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场是上海境内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水乡古镇,镇内存有众多精美的明清古建筑。这些建筑大多采用江南民居的传统风格,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勾勒出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新场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新场地区因盐业而兴起,元代时设有重要的盐运司署,从而使新场成为当时浦东大地上的第一大镇。</p> <p class="ql-block">新场古镇,河道纵横交错,石桥卧波,建筑与水系紧密相连,临河而建的建筑比比皆是,还是一派江南水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新场古镇现占地面积1.48平方公里,存有15万平方米古建筑,1200米长的古石驳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200米驳岸,其中包括最早建于宋朝的遗存,是新场古镇最值得细细观赏的古建筑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驳岸,也叫护岸,有石砌的,也有砖砌的,用以保护河岸的房屋等设施。“驳”有货物分载转运之意,“岸”为河边之地,石驳岸就是用石头构筑的、可以停靠船舶、装卸货物的河岸。新场现存的古老驳岸,原汁原味,是水乡古镇难得的历史遗存。</p> <p class="ql-block">水桥,即人们上下船用的码头,也称水埠,新场人习惯称“水桥”。水桥样式多种,有单边上下的,也有双边上下的;有与驳岸平行的,也有从屋内直接伸至河边的;有如梯子直上直下的,也有中间经墩子再踏步上下的。有的水桥建在街道一侧作为公用码头,但更多的是独门独户使用的水桥。贫寒人家的水桥用几块石头垒砌,下面打几根木桩;有钱人家的水桥则体量大,材质地道,造型别致。</p> <p class="ql-block">为改善镇容,保持水乡风貌,历年来新场对石驳岸进行全面检修和增建,并于驳岸陡峭处增设水泥栏杆。</p> <p class="ql-block">新场古镇的古驳岸主要分布在后市河、洪桥港和包桥港。</p> <p class="ql-block">古宅、驳岸、水桥的倒影在水中交相辉映,是新场古镇最典型、最诱人的水乡景观,实在让人着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场的驳岸设计不仅注重实用性,还融入了美学元素,如雕刻精致的石拱桥和马鞍形水桥,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古镇的景观美学。</span>驳岸上雕刻的石件,如“牛鼻”状,展示了精湛的工艺和多样的图案,被上海市文物专家誉为“家门口的文物”,同时也成了水乡景观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驳岸景观的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石驳岸和马鞍水桥的设计不仅保护了河岸,也保留了水乡的特色,使得居民与水的关系更加密切,形成了独特的水乡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新场古镇的驳岸景观对游客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行走在古镇上,可以欣赏到河岸两旁的古建筑和水乡风光,体验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背景参考了网上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