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无痕,人在风中长

一叶知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风来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夜的北京城,被十级狂风裹着黄沙,在深不见底的黑夜里发出撕裂般的嘶吼。我蜷缩在十五层高楼的窗帘后,听着玻璃震颤的呜咽,恍若置身一艘飘摇的孤舟。江南的风是吴侬软语,是“小楼一夜听春雨”的缠绵,而此刻掠过燕山的朔风,却是“北风卷地白草折”的凛冽,是来自蒙古高原的千军万马,将钢筋森林撞得叮当作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北京这些日子,我第一次体会到来自蒙古西北风,横扫一切的威力,被它”鬼哭神嚎”的架势给震慑了。外面地上的不知什么东西,被风吹得叮当响,有时风的声音大的响彻大地,一阵阵轰隆隆的怪声,有一种泰山压顶的气势,好像地动山摇。所有一切竟然那么清清楚楚地传入我的耳朵里。寂静大都市的北京城,被肆虐风暴着,想必降维打击不少人安宁的心境吧。这般强烈的狂风中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告诉自己这一切是自然天气使然。我突然想起,前些日子气温骤然升温时,住我隔壁的一位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友好地提醒我:“你别看这些日子热得似夏天,在五月份之前一定会突然降温或下场大雨,到五月份的天气就开始正式热起来了。”当时说这话的时候,我只是听过算过。不曾想到,昨天晚上大风刮得那么厉害,我豁然开朗,人生是要有阅历,才能够淡定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不像我来自江南水乡,面对今晚十级以上的大风,好像生怕天崩下来似的。莫名的恐惧,实在没办法,我就拿起耳麦连上蓝牙,在手机上听音乐。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又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我不禁苦笑自己的傻,亮闪闪的春天不是又在眼前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丈夫的鼾声在风暴中均匀如钟摆,这让我想起他常说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个在江南烟雨中长大的汉子,却与我完全不同,或许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早已习惯了与自然共舞的节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上起床后,女儿告诉我周岁的外孙在昨晚被惊雷般的风声惊醒,一直不停地哭泣,像一只被暴雨打湿的雏鸟。女婿抱着孩子不断地哄。我忽然觉得人生就是一门哲学:恐惧是生命对未知的本能颤抖,而从容,是岁月沉淀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推开窗,满地狼藉中竟还有不少桃花在风中摇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闻里说,这场十年未见的大风刮倒了上百棵行道树,却也让城市的筋骨更清晰地裸露出来——那些加固过的广告牌、修剪过的树枝,还有社区微信群里刷屏的“请勿靠近危墙”提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突然想起,我枕边看过的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里写的:“风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我们长大、长老,然后死去,刮过村庄的一场风还没有停。”生命与自然的博弈,从来不是征服与被征服,而是在风暴中学会站稳脚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南的风是郑愁予笔下“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的含蓄,是绣娘手中游走的丝线,是水乡屋檐下的风铃。而北方的风,则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豪迈,是塞北草原上的长调,是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在江南听雨时,总觉得风是天地间的抒情诗;而此刻站在北京的窗前,才懂得风也是命运的雕刻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刘亮程说:“旷野盛得下一个人一生的奔跑和飞行。”或许,正是这种与风共舞的生存智慧,让北方人学会了在呼啸中保持沉默,在动荡中守住安宁。就像此刻的北京城,大风过境后,新闻联播中地铁站口仍有上班族逆风而行,胡同深处的早点摊飘出豆汁的香气,护城河的河面在阳光下碎成金箔。一切还在继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午后的阳光穿透云层,外孙终于在落地窗前安静下来。爸爸指着远处行驰的火车,告诉他“火车来了”,仿佛在这场风暴中找到了新的坐标。我忽然想起,人类文明何尝不是在与自然的对抗中成长?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从敦煌壁画到故宫飞檐,我们学会了在风雨中建造庇护所,也学会了在风暴中仰望星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这场大风终将过去,但刘亮程的文字却在风中回响:“所谓的生命就是见证它的狂风暴雨式的侵袭与洗礼。”当我们在钢筋森林中抱怨风的喧嚣时,或许应该像那些在风中弯腰的芦苇,在低头的瞬间积蓄向上的力量。毕竟,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躲避风雨,而是在风中学会飞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风,太大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丈夫反复叮嘱我不要出门,安全第一。我吩咐丈夫出门购物时,买点馄饨皮及优质的猪肉,平时不太擅长厨房烹饪的我。包了馄饨,下厨了。一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我包的馄饨。都说:味道不错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风,来了。有时我们也可以把它调节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趣。大家聚在一起品尝美味。自得其乐,悠哉悠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风,一直在,也总会过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户外的海棠花在狂风中落叶飞扬,过道上落叶飘零成山。外孙在极端天气环境下,不能出门遛弯。只有站在落地窗前咿呀咿呀着自娱自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丈夫忙进忙出,早早出门购买一家人必须吃的新鲜餐桌上的食料。大风对他不起任何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那是我们初来北京时的记忆。此刻,我忽然懂得:风从未真正离去,它只是化作了生命的年轮,在每一个迎风而立的清晨,提醒我们——人,必须学会在风雨中长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