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炮台学校有一位令人难以忘怀的英语老师——陈学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老师是上海人,1966年响应号召,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支边的征程,来到了遥远的新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1年,兵团教委开启了一项意义非凡的计划,委托炮台学校的姚国璋老师举办一期兵团英语培训班,旨在为兵团的中学培养英语教师。陈学炜老师幸运地成为了这个培训班的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他顺利毕业并留校任教,从此开启了他在炮台学校的英语教学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老师对待英语教学工作的认真态度,简直可以用一丝不苟来形容。每一堂英语课,他都会提前精心准备好要教授的英语单词,然后工工整整地将它们抄写在黑板上。那一个个单词,就像是他播撒在知识田野里的希望种子。他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教同学们发音,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把每个音素都精准无误地刻入同学们的脑海。接着,他会让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读英语,一旦发现有发音不准的地方,他就会耐心地反复纠正,直到同学们能够准确无误地发出那个音。下一节课,他还会进行单词听写,以此来检验同学们对上节课单词的掌握程度。当同学们把单词掌握得差不多了,他才开始教授句子。要知道,那个时候根本没有英语教材,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得靠陈老师自己书写在黑板上。他就这样,把单词和句子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反复练习,直到同学们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对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同学们刚刚接触英语这门新鲜的学科,充满了好奇与新鲜感,学习的劲头特别足。几乎每节课都有听写、抽查和作业点评等环节,大家都积极参与,谁也不想在英语学习上落后。我自己的英语学习之路,也是在那个时候正式开启的。随着粉碎“四人帮”,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浓厚了,就像一阵春风吹过,让知识的花朵在校园里竞相绽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他后来想出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教学方式——用英语教唱《国歌》。这一创新的举措,不仅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学习了英语,还让大家对国歌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和热爱。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些用英语演唱国歌的歌词,那独特的韵律仿佛带着我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激情的学习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十年代末,学校里的学习风气愈发浓郁,就像一股蓬勃向上的浪潮。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次学习竞赛,各种各样的学习竞赛如同繁星般层出不穷。这些竞赛涵盖了各个学科,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参加,都想在竞赛中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竞赛结束后,学校会召开全校大会,对在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学生进行表彰。这时候,陈老师就会拿着他心爱的海鸥牌120照相机出现在大会现场。那台照相机在当时可是非常珍贵的物品,是陈老师的宝贝。他会用这台相机为获奖的同学们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些荣耀的时刻。有些照片被发给了学生,成为他们珍藏的回忆;而有些照片则一直保留在陈老师手上,毕竟这是他私人拍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老师不仅在英语教学方面表现出色,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组建并带领了一支排球队。每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校园的时候,就能看到陈老师带着排球队的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始练习排球。他认真地指导同学们的每一个动作,从基本的发球、接球、扣球,到复杂的战术配合,他都悉心传授。在他的系统训练下,许多同学开始接触并爱上了排球这项运动,学校里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排球爱好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1979年,陈老师调回了上海。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陈老师。但他的身影、他的教学方式以及他对同学们的影响,却永远地留在了炮台学校的历史长河中,留在了每一个曾经受教于他的同学心中。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同学们的学习之路上照亮了一段难忘的旅程。陈老师我们好想您!</span></p> <p class="ql-block">陈老师曾经用过的海鸥照相机</p> <p class="ql-block">陈学炜老师拍摄的照片,竞赛获奖者后排右一侯书贤同学。</p> <p class="ql-block">前排右四,陈学炜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