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公共收益仅覆盖成本怎么办

闲庭漫步

<p class="ql-block">若小区停车位收取的“服务费”仅用于人工工资和维修成本,其是否属于公共收益需从以下两方面分析:</p><p class="ql-block"> 一、核心判断逻辑:车位权属决定收益性质</p><p class="ql-block"> 1. 若停车位属于业主共有(如公共道路、场地划定的车位)</p><p class="ql-block">根据《民法典》第282条及多地规定(如苏州、宜昌、东莞),利用业主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包括停车服务费)属于公共收益,但允许扣除合理成本(如人工工资、维修费用等直接相关支出)。</p><p class="ql-block"> 即使服务费名义上是“人工工资和维修成本”,其本质是对共有资源管理的收费,需纳入公共收益范畴,扣除成本后剩余部分归全体业主共有。</p><p class="ql-block"> 例如,苏州市明确地面车位(共有)收费中,30%可用于补贴物业服务费(含人工成本),70%纳入维修基金,即允许从公共收益中扣除合理服务成本。</p><p class="ql-block"> 2. 若停车位属于专有(如产权车位、人防车位且成本未分摊)</p><p class="ql-block">此时服务费属于物业管理费范畴(针对特定车位的服务收费),归物业公司所有,不属于公共收益。例如,产权车位业主缴纳的“停车服务费”是物业公司提供清洁、安保等服务的对价,与共有部分无关。</p><p class="ql-block"> 二、“服务费仅覆盖成本”的特殊情形</p><p class="ql-block"> 1. 共有车位的服务费本质是“公共收益的成本扣除”即使收费金额仅覆盖人工工资和维修成本(即“收支平衡”),其收费基础仍是共有部分的使用权,需先认定为公共收益,再从中列支合理成本。</p><p class="ql-block">物业公司不得将共有车位的收费直接视为自身收入,而需单独列账,公示收支明细(如平湖市要求公共收益需全程监管并公示)。</p><p class="ql-block"> 2. 禁止混淆“共有部分收益”与“物业服务成本”</p><p class="ql-block">若物业公司以“服务费用于成本”为由,拒绝将共有车位收费纳入公共收益,属于违法行为。例如,苏州市规定,即使物业费包含公共能耗等费用,共有车位的收费仍需单独作为公共收益管理。</p><p class="ql-block"> 三、业主的权利与实操建议</p><p class="ql-block"> 1. 核实车位权属</p><p class="ql-block">通过小区规划图纸、不动产登记信息或咨询房管部门,确认争议车位是否属于业主共有(如地面车位通常占用公摊面积,属于共有)。</p><p class="ql-block"> 2. 要求公示收支明细</p><p class="ql-block">无论服务费是否覆盖成本,物业公司均需按规定公示公共收益的收支情况(包括人工工资、维修成本的具体支出),接受业主监督。</p><p class="ql-block"> 3. 区分“服务成本”与“共有收益”</p><p class="ql-block">若共有车位的收费在扣除人工、维修等成本后仍有盈余,剩余部分必须归业主共有,可用于补充维修资金或业主大会决定的其他用途。</p><p class="ql-block"> 结论</p><p class="ql-block"> 若停车位属于业主共有,即使收取的服务费仅用于人工工资和维修成本,该收费仍属于公共收益,需纳入全体业主共有资金管理,扣除合理成本后(若有剩余)归业主所有;若停车位为专有,则服务费属于物业公司的服务收费,与公共收益无关。</p><p class="ql-block">核心区分点:车位是否占用业主共有部分。业主可通过核查权属、要求公示收支等方式,确保共有权益不受侵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