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迈巴赫☆14590704</p><p class="ql-block">图/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文/迈巴赫</p><p class="ql-block">音乐/经典歌曲:易经之歌</p><p class="ql-block">演唱/歌手:阿才</p> <p class="ql-block"> 学习易经哲学.感悟人生智慧</p><p class="ql-block"> 第五十一章</p><p class="ql-block"> 续解《周易》第21卦《噬嗑》卦</p><p class="ql-block"> 上接第五十章第五节:续解《噬嗑》卦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解读《噬嗑》卦: 九四爻、六五爻、上九爻的爻辞、小象和爻意分析,还有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第六节:解读《筮嗑》卦九四爻</p><p class="ql-block"> 一. 《经文》原文与译文</p><p class="ql-block"> 原文:《九四》,噬干胏(zǐ),得金矢。利艰贞,吉。</p><p class="ql-block"> 注释:(1)干胏 (zǐ):带骨头的干肉。(2)金矢:猎物被射杀时留在肉里的铁箭头。(3)利艰贞:执法者,能坚守正道,公平公正,不怕艰难,合理执法。</p><p class="ql-block"> 译文: 九四,咬嚼带骨头的干肉,得到肉中的箭头,喻示小有危险。九四,若能坚守正道,公平公正,合理执法,就会得到利艰贞,吉利。</p><p class="ql-block"> 二. 《传文.小象》原文与译文</p><p class="ql-block"> 原文:《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p><p class="ql-block"> 注释: (4)未光:九四位居上卦第一爻,真正发光的是上卦六五爻,故曰: 九四未光也。 </p><p class="ql-block"> 译文: <span style="font-size:18px;">九四,位居上卦第一爻,真正发光的是上卦六五爻,</span>只有得到六五的支持,九四才能发光。贤明的六五和刚正的九四紧密配合,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依法治国,维持法律的遵严,才能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三.《噬嗑》卦九四.爻意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 九四,阳居阴位,身居不正,做事情必受阻碍。噬食带骨头的干肉,得到铁箭头。喻示: 柔在外,而刚居内之象,寓意内有乾坤,外有收获。九四,知道事情的的艰难,就会警醒不松懈,以贞正为行事的根本,一切吉祥。</p><p class="ql-block"> 九四,位居群阴之中,受阴暗环境的影响,口中咀嚼的肉脯,还藏有铁箭头。喻示: 言路被堵塞,虽然知道身边发生的弊端,却难以与人沟通,非常棘手,困难重重。若九四志气低落,犹豫不决,任由事态发展,就会受到牵累,有同流合污之嫌;所以,要当机立断,表明立场,施以决策,以正视听;同时,要稳住刚猛之气,把握分寸,坚守贞正,扭转局面,可获吉祥。</p><p class="ql-block"> 九四,位居众阴爻之中,呈群阴裹胁之势,没有帮手与应和之人,凡事皆凭一己之力去完成。行事不可优柔寡断,要知难而上,排除弊端。九四,食肉得金矢,虽无贪心,但也难免有爱宝之嫌,利益来路不正,使名誉受到沾污。所以,九四,一定要遵从德行,贞守中正,以身作则,明辨贪廉,来解除被困阻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 第七节:解读《噬嗑》卦六五爻</p><p class="ql-block"> 一.《经文》原文与译文:</p><p class="ql-block"> 原文: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p><p class="ql-block"> 注释:(1)噬干肉:吃普通的肉干。(2)得黄金:猎物被射杀时留在肉里的铜箭头。(3)贞厉:固守正道,勤勉努力。(4)《无咎》: 没有灾难。</p><p class="ql-block"> 译文: 六五,吃普通的肉干,得到了黄金箭头。暗示: 将有危险的事情发生,只要固守正道,勤勉努力,就会无咎。</p><p class="ql-block"> 二. 《传文》原文与译文</p><p class="ql-block"> 原文:《象》曰: “贞厉,无咎”,得当也。</p><p class="ql-block"> 译文:《象传》说:六五,固守正道,勤奋努力,公平公正断案,没有咎错。六五,虽然阴居阳位,但位居噬嗑卦的卦主之位。所以,其位得当也。</p><p class="ql-block"> 三. 《噬嗑》卦九五爻的爻意分析</p><p class="ql-block"> 六五,处于上九、九四两阳爻之间,得到两阳的辅助作用。六五,之位可享用珍馐美味,拥有数不尽的财富,有干肉随时噬食,高高在上,万民供奉。六五,要经常自我反省,做到: 上,对得起“生养万物”的天地;下,对得起“供养自己”的民众,享用美食与财富无愧于心,安享天下,无咎。</p><p class="ql-block"> 六五,噬干肉是利禄的象征,得黄金是财富的象征,财富强国,利禄安身。六五,身为一国之君,治理天下,世间万事万物都不可能保持长久不变,身居安逸地位,更易产生懈怠颓废之心和骄奢淫逸之念,这种蛊惑将会引来福转为祸、利转为害的无穷祸患。所以,六五要有所警惕,常常自省其身,避免咎错。</p><p class="ql-block"> 六五,居福禄之位,而不是突然降临的幸运,也不是巧取豪夺的不义之财。一切传承而来的富贵都有定数,得来之后只顾安逸享受,很快就会消失殆尽。所以六五要常怀谨慎贞正之心,修身立德,自省其身,珍馐美味只取己之所需,克制贪欲,不负民众的厚望,得到真心的拥戴,地位才能长久,即使身处享乐境地也不会有咎错。</p> <p class="ql-block"> 第八节:解读《噬嗑》卦上九爻</p><p class="ql-block"> 一.《经文》原文与译文:</p><p class="ql-block"> 原文:上九,何校,灭耳:凶。</p><p class="ql-block"> 注释:(1)何校:“何”同“荷”;校: 指古代刑具,枷锁之义。(2)灭耳:戴着枷锁遮住了耳朵之义。</p><p class="ql-block"> 译文:上九,肩扛着枷锁,伤及耳朵,所以凶险。</p><p class="ql-block"> 二. 《易传》爻辞原文与译文</p><p class="ql-block"> 原文:《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p><p class="ql-block"> 注释: (3)聪不明也: 听不进别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忠告,不讲原则,盲目行事,酿成大错,面临凶险。</span></p><p class="ql-block"> 译文:《象传》说: 上九,脖子上戴着刑具,伤害了耳朵。听不进别人的忠告,不讲原则盲目地同情罪犯,不能公平公正的执法,酿成大错,面临凶险。过分的超越自身能力的行为是不行的,是不聪明的。因此一切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和认清自己的方向。乱冲乱撞瞎摸乱打,都是愚蠢的行为,凶险重重。</p><p class="ql-block"> 三.《噬嗑》卦上九爻.爻意分析</p><p class="ql-block"> 上九,处于《噬嗑》卦的极位,荣华富贵已止于六五,上九虽然高高在上,却没有了地位,既无用武之地,又无可立之功,反而还有犯下重罪,被戴上沉重的枷锁处境之凶险。</p><p class="ql-block"> 上九,处在《噬嗑》卦的终极之爻,既无可承继财产,又无朋友相助,处境穷极无助。当自省其身,痛改前非从新做人。濒临无路可走的境地,不知悔改,直至恶行积累到无法掩藏的地步,必有凶事发生。</p><p class="ql-block"> 上九,穷亢到无资产可以度日,口边无食充饥的地步,情绪很难自控,难以抑制自身的刚猛,行事有进无退,有动无止,行犯罪之事,作恶多端,积累罪行,终会招致重大的惩罚,身败名列。</p> <p class="ql-block"> 第九节:《噬嗑》卦的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隋文帝执政.官严民宽</p><p class="ql-block"> 《噬嗑》卦阐释刑罚的原则,依法治国。法治是政治的根本,为排除障碍,以善修德,建立和平秩序,严明法制,惩治犯罪,严加阻止,以防止蔓延。</p><p class="ql-block">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废除前朝各种酷刑,“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做为指导思想,颁布了《开皇律》。此律废除了前代枭首、车裂、鞭刑等刑法,除了犯谋反罪,一律不用灭族之刑。《开皇律》的颁布,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大进步。</p><p class="ql-block"> 隋文帝是非常英明的封建帝王,对各级官吏犯小罪也要受到重罚;对民众犯罪,指导思想却是平恕;法律做到官严民宽。各级官吏肩负着治国安民的责任,享受国家俸禄,应知礼守法,渎职犯罪,必须严惩。平民劳苦耕作,自食血汗,知礼知法者不多,犯罪可以从宽。</p><p class="ql-block"> 公元600年,齐州官员王伽,押送李参等70名囚犯进京,途经河南荥阳,王伽对众囚犯说:“你们违反国法,理该受惩,看看押送你们的民夫,多么辛苦!你们不惭愧吗?” 王伽决定遣散民夫,释放囚犯,自行进京。并约定囚犯同一日到京城集合。王伽说:“假如你们失约,没按时到达京城,我就得代替你们遭受刑罚去受死。 ”到约定的那一天,李参等全部罪犯,果然都自觉来京城集合。隋文帝十分诧异,召见王伽,大为赞赏;对70名囚犯全部免罪释放回家;并下一道诏书,要求各级官吏以王伽为榜样,用慈爱之心保境安民。隋文帝官严民宽的政策,到了唐朝,武则天加以强化,把它上升为管理官吏的手段。</p><p class="ql-block"> 《噬嗑卦》指出,刑罚是不得已的手段,所以必须中庸正直,明察果断,刚柔并济,坚持原则,公正执行。否则,一旦泛滥,就不可收拾了!当然,王伽的做法不一定适用于今天的法治建设,但是《噬嗑》卦的精神,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义意。</p> <p class="ql-block"> 二. 刘邦赏罚分明.治裁乱象</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汉王刘邦并不是楚霸王项羽的对手,无论是勇猛威武,还是声望影响力,项羽远远超过了刘邦。可是,结果是刘邦大败项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邦运用了易经《噬嗑》卦的哲理,在官爵的封赏上高项羽一筹,使刘邦终得天下。</p><p class="ql-block"> 刘邦取胜的关键人物是韩信,韩信告诉刘邦,要反项羽之道而行之,大胆任用天下强将,将天下城邑封赏给有功之人,这样便可以无往而不胜。</p><p class="ql-block"> 刘邦器重韩信的才能,隆重举行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一步登天,受宠若惊,为报知遇之恩,出生人死地为刘邦出力,在战场上连续取得重大胜利,占领了山东的大片土地。为治理山东,稳定民心,韩信请求刘邦封他个《假齐王》的名分,代理齐王,治理好山东。当时刘邦被困荥阳,盼着韩信来解救,接到韩信的请求,十分恼火,对谋士张良、陈平说道:“我被困在这里,瞪大眼睛盼他来救,他倒想自己称王!”张良说:“我们现在处境十分困难,假如韩信自己称王,我们也无法阻止,而今他只是要一个名分,对于治理齐地是有利的,不如顺势而为,就立他为王,令他固守在齐地,成为您日后创建基业的大后方。要不然,会出乱子的!”</p><p class="ql-block"> 张良的一席话让刘邦明白了,他当时确实控制不了韩信,不如顺水推舟,笼络韩信。于是刘邦立刻说道:“大丈夫平定天下,要当就当真王,干吗当假王呢?”立即派张良去山东,封韩信为齐王。韩信也不辱名分,果真把齐地治理得井然有序。</p><p class="ql-block"> 在楚汉相争的关键阶段,韩信指挥军队合围项羽于垓下,迫使项羽自刎乌江,将刘邦推上皇帝的宝座。</p><p class="ql-block"> 刘邦运用《噬嗑》卦的智慧,在短时间内让混乱状态归于安定,制订严格的赏罚标准,使人们明确行为准则和方向。任何一个组织或团队都要制定严明的赏罚制度,才能形成优良的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p> <p class="ql-block"> 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本美篇文章是根据自学笔记整理发布的,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