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科普常识鸟类篇:(432) 水 鹨

陈夏富

<p class="ql-block"><b>水鹨(学名:Anthus spinoletta)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上体灰褐色或橄榄色,具不明显的暗褐色纵纹。外侧尾羽具大型白斑,翅下有两条白色横带,下体棕白色或浅棕色。繁殖期喉、胸部沾葡萄红色,胸和两胁微具细的暗色纵纹或斑点。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暗褐色,脚肉色或暗褐色。繁殖期下体橙黄色,胸部颜色较深,在胸部及两胁具有不明显的暗褐色纵纹。冬季下体暗皮黄色,胸部及两胁的暗褐色纵纹明显。两翼暗褐色,具有两道白色翅斑。尾羽暗褐色,最外侧的1对尾羽外翈白色。上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极长,几与翅尖平齐;尾细长。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暗褐色,脚肉色或暗褐色。繁殖期主要栖息于900-1300米的高山草原、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山地森林中,亦在高山矮曲林和疏林灌丛栖息。迁徙期间和冬季,则多栖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草地。</b></p> <p class="ql-block"><b>常活动在林缘、路边、河谷、林间空地、高山苔原、草地等各类生境,除常见于河谷、溪流、湖泊、水塘、沼泽等水域岸边活动外,有时也出现在水域附近的农田、草地水渠和居民区。甚至见于海拔2700-4400米的高山草甸及多草的高原。越冬下至稻田。通常藏隐于近溪流处。单个或成对活动,迁徙期间亦集成较大的群。多在地上奔跑觅食。性机警,受惊后立刻飞到附近树上,站立时尾常上下摆动。比多数鹨姿势较平。性活跃,不停地在地上或灌丛中觅食。食物主要为有鞘翅目昆虫、鳞翅目幼虫及膜翅目昆虫,兼食一些植物性种子。冬季喜沿溪流的湿润多草地区及稻田活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