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敦煌莫高窟

高庆东🌲

<p class="ql-block">  “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出自宋代文人的诗句。描写甘肃敦煌的大漠景色,敦煌沙漠万里路,当年去敦煌需从春走到冬。为何长途跋涉去敦煌,因为这里有世界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  2010年10月,我们从新疆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乘飞机到达了甘肃省敦煌市,入住在敦煌市沙州北路的太阳大酒店。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北方向20多公里的莫高镇,莫高镇应该是因莫高窟而得名吧。</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是什么意思?莫高有两种解释,一说莫高是沙漠的高处,“漠”与“莫”通用,称之“莫高”。另一说为佛语,修行佛道功德无量,莫者无,没有的意思,莫高是说没有比修行佛道更高的行为。窟是洞穴。 这洞窟里到底有什么?一千多年令无数游人尽折腰?</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车从县城出发,行程大约半个多小时,就来到敦煌莫高窟景区。 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南北全长一千六十多米。莫高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经历代历朝的兴建,洞窟约七百多个,分布在距离地面约十到三十米的断崖上,呈上下分布,少则一层,多则四层。</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分为南区和北区,壁画和彩塑主要分布在南区,有各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近五百个,壁画四万多平方米,相当七个足球场面积,泥质彩塑二千多尊,故此莫高窟也称千佛洞。北区有洞窟二百多个,主要是僧侣修行、居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莫高窟南区浏览,欣赏壁画和彩塑。沿着洞窟门前的栈道,从一个洞窟走进另一个洞窟。洞窟大的面积有二百多平方米,小的不足一平方米。每个洞窟形态不一,有禅窟、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盘窟、七佛窟、大像窟等。每个窟都是由建筑、彩塑、绘画构成,真乃综合艺术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  这些壁画和彩塑多是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形象,其中彩塑有圆塑、浮塑、影塑等形态。 浏览着每一幅壁画,欣赏着每一尊佛像,静静地听导游讲解那遥远的佛教故事和传说,我们似懂非懂。</p> <p class="ql-block">  当时每一个洞窟游人都很多,许多壁画和彩塑都用安全绳与游人隔离。我们发现许多壁画和彩塑,颜色陈旧模糊,有的颜料和表面已经脱落,见证了莫高窟一千六百多年的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  浏览莫高窟壁画,印象最深的是飞天壁画。在许多洞窟和景区大门等处,都看到姿态各异的飞天形象。一千多年间的敦煌飞天形象,经历朝代更替和中西文化交流,其姿态意境、风格情趣不断变化。</p> <p class="ql-block">  唐代大诗人李白咏赞敦煌飞天仙女诗:“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李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飞天女的手姿、步态、服饰和飘飘欲仙的飞天姿态。1987年,敦煌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