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关于企业文化的深度对话

柳宜

<p class="ql-block">昵称:柳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1621537</p><p class="ql-block">图片:柳宜图库</p> <p class="ql-block">  最近公司里可是发生了不少新变化:人力资源部新上了一批智能考勤设备,门禁系统也升级成了人脸识别的,听说光是设备投入就花了好几十万。综合部更是把吸烟区规划得明明白白,每个工区都设了专属吸烟点,还温馨提示每次吸烟不超过十分钟——这既是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也是怕吸烟耽误了工作进度。不过新规刚落地那几天,确实有个别同事开玩笑说"园区像个大学校园,管得严严实实的",甚至有人夸张地比作"集中营",这话听着多少有点刺耳。</p><p class="ql-block"> 作为公司企业文化部的内刊编辑,这阵子可没少为新规宣传费心思。每天对着电脑写稿时,心里总在琢磨:怎么才能让大家真正理解这些制度背后的良苦用心呢?其实打从上班第一天起我就明白,咱们做宣传工作的,就得当好公司和员工之间的"连心桥",把制度的温度传递出去。哪怕有时候自己对某些规定还没完全想通,也得先沉下心来吃透精神——毕竟干咱们这行,执行力就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自己先把制度悟透了,才能说出让员工信服的话。</p> <p class="ql-block">  那天在茶水间碰到退居二线的王大哥,他可是公司里出了名的"智多星"。刚打完招呼,他就笑着拍我肩膀:"柳主编最近稿子写得不错,不愧是公司的'金笔杆'!"正当我有点不好意思时,他突然话锋一转:"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要是员工心里对制度有疙瘩,光靠喊口号能解决问题吗?"这一连串的"灵魂拷问",说得我一时接不上话。看我脸红脖子粗的样子,王大哥又笑着给我递台阶:"其实搞企业文化跟写文章一个道理,得先把逻辑掰扯清楚,再说到大家心坎里去。"</p><p class="ql-block"> 接着他给我讲了个特别有意思的比喻:"要是把你放到解放前的白区,让你给工人兄弟们写反抗剥削的传单,你该怎么写?"见我满脸疑惑,他接着说:"关键是要抓住大家的真实需求。现在咱们做制度宣传也是一样,得先弄清楚员工为啥觉得'管得严',是担心考勤太麻烦?还是觉得吸烟点太远不方便?把这些痛点找出来,再用大家听得懂的话解释制度的好处,这不比空喊'遵守规定'强多了?"这番话真是让人茅塞顿开——原来企业文化不是生硬地灌输,而是要做换位思考的"翻译官"。</p><p class="ql-block"> 说到兴起时,王大哥还跟我分享了他当年做基层工作的"秘诀":"跟员工唠嗑就得像剥洋葱,一层一层把心里话掏出来。比如有人抱怨'不让随意出门太麻烦',你就跟他算算安全账:现在门禁严了,外人进不来,咱们办公环境是不是更安全了?吸烟时间定死了,其实也是帮大家控制烟量,变相督促戒烟呢!"他说得兴起,突然又自嘲地摆摆手:"不过我这张嘴皮子还行,要是让我动笔写稿,那可就抓瞎了,还是你们文化人厉害,能把道理写成花儿。"</p> <p class="ql-block">  这次聊天让我真是感慨万千:原来最好的宣传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沟通。就说最近的新规吧,智能考勤其实是为了让考勤更公平透明,门禁系统升级是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吸烟区的规划更是体现了公司对健康的关注。这些制度背后的"小心思",需要咱们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讲给员工听。就像王大哥说的,写文章也好做宣传也罢,关键是要把"制度语言"翻译成"员工语言",让大家知道每一项规定都是为了让工作环境更舒心、更高效。</p><p class="ql-block"> 现在再坐在电脑前写宣传稿,心里感觉敞亮多了。我打算把王大哥的"沟通秘诀"用到实际工作中:先去各部门走走,听听大家对新规的真实想法,把那些接地气的意见收集起来,再结合制度的初衷写成小故事、编成顺口溜。比如可以写写保安大哥每天认真核对门禁的暖心瞬间,或者拍拍同事们在吸烟区交流工作的温馨场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细节,比任何大道理都更有说服力。</p><p class="ql-block"> 其实仔细想想,公司的每一项制度都是为了让这个大家庭更好地运转。作为企业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既要当好制度的"传声筒",更要做好员工的"贴心人"。就像王大哥说的,只要把逻辑讲清楚、把感情融进去,再严格的制度也能让人感受到温度。这次和老同事的对话,与其说是一次业务交流,不如说是一次思想上的"充电"——让我明白宣传工作的最高境界,不是让大家被动遵守,而是主动认同。</p> <p class="ql-block">  往后的日子里,我打算带着这份感悟继续深耕:多去一线走走,多听员工说说心里话,把那些带着烟火气的故事写成有温度的文章。因为我相信,当制度插上理解的翅膀,当宣传接上地气的根须,我们一定能在公司和员工之间架起一座更坚实的"连心桥"。毕竟,最好的企业文化,从来都不是写在纸上的条文,而是流淌在每个员工心里的认同与热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