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把剃须刀,见证苏区革命烽火与英烈忠魂 谢燕颢<br>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物件如璀璨星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诉说着动人的革命故事。我手中这把看似普通的剃须刀,便是这样一件意义非凡的珍宝。它曾见证了一位宁都红军烈士温勋南的英勇与坚韧,也映照出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br> 几年前,我在宁都博鑫花园古玩市场偶然邂逅了这把剃须刀。自辛亥革命男人剪掉发辫后,到 20 世纪 30 年代左右已有近二十年,剃须刀在当时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而温勋南,这位宁都刘坑籍的红军烈士,因会理发,经常帮红军战士理发、剃须,这把剃须刀便在他的手中,留下了无数与战友们紧密相连的温暖瞬间。<br>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都宛如一颗闪耀的星辰,成为中央苏区前期的革命中心。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近 6 万人踊跃参加红军,数万人为了革命理想英勇捐躯。每一个红军战士以及红军烈士心中,都怀揣着一颗炽热的信念: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统治,彻底铲除封建势力,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民主、自由,人民过着幸福生活的世界。正是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苏区精神,让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不懈奋斗。<br> 温勋南,便是宁都数万名红军烈士中的一员。在苏区宁都黄陂朱德居住过的观音排(丁家排),他毅然投身革命,参加了红军。在宁都黄陂山堂中央苏区局召开第一次大会的胡氏家庙,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紧跟朱德,先后担任荣连小通讯员、红一军团战斗员。这把剃须刀,如同一位无声的见证者,默默记录着他参加红军后的每一个重要时刻,见证了他从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一名坚定革命战士的历程。<br> 在一份有生活保障的残废证存根中,我们清晰地看到温勋南的革命经历。作为红一军团荣连通讯战斗员,他参加过七次战斗,东韶战斗、草台冈战斗……每一场战斗都充满了硝烟与危险,但他始终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然而,1933 年 4 月 19 日的广昌大罗山战役,却成为了他命运的转折点。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他左眼被炸瞎,左耳炸聋,左手炸断,左腿炸烂化脓,身负重伤。随后,他被紧急送往湘鄂赣第 2 红色后方医院(红第二后方医院)医治。<br> 从军医何蔚苔留下的处方墨宝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温勋南经历了锯腿的剧痛,这需要何等超常人的坚强意志!每一个看到这份处方的人,无不被他的坚韧所震撼,不禁潸然泪下。革命胜利的背后,是无数像温勋南这样的英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军医何蔚苔,也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成为了一名令人敬仰的烈士。<br> 身负重伤后,温勋南返回宁都刘坑延籍休养。但他并未因身体的伤痛而退缩,依然坚持地方工作,担任刘坑党支书,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红军北上后,1934 年冬,国民党进攻宁都,温勋南不幸被捕。在狱中,他遭受了敌人的残酷折磨,身体每况愈下。最终,他获准回家,但仅仅 6 天后,便带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永远地离开了人世。<br> 这把剃须刀,从温勋南参加红军开始,便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它见证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见证了他受伤后的坚强不屈,也见证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坚守。如今,它静静地躺在我的手中,仿佛在向我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诉说着温勋南等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br>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他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新中国的基石,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这把剃须刀所承载的革命记忆,永远在我们心中熠熠生辉,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