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共前行 示范引领启新篇——记2025年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学员示范带学活动走进经中

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

春风化雨聚新会,智慧碰撞绽芳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4月9日,2025年第一批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学员高中化学学科示范带学活动走进新会陈经纶中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动汇聚了化学教育领域的众多精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湛江市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办公室副主任、高中化学高级教师夏姣老师;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李胜源老师;江门市林炳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学员、新会区李浓娇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学员、蓬江区招龙名教师工作室学员;此外,还有新会一中全体化学老师、新会陈经纶中学全体化学老师,以及新会区各校化学老师代表,共同开启了一场教育创新的思维盛宴。</p> 同课异构展风采,数字赋能探真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示范课一:技术赋能,激活课堂生命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门市林炳持名教师工作室学员吴煜森老师以《数字化赋能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题,呈现了一堂极具前瞻性的示范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以数字化实验技术为核心,通过实时监测压强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直观数据。学生动手操作传感器,观察动态曲线,在探究中深化理解。课堂形式新颖多样,既有小组协作的实验探究,又有数据驱动的思维碰撞,充分彰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整堂课氛围热烈,学生热情高涨,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在数字化赋能中悄然生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示范课二:情境导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夏姣老师则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带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课。她以“角膜塑形镜清洗液反应速率”的真实案例导入,引导学生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建模,层层递进。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再以数学公式定量描述反应规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既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又强调科学思维的严谨性,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思”,为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典范。</p> 评课研讨凝共识,专家引领明方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节示范课结束后,各名教师工作室代表及与会教师展开深度评课。大家一致认为:两位教师的课堂设计独具匠心,数字化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令人耳目一新。吴煜森老师的课堂以技术赋能突破教学难点,夏姣老师的课堂以情境驱动培养高阶思维,二者殊途同归,均展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智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李胜源在总结中提出三点关键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b>1. 紧跟政策,与时俱进:</b>教师需深入研读教育政策,将前沿理念融入教学实践;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b>2. 技术赋能,深耕课堂:</b>倡导手持技术、数字化工具的深度应用,推动实验教学向智能化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b>3. 实验为本,思维进阶:</b>实验设计需注重启发性,引导学生从“动手操作”走向“动脑探究”。</p> 以终为始再出发,携手共绘新图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尾声,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李胜源老师为示范课教师颁发荣誉证书。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教学方法的革新展示,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深度碰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创新没有终点,唯有以终为始,方能行稳致远。</p> 结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之路,道阻且长;创新之志,行则将至。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将今日所学化为明日实践的火种,共同点燃学生心中的科学之光,为广东省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撰稿:江星月、谢锡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詹嘉惠、刘泰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李晓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审:吴家聪、余一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审:办公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审:冷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