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

文刀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难得糊涂 </p><p class="ql-block"> 文 刀 </p><p class="ql-block"> 岁月里,活得糊涂的人,极容易幸福长寿;而活得清醒的人,极易招来烦恼忧愁。这是因为,清醒的人总把事情看得那么真切、透彻,反而招来烦恼忧愁;活得糊涂的人往往不去较真,反能觅得人生的大滋味。</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清醒的人往往活得辛苦劳累,他们的眼前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顺眼与看不惯,心里也总有一些放不下的东西。事实上,与其清醒,倒不如活得糊涂些来得实惠。</p><p class="ql-block"> 人,稀里糊涂地活着,糊里糊涂地过着,有时侯真的不需要太过较真,太过精明。木心说:“好人的世界,总有一种糊涂”,郑板桥说:“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白岩松说:“人生的两个基本点就是糊涂点,潇洒点”。</p><p class="ql-block"> 某地医院住有两个患有癌症的病人,一个耳朵灵便,从医生的谈话中偷听到了他最多能活三个月的消息;另一个耳朵有点滞背,别说偷听医生的谈话,即便是直面跟他对话,也未必全听得清楚。奇怪的是,耳背的那位不但顺利活过了三个月,到现在仍奇迹般地活在世上;而耳灵的那位听了医生的谈话后整日心态焦虑、害怕、恐惧,早早地离开了人世。</p><p class="ql-block"> 事实证明,人世间有很多事情知道的不如不知道的好,不灵通的倒比灵通的强,这便是人们常说的“难得糊涂”的至善之理。生活中有时真的需要一点傻气,需要一些糊涂,越是不斤斤计较的人,越是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实,有时侯越是想要得到的东西,上天偏偏就不让你得到。</p><p class="ql-block"> 难得糊涂,就是把身外之物看得淡一些。事实上,糊涂不是愚昧,不是无知,也并非脑袋进了水,而是一种表面糊涂、内心清明的大智若愚。因为“糊涂”的人常将智慧深埋于心底,面对繁纷复杂的世事,简单做人做事,逢事不急,遇烦不燥,用难得糊涂的随遇而安,去酿造生活的醇厚佳酿。</p><p class="ql-block"> 糊涂,其实是人的一种气度,一种修养,一种历练,一种思想境界。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非攻;如来发现了糊涂,取名忘我…</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对朋友糊涂一点,不去计较付出多少,才能获得真挚的友谊;对邻舍糊涂一点,才能赢得信任理解;对爱人糊涂一点,才能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对诸事糊涂一点,才能船到桥头自然直;对钱财利益糊涂一点,才能彼此之间不伤和气;对人情世故糊涂一点,才能退一步海阔天宽;在争名趋利中糊涂一点,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流言蜚语中糊涂一点,才能六神清静,不费耳根。</p><p class="ql-block"> 人生中,也许你并不伟大,但糊涂一点,你的生活质量便会光彩夺目,耀眼璀璨。生活中,有时糊涂一点,你会变得逍遥自在、心态超然,顺利抵达理想的彼岸。朋友间,有时糊涂一点,你会人脉旺盛,高朋云集。家庭中,有时糊涂一点,你会换来夫妻恩爱、儿女孝顺、温馨和谐、亲情永驻。</p><p class="ql-block"> “难得糊涂”,出自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之传世名言,也是他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的最好诠释。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与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虽官至县令,但政绩显著,百姓褒扬。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人感慨“难得糊涂”四字中所含的深奥哲理,多以横幅的形式将此四字悬挂于家中或厅室正堂之中,借以作为自己行人处事律己的警世名言。</p><p class="ql-block"> 糊涂难得,难得糊涂。</p><p class="ql-block"> 人,知足就会快乐,心,简单便会幸福。奉劝各位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去学着糊涂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