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宋代雪窦寺住持广闻禅师所撰的《御书应梦名山记》记载,北宋仁宗皇帝赵祯曾梦游“八极之表”,醒来后,深为梦中美景所吸引,就派人到全国各地画天下名山进呈,供他对照。当他看到雪窦山“双流效奇,珠林挺秀”的景观,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认定雪窦山就是他梦见的“八极之表”。于是派内侍张履新携带沉香木雕山一座,龙茶三百片,白金五百两,御服一套,赏赐给雪窦山及寺内僧众,并且下令免除山民徭役,禁止上山采樵,以保护山林美景。从此,雪窦山声名大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凡人也是有梦的,二十八年前,我梦见长白山天池,蓝天碧水,白雪乌岩。第二天一早就邀上好友乘火车东进长白山,雨季封山半个月开放的第一天,朝鲜族游客载歌载舞,我亦加入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番无需再有梦,参加乌镇医药健康大会,见到了老友饮酒叙旧,旗袍秀,机器人,摇橹船,无人机,青石小巷,咖啡酒吧。敛滟水光,悠长桥韵,,水墨梦境,评弹竹影,春秋“乌戍”,隋唐帆影。 宁静与诗意,旧事与繁花,人在变,时代在变,稻舍旁边的油菜花已经结籽,云雀的声音仍然清脆。这次注意到了大运河,和一部电视剧有关,去了一趟木心故居,过检票闸口语音报:"老年人卡",这特么说谁呢?我在木心美术馆客串了一下导游,大家有共鸣的是:"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餐的时候见到两个抚顺老乡,都是在外打拼的,不必客套,大家都一样。开会的时候见到了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当一个人招呼都懒得打时,说明他或者已是人物,或者万念俱灰。服务行业,尽心尽力就好,贪图名利,投机取巧,终究是一场空。芦山烟雨浙江潮,横看成岭侧成峰,找不到苏东坡这句诗的原典出自哪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雪窦山,在零上二十七度天气里听着名字就觉得清爽,张学良第一幽禁地,蒋中正故居,都未曾到过,而布袋和尚弘法之地,大慈弥勒应迹道场,这次是个偏得。我的书桌上有一木雕的弥勒佛像,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来到了这里,浓郁的绿荫中那尊高大的佛像先入眼帘,岭上杜鹊,石间清泉,虽光线过强,不宜拍照,那就观佛吧。世界佛教论坛在这里召开过,五大佛教名山之一,这都是亲临其境才能加深印象。雪窦寺始建于晋代,初名“瀑布院”,唐会昌元年移建今址,景福元年扩建,建筑规模宏大。宋时达到鼎盛,被敕封为“五山十刹”之一,明时被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五院”。1968年被毁,1985年开始重建,1987年第一期工程落成。寺内保存有众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如御赐玉印、御赐玉佛、大清龙藏、御赐龙钵、龙袍和袈裟等,这些文物见证了雪窦寺的辉煌历史。露天弥勒大佛是全球最高青铜坐姿弥勒像,高33米,重500吨,象征“人间欢喜”,佛手可容20人站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去往大雄宝殿的途中,雕廊间有"量大福大"句,令人想起林则徐名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景区里因天气炎热游客略显稀少,我们只是在大佛面前转了转,并未上山,山间石坊有字"寻幽"。这个景区门口的包裹寄存是免费的,进香朝拜没有收费环节,香都是免费的。前些日子在海口五公祠,遇见一石佛,导游讲解时就有了伏笔,石佛边有两个人,见游客有欲拜佛的,马上就"热情服务",念念有词,我认为此处应该有"说法",一问收了两百元。真正的佛门风清气正,南普陀山就是一香到底。这里更温馨处是有一垂直电梯,专门供行动不便的坐轮椅的人上下。景区里的工作人员会及时告诉你应该从哪里进出,景区里有红枫,有樱花,更多的是杜鹃花,东北的春花秋叶,在此纳入一体。景区外有一石,上写欢喜宁波,快乐雪窦。自然风光,佛教文化底蕴,身临其境,赏心悦目,心生宁静。</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