丢了工作;为了评职称,千方百计讨好领导,送礼,腰杆挺不直,敢怒不敢言;不敢把内心想法说出来,天天生活在压抑氛围之中,“诗和远方”早被“柴米油盐”取代。几十年过去,风平浪静,年华已老,什么人生理想和抱负,都化作“过眼烟云”,临终的时候,才感叹“白活了一回”。</p><p class="ql-block">十年中,顾少强确实走了许多地方,去过成都、重庆、杭州、绍兴等地,还有乌镇、南浔古镇、街子古镇,满足热爱旅游的欲望。这种旅游方式不是被动的、从众的,而是听从内心召唤,是想走就走的旅游,是因为热爱所以热爱的旅游。</p><p class="ql-block">顾少强认为,旅游不只是打个卡,而是体会、融入当地人的生活。顾少强喜欢在古镇,背一个小竹筐,逛早市,买当地新鲜蔬菜回家做着吃,还喜欢穿着旗袍,坐在河畔给朋友写明信片,跟客栈老板聊天,学习包小馄饨和三角粽子。</p><p class="ql-block">因为喜欢小镇风情,顾少强索性在四川青城山下的街子古镇住了下来。那里有清新的空气,民风淳朴,物价低廉,有山有水,还可以买到新鲜蔬菜瓜果。这一切都符合顾少强心中的“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十年中,顾少强经历过许多艰辛,结婚生女,经营客栈民宿,什么都要亲自打理,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蜕变为无所不能的女人。她变坚强了,内心丰富,惯看秋月春风,所有的一切,都是主动去经历和感受,吃苦受累也心甘情愿,这与体制内强迫的吃苦受累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顾少强十年中没有赚到多少钱,无房无车,生活比较拮据,最后还回到了河南郑州,仿佛在世界走了一圈,又回到原点。在许多人眼里,她就是一个辞职失败者。如果顾少强不辞职,安心从教评职称,也会和绝大多数教师一样,有房有车,生活富裕,家庭幸福,一生平安。但这不是顾少强心中的世界,她的世界是独立、自由、随意的,不用朝九晚五,有一定程度自由,有一方客栈招待形形色色的游客,爱自己所爱的人。</p><p class="ql-block">顾少强甚至说,就算十年后自己惨败,身无分文,痛哭流涕,难道就证明人不能离开舒适圈吗?</p><p class="ql-block">有两种鸟,一种是笼中鸟,风吹不到雨淋不着,有吃的,不必惧怕天敌的致命袭扰,但它活动的区域只是一只笼子,它不过是主人的宠物而已,没有为自己而活的权利,不能随心所欲飞翔,不能遇见广阔的天空,一生不过如此。</p><p class="ql-block">另一种鸟是野性鸟,是自然界任意飞翔的鸟,可以飞得很高很远,会经历暴风骤雨,要进行残酷生存竞争,可能为争夺食物和配偶权而遍体鳞伤,但它无怨无悔,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它是按自己的意志和愿望生存的,无需看任何鸟的眼色行事,这就是这只野性鸟的生存价值。哪怕有一天,这只野性鸟因为觅不到食物而饿死,或惨遭凶鸟攻击而死亡,也值了。</p><p class="ql-block">顾少强有鸟的“野性”,遵从内心召唤,去看心中世界,这是充满艰辛亦充满希望的世界,也是绝大多数人不敢涉足的世界。</p><p class="ql-block">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曾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两年多,写出名著《瓦尔登湖》,通过对湖畔小屋生活的描写,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梭罗也在书中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主张摆脱社会桎梏,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p><p class="ql-block">顾少强十年间追求的世界,何尝不是她内心的“瓦尔登湖”呢!</p><p class="ql-block">顾少强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开放的时代,开放的世界为她提供了多元选择。如果是计划经济时代,顾少强的辞职简直就是自断生路,寸步难行。开放的世界,允许人的多元选择。顾少强辞职之后,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生活,应该感谢这个伟大的开放的时代。</p><p class="ql-block">202504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