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品集有缺憾

淡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优秀作品集有缺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淡水</span></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到3月,我翻阅《防城港日报创刊35周年优秀作品集》(姚卫东张海旭主编,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24年第一版),发现有缺漏等问题。</p><p class="ql-block">一是缺少一致性。</p><p class="ql-block">《新闻作品》集中,有的作品有编者姓名,有的作品没有编者姓名,比如消息《众教师几步之外忍看洪魔“洗”家当》、跟报道配合而写的短评《传统美德当弘扬》、通讯《复活》等,都没有编者姓名;有的作品有见报日期,有的作品没有发布日期和平台名称,比如《媒体融合》没有发布日期和平台名称;有的作品只写见报年份,没有发布月日,比如标题《欧锦赛上演另类“百年战争”》、摄影《三下乡》等,没有发表月日。</p><p class="ql-block">《副刊作品》整个集子都没有编者姓名;只有《海上桂林——下龙湾》和《最美的乡村——记婺源》等几篇文章有见报日期,大多数文章都没有见报日期。</p><p class="ql-block">《优秀论文》集中,获奖作品《报纸服务读者要突出实用性》,也没有发表日期和媒介名称。</p><p class="ql-block">这样做,从整体上看,就不统一,宜将编者姓名和发布日期及平台名称写出来,比如《报纸服务读者要突出实用性》正文下面宜写上“原载于《新闻潮》2010年3月第三期”。</p><p class="ql-block">二是缺少规范性严谨性。</p><p class="ql-block">《新闻作品》集中,有的作品有具体奖项名称,有的作品没有具体奖项名称,比如消息《一根绿管激活1280万吨年废蒸汽挥洒余热》只写“获得中国地市报消息类二等奖、城市党报消息类三等奖”,通讯《“三娘湾”的守护神》只写“获得2004年度广西新闻系列通讯类三等奖”,没有具体奖项名称。</p><p class="ql-block">这样做,从局部上看,就不符合标准或常理,显得不够严肃谨慎,应在“中国地市报”“城市党报”后面加上“新闻奖”、在“广西新闻”后面加上“奖”。</p><p class="ql-block">三是缺少完整性丰富性。</p><p class="ql-block">三个集子中,大部分获奖作品已经收到集子中,还有一些获奖作品没有收到集子中,比如《新闻作品》集中,2009年10月1日第九版(新闻版面,获2009年度广西新闻奖二等奖)、2010年11月13日第四版(新闻版面,获2010年度广西新闻奖一等奖),没有收进集子中。</p><p class="ql-block">《副刊作品》集中,2017年12月22日第三版(副刊版面,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报纸副刊最佳版面)、2018年4月22日第一版(副刊版面,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报纸副刊优秀版面),没有收进集子中;《副刊作品》集中的言论部分,获奖作品《前车之鉴》(2010年4月4日发表在防城港日报上,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三奖)、《官员下河游泳让我悲喜交集》(2013年9月13日发表在防城港日报上,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三奖)、《网络文学应多一些现世关怀》(2013年12月13日发表在防城港日报上,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三奖),也没有收进集子中。</p><p class="ql-block">《优秀论文》集中,获奖作品《地市报时评如何“走转改”》(2012年11月5日发表在防城港日报上,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地市报新闻论文奖优秀奖)、《媒介慎说原因应当注意三个问题》(2013年2月24日发表在防城港日报上,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地市报新闻论文奖优秀奖)没有收到集子中;在广西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业务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也没有收到集子中,比如《新闻娱乐化要防止两种倾向》(2007年4月发表在《新闻潮》杂志上)、《树立四个观念 抓好四个环节——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浅议》(2009年9月发表在《新闻潮》杂志上)、《接地气要群策群力多管齐下》(2014年9月发表在《新闻潮》上)、《媒介暴力问题浅议》(2016年8月发表在《新闻潮》杂志上),都没有收进集子中。</p><p class="ql-block">这样做,从整体上看,就有残缺不全的感觉,宜将符合条件的作品收进集子里。</p><p class="ql-block">四是个别地方缺少正确性。</p><p class="ql-block">《新闻作品》集中,有的文章下面把具体奖项名称写错了,比如消息《喜:5000多只候鸟获新生 忧:一些群众争着抓鸟》文章下面写“获2023年度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三等奖”,就把获得奖励的年度和奖项名称都写错了;又如通讯《杀猪摆宴送农民工回家过年》文章下面写“获2005年度广西好新闻三等奖”就把具体奖项名称写错了。</p><p class="ql-block">《优秀论文》集中,获奖作品《党报文艺副刊要讲政治》文章下面写“原载《防城港日报》1996年7月11日”,是错的,当时的报名是《防城港报》,不是《防城港日报》;《用开放的眼光开发山区新闻》文章下面写“获2020年度广西新闻论文奖(中国移动通信杯)二等奖”,也是错误的,不可能把1995年发表的论文拿来参加2020年度广西新闻奖评选(中国地市报新闻论文奖评选允许作者拿早就发表的论文和尚未发表的论文来参加评选,广西新闻奖评选不允许作者拿早就发表的论文和尚未发表的论文来参加评选),况且2020年度广西新闻奖并没有标注“2020年度广西新闻论文奖(中国移动通信杯)”呢;《媒体如何与机关打交道》的文章下面写“原载《防城港社会科学》2013年3月(上)”,也是有误的,《防城港社会科学》是季刊,不是半月刊,有“上”字就让人以为是上半月刊了。</p><p class="ql-block">这样做,从局部上看,就与事实不相符,应将“获2023年度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三等奖”改为“获2003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三等奖”,将“广西好新闻”改为“广西新闻奖”,将“防城港日报”改为“防城港报”;“获2020年度广西新闻论文奖(中国移动通信杯)二等奖”,应核实后更正;将“上”字连同括号删除。</p><p class="ql-block">上述这些毛病的存在,影响到三个集子的质量和编纂委员会的美誉度。</p><p class="ql-block">我是这样想的:有的人不讲法律,大胆谋求不当利益,出事了,产生了恶劣影响,不收其获奖作品进三个集子中,是说得过去的;有的人不讲职业道德,大胆剽窃同事稿子,出丑了,产生了不良影响,不收其在《新闻潮》等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进《优秀论文》集中,是对的。而没有违法违纪记录的作者真正流下心血和汗水的原创作品,获得奖励了,或者在《新闻潮》等杂志上发表了,却不收进三个集子中,恐怕是不妥的吧。</p><p class="ql-block">编纂人员把获奖作品的编者姓名写进《新闻作品》和《副刊作品》集中,是对编者劳动的尊重。要解决手头材料没有编者姓名这个问题并不难。获奖作品的编者姓名基本上都写在报纸版面上(没有写上编者姓名的版面极少)。要是编纂人员迈开步子走进报社资料室,细心翻看报纸合订本,或者打开电脑,细心翻看采编平台上的内容,就可以找到获奖作品的编者姓名,就可以把编者姓名写进《新闻作品》和《副刊作品》集中。</p><p class="ql-block">公示环节也很重要。初稿拿出来以后,编纂人员把目录表张贴在报社电梯附近的公示栏上,或发布在QQ群和微信群上,让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都知道,是可以查漏补缺减少遗憾的。</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写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