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金黄的茼蒿花

彪哥

茼蒿(学名: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又称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杆、蒿子、蓬花菜、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鹅菜、义菜),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b>形态特征</b><br> 光滑无毛或几光滑无毛。茎高达70厘米,不分枝或自中上部分枝。基生叶花期枯萎。中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8-10厘米,无柄,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4-10对。二回为浅裂、半裂或深裂,裂片卵形或线形。上部叶小。<br> 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少数生茎枝顶端,但并不形成明显的伞房花序,花梗长15-20厘米。总苞径1.5-3厘米,总苞片4层,内层长1厘米,顶端膜质扩大成附片状。舌片长1.5-2.5厘米。<br> 舌状花瘦果有3条突起的狭翅肋;肋间有1-2条明显的间肋。管状花瘦果有1-2条椭圆形突起的肋,及不明显的间肋。 <b>生长习性</b><br> 茼蒿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对光照要求不严,一般以较弱光照为好。其属短日照蔬菜,在冷凉温和,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一80%的环境下,有利于其生长。在长日照条件下,营养生长不能充分发展,很快进入生殖生长而开花结籽。 <b>地理分布</b><br> 原产地中海,在中国已有900余年的栽培历史,且分布广泛,但南北各地栽培面积很小。分布在安徽、福建、广东、广西、广州、海南、河北石家庄、湖北、湖南、吉林、山东、江苏等省。 <b>主要价值</b><div><b><font color="#ed2308">药用价值</font></b><br> 茼蒿中的痕量硒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肝癌、肺癌及皮肤癌症等功效。茼蒿营养丰富,清爽可口,可辅助治疗脾胃不和、二便不利及咳嗽痰多等诸症;尤其适用于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和老年性贫血患者。夏季凉拌食用可祛暑增食欲。茼蒿制成的食品、饮料、补充剂或药物具有抑制肿瘤转移和生长作用。茼蒿含有精油以及胆碱等物质,对咳嗽痰多、脾胃不和、记忆力减退和习惯性便秘等均有裨益。茼蒿还可治疗慢性肠胃炎和习惯性便秘。</div> <div><b><font color="#ed2308">经济价值</font></b></div><font color="#ed2308">农药及兽药</font><br> 茼蒿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杀螨活性。茼蒿根粉能降低线虫的增殖能力,从茼蒿中提取制作的茼蒿精油对害虫具有拒食性;从茼蒿中所提取的茼蒿素可杀虫。茼蒿挥发油对多种农业病原菌具有一定抑制活性,主成分是樟脑(29.2%)、α-蒎烯(14.8%)、β-蒎烯(9.5%)和Lyraty1 acetate(9.8%)等。其地上部分可抑制多种农业有害线虫。茼蒿和玉米对锦鲤的诱食活性明显高于其他提取液,可用于制作鱼类诱食剂。 <b>植物文化</b><br> 历史传说:杜甫一生流离颠沛,疾病相袭。他在四川夔州时,肺病严重,眼花耳聋,生活无着。于是在56岁时抱病离开夔州,到湖北公安,当地人民做了一种菜给心力交瘁的杜甫食用。用茼蒿、菠菜、腊肉、糯米粉等制成,杜甫食后赞不绝口。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后人便称此食为“杜甫菜”。 图片拍摄于上海同济新村 文字介绍摘自网络 <b><font color="#ed2308">谢谢观赏!</font></b>