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呼机的故事

新客家人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从一个不常用的抽屉的角落里翻出来一个老物件,一个寻呼机。它在那里已经静静地躺了二十五年了。从我2000年有了第一部诺基亚5110手机后,它就下岗了。而它上岗的时间是在1998年2月,我刚刚下岗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说起寻呼机,90后生的人都不会知道这个玩意儿。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职场白领阶层和生意人必备的通讯工具,又称BP机或BB机。‌叫它BP机‌是来自英文“Beeper” 的缩写,称它BB机‌是因为它早期的时候来电提示音发出“哔哔”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会儿,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大繁荣,带来了人员的大流动。而通讯联络主要依靠电话座机,少数富起来的人装备了“砖头”式大哥大,一部一万多。这是在九十年代初以前。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大哥大”开始退出江湖,诺基亚、摩托罗拉手机开始兴起,但价格也是不菲,一部摩托罗拉掌中宝售价五六千,这都是老板级别和大公司高管的装备。普通的白领阶级和实力不够的小老板们只能装备寻呼机了。</p><p class="ql-block"> 这寻呼机也分了档次,贵的是汉字显示的,一台摩托罗拉汉显机售价人民币1800元。只能显示数字号码的传呼机就便宜,几百块钱就能买到。有人联系你,就打你传呼机号码,你收到信息后就赶紧找座机电话打过去。</p><p class="ql-block"> 1998年2月,我从山沟沟里的工厂下岗来到省城,好比《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更像是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进城,感觉离开现代社会久矣‌。在山沟里面呆傻了,来到大都市什么都要从头学。刘欢不是天天在唱《从头再来》吗,只有也只能从头再来。</p><p class="ql-block"> 我暂时落脚在弟弟处。俺兄弟一见面就告诉我:“你找工作要先弄个装备,手机买不起就买个BP机,有事时别人好联系你 。”他带我去了市中心卖通讯工具的一条街,在联通公司营业厅为我掏了380元,买了这个数字寻呼机。</p><p class="ql-block"> BP机别在皮带上,我瞬间就感觉腰板硬了许多,人也变得神气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跟着精心制作了一份求职简历,简历上写着传呼机号码和俺兄弟办公室的座机电话号,打印了二三十份。我开始参加人才招聘会,逛人才市场,或者在报纸上寻找招聘启事,去现场投递简历。我从国企的一个所谓的主人变成了一头或者一匹在资本市场出卖劳动力的牛、马。</p><p class="ql-block"> 一份份的简历投递出去了。我度日如年,在那些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期待着腰间皮带上的BP机能欢快地叫起来,它寄托着我未来的希望。在百分之九九的时间里,它是沉默的。为了让它叫起来,我终于忍不住自己给自己打了传呼号码。就像郭德纲相声里说的段子一样,自己给自己打手机:“喂,你是郭德纲吗?”,“你好,我是郭德纲。”</p><p class="ql-block"> 笑中有泪,泪中有笑。那段等待的日子恰似古人诗云: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p><p class="ql-block"> 往事不堪回首,艰难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我要把这个寻呼机珍藏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4.12日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