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1、吟左宗棠收复新疆(中华通韵)</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3-30</p><p class="ql-block">力排非议气冲冠,护我金瓯一马先。</p><p class="ql-block">浩荡抬棺向西北,铿锵立命撼云天。</p><p class="ql-block">血凝利刃豺狼遁,酒祭亡魂国土还。</p><p class="ql-block">喜看今朝左公柳,春风绿尽玉门关。</p><p class="ql-block">注: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湖南湘阴人。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当年的新疆,割据政权,英俄介入,内乱,清政府对它几乎失去控制,李鸿章主张放弃,左宗棠极力主张夺回,最后获得批准,他为自己抬着一口乌木棺材一路北上。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终于大获全胜。左公柳,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带领湘军沿途种植的柳树。</p> <p class="ql-block">22、吟林则徐(新韵)</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4-1</p><p class="ql-block">铮铮铁骨立崚嶒,誓与国家共死生。</p><p class="ql-block">一炬毒烟沉碧海,满怀赤胆映苍溟。</p><p class="ql-block">謫迁人拓祁连月,荒垦图融戈壁情。</p><p class="ql-block">回首固然无怨悔,岂因福祸易初声!</p><p class="ql-block">注:曹霞:</p><p class="ql-block">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虎门销烟的执行者。因禁烟引发鸦片战争,成为清廷妥协的替罪羊,被流放新疆。在疆期间,他屯田治水绘制地图,为治理新疆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还留下了许多经典名言,比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等。</p> <p class="ql-block">23、吟邓世昌</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4-2</p><p class="ql-block">甲午销烟风雨狂,恨刀不快斩豺狼。</p><p class="ql-block">早将命运许家国,何必人生较短长。</p><p class="ql-block">火舰直冲云雾撞,英魂共与雁鸥翔。</p><p class="ql-block">波涛百载颂歌唱,更见雄狮立海疆。</p><p class="ql-block">注: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94年甲午战争中,他指挥致远号与日舰吉野号同归于尽,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p> <p class="ql-block">24、咏谭嗣同</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4-4</p><p class="ql-block">飘摇风雨每生愁,岂借高官二代舟。</p><p class="ql-block">挥笔曙开仁学意,挺身炬亮众氓眸。</p><p class="ql-block">心牵国运走南北,血溅京城笑去留。</p><p class="ql-block">肝胆昆仑君可慰,繁荣处处看神州。</p><p class="ql-block">注: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湖南浏阳人,戊戌变法(1898年)的核心人物,其代表作《仁学》提出“冲决网罗”的变革思想。变法失败后拒绝逃亡,决心以死唤醒民众,被捕后,于北京菜市口就义。他著名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巍峨昆仑比喻自己与战友的赤诚之心。他的父亲曾任湖广总督,官至二品。</p> <p class="ql-block">25、咏李大钊</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4-6</p><p class="ql-block">燕赵悲歌冷雨稠,岿然砥柱立潮头。</p><p class="ql-block">铁肩担义胸襟阔,椽笔传薪剑胆遒。</p><p class="ql-block">一心为国早无畏,几回受死又何愁。</p><p class="ql-block">英魂如炬普天照,星火燎原赤九州。</p><p class="ql-block">注: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河北乐亭人,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推动者。1927年4月被军阀张作霖逮捕,受到了惨无人寰的对待,甚至被执行了三次绞杀,残酷的过程整整持续了四十分钟,饱受折磨后,李大钊同志依然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年仅38岁。</p> <p class="ql-block">26、咏霍元甲</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4-7</p><p class="ql-block">乱世逢迎淬火刚,一怀肝胆护龙乡。</p><p class="ql-block">迷踪拳破东瀛鬼,武道魂惊北极狼。</p><p class="ql-block">会馆收徒无贵贱,病夫摘帽立昂扬。</p><p class="ql-block">纵然大侠身先殁,依旧长城万里长。</p><p class="ql-block">注: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祖籍河北省东光县,生于天津静海县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西青区),家族世代习武。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武术家、爱国民族英雄,精武体育会的创始人之一。他以高超的武艺和强烈的民族气节闻名,被誉为“津门大侠”。曾多次公开挑战并击败俄国、英国等大力士,振奋了民族士气。1910年9月14日突然病逝,年仅42岁。普遍传言,他被日本医生下毒,但缺乏证据。</p> <p class="ql-block">27、咏鲁迅先生</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4-8</p><p class="ql-block">长衫一袭立苍黄,铁骨铮铮华夏郎。</p><p class="ql-block">血泪淬锋悲呐喊,风雷裂帛独彷徨。</p><p class="ql-block">通宵笔写心胸字,俯首刀医社稷疮。</p><p class="ql-block">灼灼九州燃火炬,至今隽语荡铿锵。</p><p class="ql-block">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他的文章笔锋犀利,尖锐的揭露批判了封建礼教以及当时的反动政府。毛泽东曾经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p> <p class="ql-block">28、咏孙中山</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4-10</p><p class="ql-block">檀香山外纵眸惊,重整家园胆气生。</p><p class="ql-block">硬把脊梁先挺直,终将帝制一推平。</p><p class="ql-block">卌年只为众民福,数败何曾宏愿更。</p><p class="ql-block">感天动地春浩荡,九州云裂见光明。</p><p class="ql-block">注: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化名中山樵,他以毕生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振兴中华。他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p> <p class="ql-block">29、咏邹容</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4-12</p><p class="ql-block">掷笔当初八股哀,巴山剑气裂春雷。</p><p class="ql-block">檄文号响惊三殿,义胆炬燃红九垓。</p><p class="ql-block">革命军中马前卒,斗牛阵里栋梁才。</p><p class="ql-block">舍生赴死太年少,泪雨神州哭不回。</p><p class="ql-block">注:八股哀,指邹容童试试嫌弃八股文而罢考之事。</p><p class="ql-block">邹容(1885-1905年),字蔚丹,四川巴县人。1902年留学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参加革命活动,刊行《革命军》一书,激烈地宣传革命,公开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中华共和国,章炳麟又为本书作序,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汹涌澎湃的革命热潮。清统治者十分震怒,逮捕了章炳麟,邹容挺身自投狱中。邹容在狱中备受折磨,1905年死于英租界西牢,年仅21岁。</p> <p class="ql-block">30、咏林觉民</p><p class="ql-block">曹霞2025-4-13</p><p class="ql-block">何曾不忆六冬春,琴瑟和鸣诗意匀。</p><p class="ql-block">绝笔鲛绡泪零落,封笺书案气嶙峋。</p><p class="ql-block">怎堪狼子千百计,愿舍男儿七尺身。</p><p class="ql-block">血溅青衫从此后,黄花蝶恋舞频频。</p><p class="ql-block">注:林觉民(1887-1911),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早年留学日本,攻读哲学,精通英、德语,后加入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参与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受伤被俘,从容就义,年仅24岁。起义前夜,他在手帕上写下《与妻书》,以“泪珠和笔墨齐下”的笔触,表达了对妻子婚后六年来的深情与为国牺牲的决心。此文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情书”,入选两岸三地教材。朽木,指腐朽的清王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