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紫丁香</p><p class="ql-block"> 摄影:紫丁香</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0日午后,我们来到了白沙古镇,现在的白沙古镇特别繁荣,古镇上熙熙攘攘,来往的车辆拥挤不堪。</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位于丽江城北约10公里,北临玉龙雪山,南至龙泉,西依芝山,是纳西族的古都、世界级“古纳西王国 ”</p><p class="ql-block"> 作为纳西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纳西族木氏土司在白沙古镇积累了规划城镇的许多经验。</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是纳西族的古都,曾经是丽江政治、经济、商贸和文化的中心。宋元时期,一直到明代初1383年木氏家族迁到大研镇木府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是丽江土司“木氏家族”的政权的起源地。白沙古镇是最具有纳西遗风的古镇,是最原生态的纳西村落。</p> <p class="ql-block"> 木氏土司在明朝以前世居于白沙古镇西边岩脚村,因相隔数百年,住址早已被毁。白沙古镇的中心地带是四方街和周边的庙宇建筑,有古镇西边芝山解脱林内的福国寺(山门和大殿已搬至玉泉公园即黑龙潭内),四方街东北面庙宇的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等宗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的中心叫四方街,曾经是繁华的交易集贸中心。故后来纳西先人在建立束河古镇和丽江古城的时候也吸取了白沙古镇的规划模式,把古镇中心建成商贸交易的中心,取名四方街,意为“四通八达,权证四方之意”。白沙古镇的四方街因为建立很早,故相对没有束河古镇和丽江大研古镇那么周正和完善。</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的四方街,是束河古镇及丽江古城四方街的雏形,纳西先人在建立束河古镇和丽江古城的时候也吸取了白沙古镇的规划模式,把古镇中心建成商贸交易的中心,取名四方街,意为“四通八达,权证方之意”。</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是木氏土司政权的起源地。白沙古镇是纳西族的古都,曾经是丽江政治、经济、商贸和文化的中心。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早在唐朝,南诏王封玉龙雪山为“北岳”的时候,木氏祖先(那时还是丽江王)就开始在这里修建了白沙街和北岳庙。</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商业及手工业非常发达,解放前白沙有150多家打铜的作坊,铜器主要以铜火锅、铜壶、铜盆、铜瓢、油灯等藏区及周边少数民族所需的物品为主,但因解放后历史的原因白沙街上只有一家尚在坚持手工打铜。</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明代木氏土司把府邸搬迁到丽江古城后其家庙和中央造办厂主要集中在白沙,木氏土司知诗书、好礼节、大力推崇汉文化、建筑、服饰、刺绣。从汉人地区聘请了大量的种桑、丝织、刺绣、木雕、建筑、艺术等能手到丽江。</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勤劳开明的纳西人兼容并蓄,集百家之长从而使得白沙成为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中心,白沙建筑、铜器、刺绣、壁画就是很好的说明。</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白沙壁画广场</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里面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看点“白沙壁画”,“白沙壁画”是明代纳西族社会大开放的产物,它的绘制从明初到清初,先后延续了300多年。明末清初,是丽江壁画繁荣鼎盛时期,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玉龙县白沙壁画博物馆位于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三元村,博物馆的建筑是由多个明清时的古建筑构成。</p><p class="ql-block"> 1996年,琉璃殿与大宝积宫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5月,省文物局批复同意成立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壁画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白沙壁画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白沙壁画展览:</p><p class="ql-block"> 大宝积宫壁画:展示了12幅壁画,总面积61.23平方米,每一幅都拥有鲜明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琉璃殿壁画:展示了16幅壁画,总面积11.94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大定阁壁画:展示了17幅壁画,总面积71.6平方米2。</p><p class="ql-block">纳西族历史文化展:展示了纳西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p><p class="ql-block"> 白沙风物展:展示了白沙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岩画图片展:展示了金沙江岩画的图片和相关信息。</p> <p class="ql-block"> 白沙壁画博物馆内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进入博物馆之内,既可以参观明清时的古建筑,又参观了精美的白沙壁画和金沙江的岩画。</p> <p class="ql-block"> 白沙壁画是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丽江纳西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白沙壁画位于丽江古城组成部分之一的白沙古镇,壁画主要分布在白沙明清古建筑群中的琉璃殿、大宝积宫、大定阁内。</p> <p class="ql-block"> 白沙壁画</p> <p class="ql-block"> 白沙壁画因吸收了汉族绘画中精细、洗练的笔法,融汇了藏传佛教绘画中流畅绚丽的风格,又不乏纳西族性格中的粗旷,成为了壁画艺术中的珍品。白沙壁画现存45铺,约144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白沙壁画</p> <p class="ql-block"> 白沙壁画</p> <p class="ql-block"> 云南丽江的白沙壁画,是明代纳西族社会开放与多元文化的结晶。这些壁画绘制时间从明初延续到清初,历经3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丽江壁画达到了鼎盛时期,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白沙壁画不仅是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丽江多元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是丽江旅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白沙壁画</p> <p class="ql-block"> 现存的白沙明代壁画,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大宝积宫的壁画是丽江壁画中规模最大的,绘制于明万历年间,共12幅,绘有167个人物形象。内容为宗教题材,但特殊的是,在同一幅壁画里,不仅有汉传佛教、道教的佛像,还有喇嘛教佛像,这种将不同教派内容绘制在一起的宗教壁画十分罕见。</p> <p class="ql-block"> 白沙壁画博物馆内的亭子</p> <p class="ql-block"> 白沙壁画博物馆内的挑檐</p>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的岩画,久负盛名。在白沙壁画博物馆内收藏有大量的金沙江岩石画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 白沙壁画博物馆内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岩画</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岩画是中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旧石器时代彩绘岩画群,其历史可追溯至约2万年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等地的金沙江流域及支流沿岸。</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岩画</p> <p class="ql-block"> 目前共发现70余处岩画点,覆盖云南迪庆、丽江及四川甘孜、凉山等地区,其中迪庆州境内登记有26处约1500平方米的岩画。</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岩画</p> <p class="ql-block"> 通过铀系测年法确认,最早的彩绘岩画距今约1.3万至2万年,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过渡期,早于当地农耕文明(距今约4600年)。</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岩画</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岩画</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岩画以野生动物为主(占比超90%),包括野牛、鹿、岩羊、野猪、猴等,偶见人物、弓箭、手印及抽象符号。</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岩画</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岩画</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岩画已经调查核实了51处岩画点,并了解到10多处新岩画点的线索。岩画绝大多数绘在金沙江和金沙江支流两岸的崖壁上,有的绘在坚硬平整的岩壁上,也有的绘在凸凹不平的砂砾面上,还有的绘在崖脚或洞内的岩石上,大多选用黄色和红色的岩壁作画。金沙江岩画作画的技法有描绘、涂绘、凿刻三种,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描绘法。金沙江岩画的颜色有红、黄、黑、白、蓝等5种,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红色,红色又分为土红和褐红。红颜料推测是金沙江两岸随处可见的红土和赤铁矿,用动物血和胶,或者是植物树脂调和作画。金沙江岩画面积最大的岩画点约144平方米,最小的只有0.16平方米。岩画内容主要包括:野牛与鹿、野生动物群、符号图案和线条、人物和工具等。金沙江岩画的发现,为欧亚大陆史前现代人迁徙、人类精神文明和象征思维的发轫、宗教艺术的起源等,提供了珍贵的考古学证据。</p><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岩画为云南省原始艺术史和金沙江流域远古时期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材料。</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岩画</p> <p class="ql-block"> 国际意义:与欧洲旧石器时代岩画风格相似,被国际学界视为东亚岩画研究新范本,2013年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