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意大利 美幻威尼斯 ——走马观花西洋景(七)

耳顺260391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威尼斯是意大利、欧洲乃至全世界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 但真正出生在此地的历史名人并不多。立马能说上来的只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夏洛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小学时候就听说过,夏洛克要割向他借钱还不了的人的一磅肉的故事。后来长大了看过剧本后,才知道,那个要被割肉的人叫安东尼。吓一跳,安东尼不是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的情人吗?敢割他的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看才知道肉最终没有割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知道马波罗是意大利人,在中国游荡了十多年,写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当然,书没看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可咱中国人可把他当回事了,天津不计前嫌,在当初意大利租界地建起了马可·波罗广场和他本人的纪念碑,才知道,他也是威尼斯人。再就是皮尔卡丹,这个在中国赚了大钱的家伙,也是威尼斯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威尼斯,看到的除了碧海蓝天,没有别的自然风光,反正在威尼斯,我没有看到一棵树、一个花坛。一片草地。在威尼斯你要欣赏的,一是水上城市的奇特景观;二是丰厚的历史文化。城市景观懂不懂的看个眼花缭乱也就行了。那历史文化可是要有些功底才能享受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到了哪里都是如此。威尼斯满地都是的各类建筑、雕塑、绘画中,都蕴含着真实或传说、神话中的的人物和故事,不是研究意大利历史文化的普通百姓,能有个一知半解,就算是不错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像我一样,并不了解,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人来说,看着那些绘画、雕塑的、大都光着身子的男人和女人,都长得差不多,分不清、不,是压根就不知道谁对谁。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说得真好,我们就只有乐乐呵呵地看看热闹了呗。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我们还是先看看下面这幅地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b><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的游览的目的地是威尼斯的圣马可区、大概我用红线在图上画的椭圆形区域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圣马可区沿海边有宽阔的游人活动区域,沿海每100米左右,便会有一条也就5米左右宽的水巷深入城区,当然,海边也会有一座座的桥跨越水巷,多为石拱桥。</b></p> 圣马可广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下船的地方东边,有一座标注为“5”的桥梁。我们向西跨过四座桥梁,向城内一拐,便是著名的“圣马可广场”,我们的活动,就在海岸边和广场周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圣马可广场的临海入口处,左侧的一根圆柱上,便是圣马可的标志,也是威尼斯的市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圣马可广场,正面是圣马可大教堂,右边的红色建筑,是教堂的钟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教堂钟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间大门穹顶阳台上,耸立着手持《马可福音》的圣马可雕像,6尊飞翔的天使簇拥在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背对教堂,对面就是当初拿破仑的行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圣马可广场上的鸽群、人群和谐相处。欧洲很多这样的广场、甚至是街道上,时不时的会有鸽子落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早就看到过类似的图片,也曾梦想过,咱何时能“到此一游”啊?这不吗,实现了,真跟梦一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圣马可广场的详细情况,就不多说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要知道,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地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和欧洲很多城市广场一样,圣马可广场同样是以一座教堂——圣马可教堂而得名,而教堂又因为耶稣的圣徒——圣马可而得名;同样是四边都有著名建筑;同样是和足球场差不多面积的长方形空地,圣马可广场则是梯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广场东面是融多种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圣马可大教堂教堂。旁边是高98.6米的圣马可钟楼。北面是当初元老会的成员居住地。南面是元老会议事、办公的地方。教堂对面,因为拿破仑虽出生在法国的科西嘉岛,但其父亲是威尼斯人。拿破仑鼎盛时期,曾被罗马教皇封为意大利国王,于是就顺理成章的在这里修建了拿破仑的行宫,现在已是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圣马可据说是耶稣门徒,我曾经在旧书摊上买过圣经《新约全书》,其中的“马可福音”就是圣马可记录耶稣言行的文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资料介绍圣马可曾给威尼斯带来福祉,但他却死在伊斯兰教的埃及,尸体被草草掩埋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两位威尼斯的富商在当时总督的授意下,把圣马可的尸体挖出来,藏在埃及人忌讳的猪肉中,成功的带出了亚历山大港,带出埃及,最后到达威尼斯,并修建了圣马可教堂来纪念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圣马可的遗体,就存放在大教堂的大祭坛下。从此,圣马可成了威尼斯的保护神。他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从此,威尼斯到处是狮子。圣马可广场的入口处两根高大的圆柱,东侧的圆柱上挺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青铜狮,它就是威尼斯的城徽——飞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威尼斯也有麻烦,那就是有大潮汐来时,水面会漫过圣马可场,说是灾难,但广场最美丽的也是这个时候,灯光照耀着飘着海水的广场,璀璨明亮,四周的建筑更是熠熠生辉。咱是见不到了,一定美得醉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广场,便进入了广场旁边,据说是很有名的水晶制造手工作坊。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跟很多旅游团一样,看缫丝过程,让你买蚕丝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炒茶、制茶过程,让你买茶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让你看高超的水晶制作工艺,当然是让你买水晶制品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过我们的台湾导游还好,并没有拼命地劝道,买不买随你。我看过玻璃制品加工过程,大同小异,一位50来岁的师傅,在加热炉前,经过两次加热,只是用三把不同用途的钳子,一个吹管,三下五除二,一只精美的水晶工艺瓶就做好了,快得让你眼花缭乱,照相都来不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看除了加热,其它都是原始手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然后把你赶到成品销售地点,一位活波可爱、娇小玲珑的意大利小姑娘,滔滔不绝的一样一样的介绍水晶制品,旁边的翻译忙不迭的嘟嘟嘟的翻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小姑娘拿起刚制作好的水晶瓶,示意大家:她是摔不破的,顺手往空中一抛,大家吓了一跳。然后她又轻巧的接住了,才用弊脚的汉语风趣地说:摔下去我就麻烦了,逗大家一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部分人很快离开了那里,只有一对沈阳来的夫妇在哪里停留了很长时间,肯定是花钱买水晶了呗。</b></p> 坐贡多拉游船看水城威尼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你记住了,旅游到哪,精彩的项目,都是叫你去了心疼、不去后悔的自费项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威尼斯坐贡多拉船,就是一项自费项目。在我们活动的区域里,这种船就是专供游客的古老的游船,“贡多拉”船身狭长,首尾翘起。“贡多拉”制作严格而又讲究:长11米,宽近1米半,以栎木板为材料,用黑漆涂抹七遍始成。坐满六人,加船夫共七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贡多拉船很漂亮,船老大个个身材高大、健硕,像黑帮杀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游人太多,坐船需要在游船码头等候。地接导游是个机灵的小伙子,大声喊道:等着啊!咱走后门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一会,他就领着大家到码头前边的河岸边的一个阶梯边。那里有一个看样子年近六十岁的老者,虽然天气很凉,但老者依然穿着坎肩,背榜根部,依稀可见重重的纹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专门在这里拦截回码头的游船,让船上的游客提前下船,供“走后门”的游客,在此上船。来往的驾船者,都向他示意,表示尊重。他半路截船,肯定是违规行为,但当局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啦。据说,意大利很多行业都有黑社会的参与,有的甚至是控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威尼斯城中水巷应该不深,加之地处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死海湾,城中的水没有置换的设备设施。城中的水有些浑浊,并且有较浓重的臭味。感觉不是很好。但看到水中一座座古老的建筑,看到一些门窗锈迹斑驳、有些甚至有些腐烂,可以看出水城的古老、悠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船夫个个体魄健壮,只是用一根撑船篙,支撑小船前行、拐弯和调头。腿脚并用,动作潇洒、利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船把我们带到一片开阔的水域,我想,这里应该是威尼斯运河。这里可见威尼斯丰富多样的建筑,见证了这里的繁华景象,然后回到码头,大约一个小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威尼斯的陆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威尼斯的水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威尼斯圣马可区海边,从圣马可广场到泻湖边往东数,第一栋建筑是总督府,第二栋建筑是威尼斯监狱,叹息桥卧在他们之间的水巷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总督府(都卡雷宫)的西侧,上面中间的两个廊柱,是当年杀头示众的地方,常挂着带血的尸体和头颅,两颗廊柱已被染成了暗红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事情倒是可能的,要说留下的暗红色血迹,纯粹是胡诌了。不要说上千年了,一百年也早就冲刷干净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著名的、看着不起眼的“叹息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边边是总督府,一边边是威尼斯监狱。当囚犯在总督府被判刑后,经过叹息桥,被送到右边的威尼斯监狱的地牢里。当犯人经过此桥,透过桥窗,人生最后一次再望蓝天白云,不禁仰天长叹,故得名“叹息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总督府楼顶,手持长剑的权杖女神,她是权力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威尼斯监狱地牢锈蚀斑斑的铁窗,看着就不寒而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海(泻湖)岸边的四座桥,一去一回的,两次路过。岸边楼宇,从导游的解说中知道,几乎每幢楼都是有故事的。导游嘟嘟嘟地讲了一路,什么海军司令部、专供国家元首居住、江泽民住过的七星级酒店等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能记住的只有都卡雷宫(曾经的总督府)、威尼斯监狱,和链接这两个地方的不起眼的“叹息桥”。这些地方,都是六七百年前的古老建筑,建筑风格也各有讲究,但看这些建筑,看的不是风景,而猜度、想象威尼斯在曾经的金戈铁马的征战、血腥杀戮的掠夺中的苦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由于意大利的经济形势不好,威尼斯由于自身的优势,财政情况很好,由于不愿意背负全国的拖累,一直谋求独立。还有米兰,好像也是如此。看来,国如家,各有各的难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威尼斯开始的房屋,都是靠这种被楔入水底的整颗原木桩支撑的,至今,威尼斯的水面,随处可见这种楔入水底的圆木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要说城市初建时,才用过此方法,我信。要说威尼斯这么多楼宇建筑,都采用这种办法,鬼才信那!</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